摘 要:近年來,隨著城市中大量廣場和標志性建筑的出現,這些廣場和建筑室外部分大多采用花崗巖鋪裝,后期鋪裝面大部分會表面出現“花斑”、“掛白胡”和析出“白漿”的現象,嚴重地影響了這些標志性建筑物的形象,因此石材養護日益的開始重視。為此,本文研究濕法安裝天然石材泛堿成因和采取相應的預防措施避免泛堿問題的發生。
關鍵詞:園林石材泛堿
前言
花崗巖自然莊重、色彩絢麗及較好的抗風化、穩定性好、耐久性好,廣泛用于建筑物的室外地面、墻面、柱面、基座和臺階處,極大地突出了建筑的藝術效果。天然石材的安裝施工方法一般采用干掛法和濕貼法,其中濕貼法施工簡便,造價較低,特別是有些部位(如室外臺階)是干掛法所不及的。然而采用濕貼法安裝天然石材時,絕大部分會出現泛堿現象嚴重的影響建筑物室內外石材飾面的裝飾效果。因此,分析石材泛堿的原因及控制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
1.泛堿的定義
濕貼天然石材在安裝期間,石材板塊會出現似"水印"一樣的斑塊,隨著鑲貼砂漿的硬化和干燥,"水印"會稍微縮小,甚至有些消失,其孤立、分散地出現在板塊中,但是,隨著時間推移,特別是戶外反復遭遇雨水或潮濕天氣,水從板縫或石材表面等部位侵入,天然石的水斑逐漸變大,并在板縫連成片,板塊局部加深、光澤暗淡、板縫并發析出白色的結晶體,長年不褪,嚴重影響外觀,此種現象稱為泛堿現象。
2.原因分析
天然石材結晶相對較粗,存在許多肉眼看不到的毛細管,花崗巖細孔率為0.5~1.5%,大理石細孔率為0.5~2.0%,其抗滲性能不如普通水泥砂漿,花崗巖的吸水率0.2~1.7%是較低的,水仍可由通過石材中的毛細管浸入面傳到另外一面。天然石材的這種特性及毛細孔的存在,為粘接材料中的水、堿、鹽等物質的滲入和析出并形成泛堿提供了通道。
石材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占58%以上,當受到大氣中的CO2硫及水分作用時,其表層起化學變化即轉化為石膏,使其很快失去光澤,并變得疏松多孔。
粘結材料產生含堿、鹽等成分物質。主要為鑲貼砂漿析出Ca(OH)2并跟隨多余的拌合水,沿石材的毛細孔游離入侵板塊,拌合水越多,移動到砂漿表面的Ca(OH)2就越多,水分蒸發后,Ca(OH)2就存積在板塊里。
水的滲入,地面水(或潮濕)沿石材表面和縫隙侵入石材板,并溶入Ca(OH)2和其他鹽類物質進入石材毛細管形成泛堿。可見,水是泛堿物質的溶劑和載體。
3.常見泛堿現象
圖一 圖二
政園林工程中各類硬質飾面的常見泛堿現象有:(1)花崗巖貼面泛堿,如下圖一;(2)燒結磚泛堿,如下圖二
4.泛堿預防措施
4.1控制粘結層含堿量
(1)添加氫氧化劑的消耗劑
加入反應性二氧化硅。波蘭特水泥硅酸三鈣水化產生的過剩氫氧化鈣與可溶行二氧化硅進一步反應形成硅酸鈣,而硅酸鈣本身不溶于水,也不會被水通過毛細孔帶到結構表面。
(2)延緩混凝土硬化速度
實踐已經證明,只要人為的提高混凝土周圍的空氣濕度,混凝土硬化速度減慢,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有足夠的機會通過孔隙進入結構體內部,與氫氧化鈣發生反應,形成的碳酸鈣即留在結構體內,減少泛堿現象的產生。室外混凝土需要預防泛堿的部位,在上面捆草袋草布養護,并保證足夠的濕度和養護時間,即能取得較好效果。
(3)常規粘結劑水泥砂漿要拌入大量沙,沙本身也有堿性高低之分。a、淡水河沙比海沙含堿性低;b、使用低堿水泥或抗堿專用粘結劑比水泥砂漿又要好。雖然各類粘結劑不可能完全消除含堿物質,但含堿物質的高低,是決定將來是否泛堿的重要因素之一。
