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金玲
【摘要】新市場經濟條件下,隨著經濟和科技水平的迅猛發展,對統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統計人員的培訓是統計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統計人員素質和專業能力的高低對于保障統計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保障統計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具有重要重要作用。本文從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統計人員培訓的重要性入手分析,針對當前統計人員培訓的現狀和問題,提出完善統計人員培訓的應用策略,以提升新時期統計工作服務水平,推動我國社會經濟體系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市場經濟 統計人員 培訓
一、新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統計人員培訓的重要意義
統計工作是指從事統計業務的單位利用科學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關于社會經濟現象數量資料的工作總稱,統計工作是現代企業管理中是十分重要的環節。統計培訓是一種有組織的對統計人員進行統計及相關的知識、技能、標準進行信息傳遞和管理訓誡的行為,統計培訓是統計工作的基礎。統計培訓應遵循理論聯系實際原則、針對性和實踐性、因材施教原則、全面培訓和重點提高原則、激勵原則等。
二十一世紀以來,加入WTO推動了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新階段,統計制度改革成為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內容。舊的統計制度已經不能適應新的市場經濟發展需要,中國經濟一體化、全球化趨勢使得市場經濟各組成成分對統計信息的要求日益深化,新時期對統計人員培訓提出更新的要求。統計工作具有專業性、技術性、業務性強等特點,新時期下統計人員直接面臨復雜多樣的社會和經濟現象,加強統計人員培訓是統計實踐的需要,通過針對性的教育培訓能夠有效提升統計人員專業素質和執業能力,適應不斷發展和變化多樣的統計工作要求,保障統計資料的真實、準確、及時、完整;提高決策準確和有效性、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徑。因此對統計人員的再教育、再培訓,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技能的人才隊伍是客觀經濟形勢發展的必然趨勢。
二、當前條件下統計人員培訓的現狀和存在問題。
(1)統計培訓重要性認識不足。目前,部分機構和企業領導層對統計培訓工作缺乏正確的認識和高度的重視,片面重視經濟與經濟效益直接相關的工作和部門,對統計咨詢、監督和決策功能不知之甚少,缺乏統一領導和安排,統計工作中的人權、物權、財權脫節,在統計培訓工作的資金、硬件、人力資源等方面投入遠遠不能滿足新形勢的要求。
(2)統計培訓定位不準,內容設置不合理。一方面,當前統計工作不能與時俱進地體現市場經濟的要求,局限在統計專業知識、統計法規制度的講解上,對統計人員的創新能力培養缺乏應有的重視,對統計數據結果的重視程度大于組織實施程度;另一方面,在統計培訓實際工作中,內容單一機械,缺乏層次性,不能有效地考慮統計從業人員的崗位職責和知識水平的不同,忽視統計實際工作中涉及的其他相關專業如金融、會計、管理、證券、信息技術的知識的普及和更新,職業道德教育比重偏低,造成統計工作質量下降,嚴重影響統計工作效率。
(3)培訓手段單一,手段落后。當前統計培訓仍沿襲原有培訓方式,方法傳統,模式陳舊。教學模式大多采用規定地點、時間的課堂面授形式,缺乏現代化信息技術方、靈活的方式,基層統計人員,學習機會較少或學習能力不高;對統計數據的使用和分析比較欠缺,不能為決策提供有力支持,不利于發揮統計人員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統計培訓發展受到極大的制約。
三、新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統計人員培訓的應用策略
(一)加強統計培訓工作重要性認識
統計工作的地位隨著社會的發展不斷的提升,通過政策導向和宣傳教育加強領導和管理層對統計培訓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主管領導要轉觀念,探究統計培訓工作的新突破;合理安排與協調統計培訓課程內容、培訓環境設施、培訓師資等工作,建立和完善統計工作崗位責任制,重視統計資格培訓,拓展培訓廣度,注重統計培訓針對性、實效性,便于統計培訓工作的組織、協調管理;注重培訓過程中與統計人員的情感溝通,重視單位文化建設,打造高素質統計管理隊伍。
(二)建立完善、科學的統計培訓體系
(1)合理規劃教學內容,建立完善的統計工作流程。新時期統計培訓中要科學安排實務知識、操作技能和職業道德三部分比重,拓寬統計教育培訓的知識面,重視統計人員金融、法律、管理、信息技術等相關專業知識的學習;運用市場規律,通過請進來、走出去等多種方式開發培訓資源,聘請具有扎實理論知識和實務經驗的專家、教授制定符合時代發展的統計人員培訓方案,注重統計從業人員的知識面和組織協調能力;針對統計人員不同的崗位職責和行業、文化程度、工作水平等差異性采取不同層次、側重點不同的分層教學模式,有針對性地提高統計人員工作技能。
(2)注重人員素質培養,完善統計培訓考核評價體系和績效考核評價制度。統計本身是一門實用的學科,統計培訓效果的評估是實現統計培訓目標,改進統計培訓效果的重要檢驗手段,注重培訓信息的歸納和總結工作是保證統計培訓工作高質量完成的重要保證;建立和完善單位人力資源建設,穩定統計工作人員隊伍;提升統計人員的創造性和工作熱情,重視統計人員創新能力培養,激發統計人員的事業心和責任心。
(3)重視法律法規培訓和統計人員職業道德培訓。大力開展《統計法》的宣傳活動,提高領導和統計人員的法律意識,依法治理統計違法案件,綜合運用行政手段,治理工作環境,為統計執法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側重上崗前進行專項法律法規培訓,注重不同層次培訓的側重點,加強統計工作全法性、合規性建設。
(4)提高統計教育現代化水平。培訓工作是一項系統性、長期的工作,在統計培訓實踐工作中,不斷創新培訓方式,與時俱進地更新培訓內容和手段,采用信息技術手段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開展網絡教學、案例教學、小組討論等方式,以開放、靈活、多樣化地教學手段為統計人員提供便捷、高效率的學環境和條件、避免統計培訓成本的浪費。
四、結束語
隨著統計工作地位的逐步提升,新市場經濟條件下加強對統計人員的培訓,提高統計人員綜合素質和實際操作水平是時代進步的必然選擇。新的市場經濟環境下,開展統計培訓要重視統計培訓的重要性,建立完善科學的培訓體系,采取靈活多樣的培訓方式,完善統計配套管理工作,進而提高統計培訓水平,促進統計工作有序穩健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悅.基層統計問題與統計培訓工作的開展途徑探索[J].商情,2017,(14).
[2]楊樹志.突破創新,夯實基礎全力打造高素質統計隊伍[J].統計與管理,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