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英楠
【摘要】實體經濟對一國的經濟總量具有非常大的貢獻。目前我國的經濟環境正處于改革的重要時期,隨著虛擬經濟的蓬勃發展,使得我國的實體經濟的處境每況愈下,這其中一個非常大的原因就是來自成本的壓力,為了優化我國的市場經濟體系,保持我國經濟的穩定發展,需要對實體經濟的成本進行深入分析。本文主要介紹我國實體經濟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并針對這些原因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實體經濟 成本 對策
現階段我國的經濟發展己經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面對巨大的國際市場競爭,我國的實體經濟必須降低本企業的成本,進行生產經營模式的創新和產品升級。自十八大以后,我國政府出臺了很多降低實體經濟成本的措施進行供給側改革,例如實行“營業稅改增值稅”;降低增值稅稅率;降低行政收費標準等等,這些措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企業的成本總額,從而促進了我國實體經濟的有效發展。然而,我們要清楚認識到我國實體經濟的總成本還是處于偏高的水平,有的企業的成本并沒與實質性下降,有的企業還出現成本增加的情況。
一、我國的實體經濟成本水平偏高的原因
《一)我國的實體經濟所要負擔的稅費比較高
我國的實體經濟所要負擔的稅種主要有:增值稅,消費稅,印花稅,企業所得稅,城建稅等等。除此之外,實體經濟還要負擔多種收費,主要包括:教育費附加,工會經費等等。在某省實體經濟企業需要交納的行政性收費項目多達11項,實體經濟企業要負擔的稅費壓力過大。
(二)我國的勞動力的成本一直在上升
我國的人口眾多,勞動力資源豐富,一直以來勞動成本都是比較低的,但是現階段隨著物價水平的提高,人工的成本也在上升。主要原因有以下幾方面:首先,我國的設定的企業社會保險繳費基數在不斷增加。例如,某省2017年社保的最低繳費基數就比2016年增長了268元,那么企業需要負擔的社保成本也會相應增加;其次,物價和房價的不斷上升促使員工的工資也在不斷上漲,使得勞動力成本也跟著加大;最后,結構性勞動力短缺使得工資水平上漲。我國的勞動力資源雖然豐富,但是大部分不適合傳統工業制造業的需要,因此員工的流動性較大,使得招聘員工的成本也在不斷上升。
(三)中小型企業進行融資的成本水平較高
我國的實體經濟中中小企業所占比例較大,這些中小企業進行融資的時候成本比大型企業要大的多,主要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第一,中小企業本身的經營管理存在著一部分問題,財務數據不對外公開,信用程度較低,因此在進行融資的時候難度比較大;其次,大型企業的信用程度高,去銀行貸款的時候很受“待見”,但是中小企業去銀行貸款的時候就不是很受“歡迎”,因此進行討價還價的機會較小,甚至得不到需要的貸款金額,使得融資成本較高。
(四)物流運輸成本處于較高的水平
有的地方政府只追求政績卻忽略產業的集聚效應,違背客觀規律,所以導致一直以來我國的物流所需的成本都比較高。我國的物流所需總費用占我國國民總收入的比例已經達到了16%。據有關計算,如果我國的物流的總費用所占國民總收入的比例減少1%,那么這些實體經濟就可以降低9000億元的物流成本,從而全國的經濟效益就會增加6500億元。
二、降低實體經濟成本的對策
(一)推進稅制改革,合理負稅
我國的相關稅務部門和立法部門對于企業的負稅進行深入的調研,從而做出合理的稅制改革。首先,我國的有關部門要進行稅種合并的研究,擴大稅費減征和免征的范圍,切實減少企業的稅負;其次減少適用稅種的稅率,從而減少企業應繳納的稅金。最后要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對于一些不合理的、可以合并的收費項目要進行改革,減少企業的稅負。
(二)減少勞動力所需成本
首先,政府要將目前我國實行的最低社保繳費基數的規定作廢,在繳納社會保險的時候要根據當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當地居民的工資收入水平去制定社保基數,繳納的社保費用由企業、地方政府補貼還有員工本人三方負擔,具體的繳存比例三方協商,減少企業的社保負擔。其次,將生育保險與醫療保險合二為一,從而減小企業的勞動力成本。第三,最低工資的漲幅和頻率要符合當地的實際情況,當地政府不要只追求業績而忽略企業的負擔。最后是要進行房地產調控和土地供給側改革,使得當地的房價符合居民收入情況,從而降低企業成本。
(三)減小中小型企業的融資難度和成本
我國政府要完善和發展良好的金融市場環境,健全金融體系,還可以采用貨幣政策,例如存款準備金率,貼現率等進行金融市場的深入改革。政府要對中小企業進行政策傾斜,鼓勵銀行和其他金融及機構為中小企業提供資金支持,降低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針對中小型企業貸款所需要繳納的稅費。合理引導中小型企業進行債券融資,降低融資手續費。促進中小型企業積極進行生產經營模式的改革,提供財務透明度,降低融資的風險水平。
(四)通過改革促進物流運輸成本的降低
一方面,要進行我國公路收費機制的改革。對于收費到期的公路要嚴格監督,督促其取消收費;全國性降低高速公路費用。另一方面,政府要采取適當的舉措解決好物流配送車輛進入城市的難題,使得配送車輛在運行過程中便利通行,降低物流成本。最后,物流公司要利用現代科技進行物流運輸的優化,合理分配運輸車輛,合理制定運輸路線,提高運輸效率,將物流運輸成本大大降低。
三、總結
我國的實體經濟面臨的成本問題有很多,需要我國的政府以及企業本身等各方一起努力去解決這些問題,從而促進我國實體經濟的良好循環,為國民經濟做出更大更好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金碚.牢牢把握發展實體經濟這一堅實基礎[J].求是,2012,(7).
[2]袁志輝.實體企業生產成本壓力與日俱增[N].期貨日報,2015.
[3]王啟友、劉源.實體企業“降成本”的對策研究——基于對C市38戶企業問卷調查的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6,(5).
[4]趙治綱.“降成本”現狀、成因與對策建議[J].財政科學,2016,(6).
[5]馮嚴超.中國經濟“降成本”研究[J].當代經濟,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