(4)項目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采用干掛工藝施工面層石材,避免粘結劑的出現,從源頭上解決粘結劑泛堿的問題。
4.2控制用水量
混凝土在初期硬化過程中,移動到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越多,產生泛堿的可能性越大。因此在滿足混凝土澆筑和振搗的前提下,盡量減少混凝土上的用水量是防止泛堿的方法之一。實踐已證明,干硬性混凝土由于稠度低、砂率低、碎石量大、水灰比小、水泥用量低、單位密度大等特點,明顯比普通混凝土泛堿率低。
4.3控制結構與面層的空隙
(1)封閉混凝土結構中的孔隙。選擇適當粒徑的骨料,澆筑時充分振搗,使混凝土里實外光,減少混凝土結構中的孔隙率;待混凝土結構充分干燥后,對混凝土結構進行防水工藝處理,徹底封閉混凝土內部水分進出通道。
(2)減少砂漿層之間的間隙。1:3水泥砂漿與干硬性水泥砂漿相比,干硬性水泥砂漿孔隙率明顯增大,水分更容易進出,造成了泛堿情況的增多。但水泥砂漿不適合較大厚度的找平,因此對結構完成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封閉石材本身的滲透通道。天然石材均存在一定的孔隙率;對石材進行六面防護處理。一方面防護劑可滲透入石材,封堵石材孔隙,另一方面對面層進行一定的隔水保護.石板安裝前在石材背面和側面背涂專用處理劑,該溶劑將滲入石材堵塞毛細管,使水、Ca(OH)2、鹽等其他物質無法侵入,切斷了泛堿現象的途徑。無背涂處理,泛堿不可避免,經背涂處理的石材的粘接性不受影響。
(4)封閉飾面石材與石材之間的滲透通道。石材與石材之間無論密縫、離縫均存在一定的縫隙。這些縫隙較石材本身孔隙是水分更為重要的滲透通道。只有嚴格的清理縫隙砂漿,繼而使用硅酮密封膠處理,密封板之間的縫隙才能堵住水分滲透的通道。
5.防泛堿控制要點
(1)石材飾面盡量選用大面,以減少拼縫;
(2)基礎結構干透后方可進行石材飾面施工;
(3)粘結劑在有條件的情況下選用低堿專用粘結劑,如選擇水泥砂漿,沙必須要求用淡水黃沙,嚴禁使用海沙。
6.治理辦法
天然石材鋪裝一旦出現泛堿現象,由于可溶性堿(或鹽)物質已沿毛細孔滲透到石材里面(滲出石板表面的可以清除),很難清除,故應著重預防,泛堿發生后只可作以下補救。
(1)盡快對板面全面進行防水處理,防止水分繼續入侵,使泛堿不再擴大。
(2)可使用市面上的石材泛堿清洗劑,該清洗劑是由非離子型的表面活性劑及溶劑等制成的無色半透明液體,對于部分天然石材表面泛堿的清洗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使用前,一定要先作小樣試塊,以檢驗效果和決定是否采用。
參考文獻
[1]GB50210-2001《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
[2]GB50300-2013《建筑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準》
[3]呂明偉:《硬質景觀飾面材料施工防泛堿技術的探討》
[4]劉明娟、王洪光《地面裝飾石材鋪貼的質量通病及防治》
作者簡介
侯艷蕊(1988.05.29),性別:女,民族:漢 籍貫:山東省濟南市,學歷:本科,畢業于江西財經大學;研究方向:市政工程。
(作者單位:濟寧青特海發置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