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鋒 戴曉蘭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科學技術得到迅猛發展,知識產權成為維護各國利益、提升競爭力的重要戰略資源。專利作為知識產權中最具科技含量的內容,成為提升各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措施。現如今,我國的數控機床技術得到了長遠發展,但整體水平與西方國家相比存在較大差距,需要及時采用有效戰略措施進行更新和完善。基于此,本文將在專利情報基礎上,對我國數控機床產業的現狀與發展措施進行分析和研究。
關鍵詞:專利情報;中國;數控機床
引言: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調查統計可知,全世界超過90%的發明創造均是通過專利文獻體現出來,對專利信息進行有效利用,能夠節省60%的研發時間與40%的研發費用,由此可見專利屬于企業發展具有極大戰略性的資源之一。我國數控機床行業由于受到知識產權、功能部件、技術水平的影響,始終未能得到蓬勃發展,對此本文將在專利情報基礎上,對機床產業的戰略進行分析和研究。
1.專利的數據來源
在本文的研究中,專利文獻的來源均為Thomson Derwent公司創建了專利索引平臺,該平臺中收錄了40余個專利機構,記載了超過1200萬項基本發明專利。在數控機床產業中,涉及到的技術范圍較為廣泛,如若單純采用“數控機床”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則很容易會使部分專利造成遺漏,因此應將檢索范圍拓展到“數控系統”“加工中心”“機床關鍵部件”“機床”幾個部分,從而盡可能的檢索到更多與數控機床相關的專利。
2.結果與討論
2.1整體產出情況
從專利情報的角度對我國數控機床技術專利的申請進行分析可知,我國在此方面的起步較晚,但是發展速度較快。主要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屬于緩慢增長階段,也就是1983年到2004年期間,通過使用先進技術、合資生產的方式,使我國機床穩定性、可靠性問題得到良好解決,但由于缺乏專利意識,申請的專利數量較少,年均25件左右;第二階段為迅猛增長階段,時間為2005年直至今日,黨和國家對此方面給予了高度關注,并且通過開展重大科技專項的方式促進其發展,建立了一批數控機床產業基地,使數控機床產業迎來了嶄新的發展階段。當我國加入到WTO以后,專利意識逐漸增強,使專利數量猛增,年均達到893件左右。2008年與2009年連續兩年位居世界第一,表現出強烈的發展趨勢。
2.2關鍵技術領域
為了對我國數控機床產業專利申請與技術分布趨勢進行分析,本文針對數控機床專利技術中前8名關鍵技術進行分析,并與技術特征與分布情況相結合,從分析結果中能夠看出,我國在數控機床專利的研發方面較為集中,排名在前三位的是機床本體、零部件與車削工藝,占8項總量的78.2%,由此可見,我國數控機床方面的重點技術集中在整機、零部件與金屬加工方面,專利申請總量超過1000件,與日本相比低9.9個百分點、與美國相比低12.1個百分點,與的國學相比低5.6個百分點,這主要是由于我國在仿真技術、傳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微電子技術等方面與上述國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進而使技術研發與專利申請方面受到了限制[1]。
為了進一步對我國數控機床領域中的關鍵技術進行分析,將前5名IPC小組與德國、美國和日本進行對比分析,事實上,數控系統屬于機床的中樞部分,系統中能夠接收到傳輸的信息,并且針對指令對伺服系統進行驅動,從而完成相應的機床動作。而伺服系統主要是由進給電機與伺服單元構成,主要作用是促進刀架、電機、工作臺的運作,并且通過測量機床移動的速度、位置等,對存在的誤差進行糾正。通常情況下,數控機床功能的大小對數控裝置有著決定性作用,而機床的精度、速度等性能,則主要由伺服系統所決定。
2.3主要研究機構
為了對我國數控機床專利的創新情況進行分析,本文將針對前10名申請機構進行分析,從分析結果可知,其中包括2個中國公司與1個研究機構以外,剩下7家均屬于外國公司,在專利申請數量上占前10名的72.7%,且7家機構中有4家為日本公司、2家為德國公司、1家為英國公司,由此可見德國與日本在實力上遠超我國,卻對我國市場有強烈的占領意圖。為了對我國在外資企業中專利技術的布局狀況,本文對前10名企業的技術領域展開調研,并通過氣泡的形式來顯示,氣泡的直徑越大則意味著該企業所申請的專利數量越多。從調查結果顯示出,日本與德國在專利布局方面存在較大的交叉互補性,涉及到機床功能、控制技術、變壓器、電動機等多個方面,取得上述成就的主要原因在于獲得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將數控系統的開發最為重點扶持的對象,使分工合作的效率得到顯著提升。
3.我國數控機床產業發展的措施
通過對上述發達國家數控機床專利申請的分析和研究得知,我國在此方面的發展需要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完善。
一是,健全國家扶持政策,通過增加信貸、減免稅收等一系列方式,以政策方式扶持數控機床產業發展,使產業結構得到良好的優化和完善,防止行業內部產生惡性競爭,為產業發展奠定堅實良好的外部環境。
二是,強化核心技術的研發力度。對于我國核心技術專利數量較少問題,應積極加強對伺服系統、數控系統的研究力度,并且促進科技成果向企業轉化,吸收和借鑒發達國家在此方面的發展模式,掌握核心技術,使數控機床產業的競爭力得到顯著提升。
三是,提升專利保護意識,目前國內數控機床市場大部分處于國外公司半壟斷局面,應加強專利保護工作,提高企業在此方面的專利保護意識與風險意識,促使企業加強對核心技術的研發與創新,形成自主知識產權,進而對專利布局進行有效的優化和完善[2]。
結論:綜上所述,通過上述對數控機床專利技術方面的調查研究發現,我國與發達國家相比來看存在較大的差距,這將要求我國黨和政府應加強對此方面的關注和扶持力度,企業應積極強化核心技術的研發,提升專利保護藝術與風險意識,制定出切實有效的產業發展戰略,以此來促進該產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月.我國數控機床上市公司技術并購創新績效評價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
[2]車堯,李雪夢,璐羽.社會網絡視角下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專利情報研究[J].情報科學,2015(7):138-144.
(作者單位: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專利審查協作江蘇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