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秀
摘要: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文化館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核心機構理應起到引領作用,應用現代數字化技術實現數字服務平臺與空間的構建,實現自身服務與管理質量的提升,更好的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文化信息的需求,促進社會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穩定與可持續競爭發展。基于此,從文化館數字服務平臺與空間建設的必要性出發,就文化館數字服務平臺與空間建設措施與對策進行了分析,以供參考。
關鍵詞:文化館;數字服務平臺;現代數字化技術
引言:
《“十三五”時期公共數字文化建設規劃》明確指出:在發展公共文化服務事業的過程中應“建立數字文化館標準體系,重點開展數字文化館基礎硬件網絡支撐環境、業務系統、線上應用服務平臺、線下數字藝術體驗館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次代表大會中也明確指出“網絡建設”、“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性。對此,作為公共文化服務核心機構的文化館,在新時代發展下應緊跟時代變化趨勢,加強數字服務平臺與空間的建設,提升文化館整體服務水平與能力,滿足用戶實際需求。
一、文化館數字服務平臺與空間建設的必要性
文化館是我國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務機構,承擔著滿足群眾文化信息需求,豐富基層群眾文化生活,維護群眾文化權益的重要使命。隨著近年來人們人文意識、生活觀念、審美理想的革新與強化,群眾對文化信息的需求日漸增多,對對文化館提出了更好的要求。而文化館數字服務平臺與空間建設,將先進科學技術應用到文化館基礎設施建設中,實現了文化館文化資源與現代化技術的相結合,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傳統文化館服務空間上的制約,進一步提升了文化館的公益性、便利性、開放性、科學性、先進性、現代性[1]。總而言之,文化館數字服務平臺與空間建設,是信息化發展下滿足人們文化資源需求,符合人們文化信息閱讀瀏覽方式的重要手段;是新時期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現代化建設與創新發展的必然訴求;也是大數據時代下實現文化資源整合利用,進行文化信息共享,推動文化產業化發展的重要途徑。
二、文化館數字服務平臺與空間建設措施與對策
(一)文化館數字服務平臺與空間建設措施
文化館數字服務平臺與空間建設是一項綜合性的工程,其建設目標在于實現文化館各項資源與服務的有效融合,構建一體化管理與服務體系,促進文化館管理與服務質量、效率、水平的提升。因此,在文化館數字服務平臺與空間建設過程中,可從軟硬件環境入手,借助先進技術實現環境的優化,并實踐各應用系統的有效連接,保證提升各系統服務能力與水平的同時,實現系統集成化管理。
對此,文化館應以滿足用戶需求為中心,利用大數據挖掘技術,根據用戶文化資源使用情況,探尋區域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并在此基礎上構建用戶需求模型,通過模型分析,制定文化館數字服務平臺個性化服務功能,保證文化館數字服務平臺資源投放的科學性、準確性,提升文化資源利用率與用戶粘沾度,促進文化館與用戶之間的有效溝通與互動。
與此同時,文化館在數字服務平臺與空間建設過程中應科學利用云計算技術,從空間層面進行服務拓展。由云計算(cloud computing)的概念可知,云計算以使用量為計量標準,通過網絡訪問可實現資源的整合利用,促進資源的有效共享。對此,應用云計算技術,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不同地域文件資源、不同設備數據信息的有效整合,用戶通過網絡訪問獲取共享信息。例如,在云計算環境下,信息的數字化存儲、可視化展現與共享性傳播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開拓了渠道。
此外,在文化館數字服務平臺與空間建設過程中可利用物聯網技術提升文化館管理水平。由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概念可知,物理網作為互聯網的拓展,其交互性較強,為用戶與網絡、設備之間的溝通奠定良好基礎[2]。而應用物聯網技術,文化館工作人員可對文化館運營情況進行動態監管,并根據文化館人員流動情況,對用戶需求進行有效分析,實現管理與服務方案的科學調整;可通過構建移動客戶端為用戶提供在線服務,包括在線信息推廣、預約、報名、咨詢與支付等等,增強文化館數字服務平臺與空間的個性化體驗性能。
(二)文化館數字服務平臺與空間建設對策
為保證文化館數字服務平臺與空間建設的順利進行,實現文化館服務與管理質量的高效提升。首先,應進一步加強文化館數字化資源內容的整合與利用,即將文化館核心文化資源作為數字服務平臺的主要資源,并以數字化形式進行展現。與此同時,對網絡環境中的開放性文化資源進行收集、整理、歸納、提取,并在文化館資源與網絡資源整合下實現資源的豐富與拓展,并通過多種渠道,如網站、移動客戶端的形式展示給用戶。其次,構建協同發展管理模式,即促進政府、社會組織在文化館數字服務平臺與空間建設工程中的積極參與性,并在政府、社會與文化市場有機結合的基礎上,利用先進技術與設備進行數字文化資源共享,提升文化館數字化建設技術與服務的創新力度[3]。例如,依托智慧城市、智慧社區建設,提升文化館數字服務平臺與空間覆蓋率,滿足群眾文化信息需求。此外加專業化人才培養力度,注重信息化人才的科學引入,從而為文化館數字服務平臺與空間建設奠定良好人才基礎,促進文化館的創新與長效發展。
結論:
總而言之,文化館數字服務平臺與空間建設是文化館新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文化館實現現代化建設與創新發展的重要手段。文化館數字服務平臺與空間建設是一項綜合型長期的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受社會發展與科技進步的影響較大。對此,在數字服務平臺與空間建設過程中,需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與特征,進行文化資源與先進技術的有機結合,根據社會發展規律與市場需求,進行不斷創新與完善,從而實現文化館的長效、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譚瑋.區縣公共數字文化服務體系構建探索——以重慶市北碚區公共數字文化建設與服務為例[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7(11):20-22.
[2]周姍姍.新時期背景下數字文化館建設的創新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29):100-101.
[3]陳衛.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數字化文化館建設研究[J].大眾文藝,2016(2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