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晶晶
【摘要】物流配送作為連鎖超市發展的基礎和保障,在連鎖經營中處于中心環節,本文以H超市為例,利用TOPSIS多目標決策法,通過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計算,最終從備選模式中得出最佳配送模式。
【關鍵詞】連鎖超市 配送模式 TOPSIS
一、概述
連鎖超市的物流配送是根據各分店的訂貨需求進行采購,從供應方接收各種商品,并進行相關的倉儲、配貨、分揀、信息處理等的活動。不同的連鎖超市,其配送模式也是不盡相同的,我國連鎖超市的發展以自營配送、供應商配送、第三方物流配送以及共同配送為主。
二、連鎖超市配送模式決策
(一)矩陣圖決策法
這是將不同的兩種因素相結合利用矩陣圖進行決策的一種定性分析的方法,根據不同的經營能力與對配送的不同要求將超市分類,并進行分析選擇:
A類超市,經營規模大、管理水平高,對物流配送水平要求高且自身配送能力突出,一般建立自身的配送中心來獨立完成自身的物流配送業務。B類超市,自身規模和經營能力相對A類超市較低,但對于物流配送水平的要求高,可選擇供應商配送、第三方配送或共同配送。C類超市,自身的配送能力高于配送需求,但配送業務卻不是企業發展的主導,一般建立自身的配送中心或聯合共建配送中心。D類超市,多為新企業,既沒有能力建立自身的配送中心,也沒有實力去尋找合作伙伴來進行共同配送,可選供應商配送和第三方物流配送。
(二)TOPSIS決策方法
TOPSIS方法是將矩陣圖決策法與多目標決策定量計算相結合,是能有效求解多目標決策問題的一種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假設在一個決策問題中有m個備選方案、n個評價標準,其解題步驟為:
①根據評價對象和評價指標組成一個初始判斷矩陣。假設xij表示第i個備選方案的第j個評價指標值,則可得到初始決策矩陣X;
②進行初始X的歸一處理,從而得到規范化矩陣Z,其中:
由配送成本為成本指標、其余三項為效益指標,可得正負理想值:
f+={0.099108,0.048756,0.171182,0.262912},i=1、2、3;
f-={0.093602,0.054851,0.167420,0.257435},i=1、2、3;
分別計算三種備選模式與正負理想值之間的歐氏距離:
s1=0.006431 s1=0.006941
s2=0.007078 s2=0.006610
s3=0.006932 s3=0.007000
分別計算三種備選模式與最優方案的相對貼近度:
D1=0.480909 D2=0.517109 D3=0.497556
將所得結果排序得到:DZ>D3>D 并且可以看出第二個遠大于第一個和第三個,故我們可以得出H超市的最佳配送模式為第二種——第三方物流配送。
經過TOPSIS的決策計算,選擇第三方物流配送的模式給H超市帶來了以下優勢:①減少庫存;②利于發展主要業務,提高競爭力;③專業物流配送與高效的服務水平;④增加利潤來源,促進共同發展。
在這里因為相關數據差別較大,故可以根據計算結果選擇合適方案,若是兩種方案之間的計算結果數據差別很小,則需根據企業具體狀況綜合做出最優決策,而不應根據排序結果育目做出決定。
四、結論
選擇合理的配送模式,是連鎖超市能夠不斷發展壯大的必要條件。國內的連鎖零售企業,應該致力于積極完善自身的配送體系,選擇合理的配送模式,從而取得降低企業成本、提高競爭力的效果。當然,針對超市的配送模式選擇也應該配合其他方面如流程等的改變,促使人力、物力和財力都能得到最大的利用,才能使得新配送模式的優勢更加明顯,從而推動本企業的不斷前進。
參考文獻:
[1]陳廣.歐尚全攻略[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2]方絮.電子商務中的物流配送管理案例[J].信息與電腦,2012,(02).
[3]黃紅麗.基于零售連鎖超市物流配送模式的探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1,(01).
[4]黃芳.我國零售業的物流供應鏈管理研究[J].時代經貿,2011,(26).
[5]孔令梁.零售企業供應鏈風險管理研究[D]:[碩士].湖北:武漢理工大學,2007.
[6]張英.我國零售業供應鏈建設的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1,(09).
[7]張宏達.從沃爾瑪物流管理的研究談我國零售業的發展[D].北京:北京工業大學,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