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舒睿
摘 要:十九大以來黨和政府對于城鄉規劃及住房安置問題給予了高度的重視,面對工程建設中項目審批過程普遍存在的程序繁瑣,審批困難問題,經國務院批準實行“放管服”改革,深化城鄉規劃中建設項目審批過程的調整,實現統一審批流程,切實解決現階段我國城鄉規劃審批階段面臨的問題。基于此,筆者在實踐工作的基礎上,對如何提升審批質量提出了相關措施和辦法,希望對之后的工作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城鄉規劃;建設項目審批;處理辦法和措施
城鄉規劃是各級政府針對不同鄉鎮的特性,運用現代衛星云圖技術結合實際地理情況,對歷史背景不同的地區進行有計劃的劃分,并鋪設現代道路及居住區配套設施,為城鎮居民營造健康舒適的生活境遇,最終實現城鎮居民生活水平的穩步提升。但是,我國城鄉規劃起步較歐美等發達國家較晚,在規劃的審批階段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1.我國城鄉規劃中建設項目審批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1審批周期冗長,審批信息共享度不高
城鄉規劃項目審批需要各省級單位對區域內的規劃用地進行匯總,統一向國務院國土部門申請,由國土部門對規劃條件和各種用途紅線進行審批。審批主要分為設計方案總平面圖報批,建設用地規劃許可這兩項。在這兩項審批過程中,沒有充分發揮出各部門之間的聯通協動作用,盡管現在服務部門之間通過行政大廳聯系在一起,但對于各自的職責范圍界限沒有明確的劃分。沒有實現部門之間的信息互通,不能將能夠互享的信息進行部門之間的展示,沒有實現中心審批與監控督查系統的互通,導致辦事效率低下,審批周期冗長。尤其是在審批環節責任界限不明確的部分,不同部門之間“來回踢球”現象突出,對于能辦,易辦的事情沒有盡心竭力的進行工作,服務思想意識淡薄。有些地區申請驗線的初驗與復驗相分離,造成項目申報企業不斷補辦相關手續,程序越來越繁瑣,這些都大大降低了城鄉規劃中建設項目審批的進程,進一步限制了我國城鄉規劃建設的步伐。
1.2對第三方服務機構缺乏監管,服務質量有待加強
政府為了提高工作效率,減輕工作力度,與一些第三方服務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將一些技術性的審查工作通過與第三方服務機構簽訂合同委托出去。這些第三方服務機構在本質上并沒有與主管部門之間拜托聯系,反而與這些部門之間形成了緊密的利益共存關系,項目申報企業只有去指定的第三方部門進行項目申報與審計,這不能實現權力的分衡與制約。第三方服務機構一般都有自由裁量權,對不同的申報項目進行自主計費,這也導致了沒有統一,嚴肅的收費標準,一些申報企業為了盡量減少資金的投入,與這些第三方服務機構之間展開博弈,這也增加了城鄉規劃項目審批的周期。
此外,一些第三方服務機構與主管部門形成定點合作關系,拓展了權利范圍,使得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下降,不能對社會需求做出及時的調整。這已經成為了城鄉規劃項目審批中影響效率與質量的關鍵原因。
1.3缺乏對以往審批項目優缺點的思考
我國的城鄉規劃相較于歐美等發達國家,發展歷史較短,還沒有形成完善的規劃項目設計審批相關的規程制度。同時民眾的項目批審積極性不高,缺乏對審批主管部門的監管力度。一方面,我們的城市規劃管理部門對以往的設計方案審批結果沒有進行及時的匯總,并建立后期的反應記錄檔案,對于一些獨創性較高的送審項目缺乏足夠的重視。另一方面,我們的審批部門對城鄉規劃的實際地區自然人文環境缺乏充足的了解和認識,不能對送審的規劃方案得出客觀的判斷,導致一些不切實際情況的規劃設計方案的實施。同時,政府相關部門忽略了民眾在整個項目審批過程中起到的監督作用,沒有及時的將民眾意見落實到整個規劃項目的各項審批過程中。此外,部分地區對城鄉規劃項目審批的限制力度較大,制約了正常的規劃項目的落實,對推動城鄉規劃建設的發展起到了消極作用。
2.提升城鄉規劃中建設項目審批質量的具體措施
城鄉規劃牽扯到每個居民切實的利益與生存環境條件,對待城鄉規劃的項目審批,我們應該堅持嚴肅,認真,科學的檢查審批態度,對于審批過程中出現的周期冗長,服務效率和質量不足的現象進行探討,爭取又好又快的推進我國城鄉規劃步伐的發展。
