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祖彪
【摘要】會計文化對于會計規范的構建,企業文化的塑造,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密切聯系。缺乏對優秀會計文化的培育會嚴重損害會計信息質量,會計文化作為一種精神力量可以有效提高企業會計信息的透明度,在會計文化建設過程中,重點培育誠信、獨立、真實的文化內涵,進而滿足可靠性、相關性、可比性的要求。
【關鍵詞】會計文化 會計文化建設 會計信息質量要求
在會計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不僅要解決會計的技術層面的問題,還要注重發揮優秀傳統文化的軟實力作用,因為會計規范的構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傳統的文化觀念和商業價值觀。會計界必須努力解決重大的基本理論問題,選取合適的會計文化建設路徑,創新會計文化,打造崇尚專業的會計文化。
當下社會普遍強調內部審計和外部監管結合,以制度手段保證會計信息質量,卻忽視了精神層面的會計文化建設。在大多數的中小公司中,管理層和治理層職責不明確,對會計信息披露模糊,誠信缺失現象嚴重,舞弊造假事件時常發生,導致會計行業公信力的進一步下降。此外,對會計人員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及尊重,導致一些高素質的財務人員流失,不利于會計行業人員整體水平與素質的提高。會計文化中存在會計信息的披露透明度較低的問題,在我國會計準則規范會計要素的確認計量、報告和會計方法的選擇時,偏好穩健性,對風險規避程度高,比較審慎、保守;會計人員對真實會計信息可能引起的風險感到不安,會計信息透明度不高。
先進會計文化能夠有效控制和防范會計人員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的作用是隱性但卻客觀存在的,隨著企業的成長的不斷發展,其所有權與經營權逐步走向分離,故而產生的一個代理沖突,即是經營方與所有方相比更具有信息優勢,在人的有限理性范圍決定其所簽訂契約的不確定性,此時先進會計文化可以從會計人員價值觀層次上,引導會計人員在實務操作時堅持自己的正確會計觀念和現存的會計規范原則和制度,自覺抵制虛假操作的思想及行為的誘惑,如在商業性的活動中容易出現普遍的尋租現象,這使交易摩擦更加劇烈、增加交易成本。這個問題是很難通過會計制度的自我修復和完善得到徹底解決的,就只能夠通過優秀的會計文化對人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和影響,引導會計人員抵制各種不正當利益的誘惑,在顯性制度約束之外,起到一種隱性的自我約束的效果,彌補會計制度的缺陷,加強會計信息的可靠性。
會計制度文化建設迅速發展,針對出現的具體問題,修訂并完善了一系列會計法律法規,目前已形成了以《會計法》為中心,企業會計準則為基礎的比較完整的法規體系,使會計朝著法制化的方向發展。但是,法規體系只給出一個整體的執行準則,很多企業并未根據自身需求制定相對應內控體制,各行的會計處理依據的原則和方法不盡相同,很難達到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可比性和相關性要求,影響會計功能的發揮,不利于投資主體的分析和選擇,從而錯過良好的投資機會,阻礙資源優化配置。除此之外,我國會計規范在口徑方面與國際會計準則有諸多差異,使得我國的會計信息缺乏國際可比性,不能充分發揮其“國際性商業語言”的功能。
會計文化是企業整體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現行會計管理體制較為完善,制度層面的文化剛性約束較強卻又缺乏靈活性,精神層面的文化軟約束薄弱,同時,計算機的普及帶來了無紙化辦公,提高會計人員的工作效率,但是多數企業會計軟件偏重核算性,通用性較差,會計人員的文化素質水平參差不齊。因此,應當重視會計文化和道德建設,以一種隱形的文化力量提升會計信息的質量,為社會提供優良的服務。
謹慎、真實、獨立、誠信、保密這些要素是會計價值取向的反映和具體化,引導著一個特定會計組織或群體的行為。如謹慎和真實性要素,不僅是會計信息質量要求的重要的內容,既不低估負債和費用,也不高估資產和收入,在對會計報告使用者提供會計信息時,也應該要符合可靠性要求,同時,這也是會計人員對自身的要求,處事時應保持應有的謹慎。因此,在會計文化建設過程中,應當重點對這些文化內涵的構建,以精神層面力量來提升會計信息質量。
加強會計物質文化建設,要根據不斷變化的經濟環境,通過使用現代化技術,將通信和計算機等先進信息技術與會計學科緊密結合,與當代會計實務操作相融合,建立會計學與網絡科學手段充分融合、充分開放的會計信息網絡系統,使得會計信息的加工、披露和利用能夠更加真實和富有動態,獲取更加真實的會計數據,減少欺騙和虛假信息的現象,從而提高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可靠性。
加強與世界各國的會計文化交流,學習國際會計準則,深入研究各國會計制度的統一性,解決國內會計制度指導下的會計信息可比性缺失問題。現代社會,伴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逐漸打破了固有的文化疆界,并呈現出文化全球化的態勢。這表明文化的開放程度不斷提高,會計文化的發展要順應這一潮流,我國的會計制度文化建設要在符合國情的前提下,進一步地與國際會計制度接軌。此外,企業會計文化必須有相關的法律和制度保障,健全的法律法規能夠約束和規范會計的工作,也是有序的會計核算的重要保證,充分學習國外先進的會計管理制度體系,不斷完善以《會計法》為中心的企業會計準則和國家法律體系,并從制度上強化會計舞弊違法行為的懲罰手段,同時,建立健全會計監督體系,保障會計的獨立性,增強審計的作用水平,以調動會計行為主體的積極性,促使會計文化的健康發展。向世界先進的會計文化學習過程中,要積極學習各國家和各民族優秀的會計文化成果,不斷豐富中國會計文化的內涵,進而深入研究國際會計準則,提升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充足的會計文化資本是給企業帶來品牌效應重要源泉。優秀會計文化深深影響企業各大行政部門和會計人員,同時對社會產生微妙作用。如美國的會計文化,不僅對企業的會計部門,會計事務所,會計協會產生深遠影響,還通過各式國際交流形式影響其他國家的文化潮流。優秀的會計文化資本賦予企業透明、可比、及時、可靠的高質量會計信息,強化了企業在社會大眾中的形象和地位。
參考文獻:
[1]黎精明,張正凱,慕繼紅.論中國會計文化建設的必要性——以制度、歷史和現實為視角[J].武漢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12),
[2]卜海濤.建設受尊重的先進會計文化努力打造會計強國[J].財務與會計,2013,(5).
[3]郭佳杭.論會計國際化與我國的會計文化建設[J].企業管理,2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