2.1推動相關立法建設,符合實際情況
加強各級人大針對城鄉規劃項目的審批相關的法律法規建設,推動我國城鄉規劃項目的科學性和合法性。在立法過程中,各級人大應該在基層認真聽取民眾的意見,并對民眾提出的各項意見進行匯總,并在一起進行科學性和適應性研究,確保立法的包容性與適時性。同時各級人大代表要走基層,針對不同的城鄉發展狀況,分階梯的制定相關的規定。省級審批部門因該制定嚴格的監督管理機制,通過對相關審批行為的約束和制止,增強地方政府的城市規劃的大局觀和長遠觀,不至于只顧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對長遠的打算,進行不符合城鄉實際情況的設計方案的實施,而造成對環境的破壞和對資源的浪費。比如,在有些地區為了集約農村土地,一些政府不考慮農村常駐現有人口的構成比例,一味的仿照城市的居民住宅,而又為了節約成本,沒有設置電梯,導致農村老年人上下樓不方便,給農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了極大的不便。針對這種城鄉規劃方案,我們的審批部門更應該進行細致的研究,考量到不同的方面,來確保審批項目真正的為民服務,提升人們的生活質量。
2.2規法管理,強調審批主體
應該對審批主體進行強化,提升項目審批效率和質量,積極的尋找審批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縮短審批周期,實現項目審批的優質高效。同時,應該對第三方技術服務機構進行嚴格管理,將責任明確到人,對于不符合規程制度的企業和個人應及時的采取懲治措施,確保審批過程的公平和公正。各級政府,城鄉規劃部門和審批主體部門進行信息互通,積極的相應國務院發布的各項規定,同時進行權責監督,任務分配明確,促進城鄉項目審批的公平高效。在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對于出現的一些特殊情況,各審批部門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評判,明確定義,靈活審批,保持城鄉規劃建設項目審批的科學性與嚴謹性。
2.3簡化審批流程,全面監管考核審批單位
加強對城鄉規劃項目審批主體部門的考核監督力度,簡化相關的審批流程。真正的做到從項目申請人的角度出發,增強審批部門為民服務的責任意識和工作態度。既要做到嚴格審查,重點把控,又要做到流程簡化,提高效率。各級審批部門應該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加強自身的思想品德教育,明確自己責任和權力的神圣與光榮,以此來更好的為人們服務。同時,本著權力制衡的原則,應該設計專門的考核監督小組,可以由各級政府根據實際情況設立,起主要責任就是對城鄉規劃項目審批過程進行全程監控,杜絕以公謀私,貪污腐敗現象的滋生,更好的促進審批工作的正常進行。
3.結語
關于城鄉規劃中建設項目審批中出現的問題,需要各級政府及相關審批部門之間建立互聯互通,進行信息資源的共享。其中,應該強化審批主體的作用,通過建立健全監督管理機制,推動相關法律法規的建立,實現審批過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積極轉變思路,通過多種審批形式,包括第三方服務機構的建立,有效的簡化審批流程,增強工作效率和質量,更好的推動城鄉規劃建設項目審批的高效進行,推動城鄉建設發展。
參考文獻
[1]涂志華.撤縣設區型新市區城鄉規劃管理權沖突與整合研究[D].東南大學,2015.
[2]記者蘇黎原.我市召開城鄉規劃建設項目審批聯席辦公會議第二次會議[N].運城日報,2016-05-06001.
[3]孫萬彤.大慶市建設項目規劃審批后期監管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D].哈爾濱工業大學,2016.
[4]耿慧志,趙鵬程,沈丹鳳.地方城鄉規劃編制與審批法規的完善對策——基于地方城市規劃條例的考察[J].規劃師,2009,2504:50-55.
[5]趙雅琴.基于GIS的城鄉規劃審批管理系統設計與開發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
(作者單位:天津濱海-中關村科技園管理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