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 湯義鵬
摘 要: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的發展對促進農業增效、農村經濟發展、農民增收方面有強大的推動作用,如何在充分發揮其科技研發、科技示范、成果展示等功能的同時,進一步發揮其示范帶動這一核心功能,是當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本文以河南現代農業研究開發基地為例,分析存在的問題,并給予了一定的建議。
關鍵詞:現代農業科技園區;園區;示范帶動功能;建議
河南作為農業大省,為國家的糧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2009年,河南被確定為國家糧食戰略工程核心區,河南農業發展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作為河南現代農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形式,河南現代農業園區在國家、河南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蓬勃發展,截止目前,全省共建設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13個。河南現代農業研究開發基地的建設在促進全省農業增效、農村發展和農民增收以及推動農業科技創新、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發展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但是在示范帶動方面還需要進一步發展。
一、園區概況
河南現代農業研究開發基地隸屬于河南省農業科學,地處新鄉市平原新區境內,位于107國道與鄭焦高速公路的交匯地帶,距鄭州市院本部27公里。園區擁有肥沃的土地資源,以沙壤土為主,土層深厚,總體肥力均勻且較高;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熱量適中,平均氣溫14攝氏度,年降水量為700mm。園區南靠黃河,有豐富的地下水資源。適宜的自然條件和良好的生態環境為園區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二、園區的功能分析
園區按照功能分為:農業科學試驗區、現代農業展示區和農業科技中間試驗項目區,各區域目前都已經投入使用并為農業科研發揮著其重要作用。
1.園區是現代農業科研試驗與研究的重要基地。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城市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在城市范圍的不斷擴大、城市環境受到各種污染等等因素的影響下,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原來地處市內的農業試驗基地已不能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河南現代農業研究開發基地的建設,為農業科研提供了新的途徑和形式,也為建立高科技、現代化、多元化的農業科技園區,進行各種農業新品種、高新技術、新成果的重要科研試驗與研究提供平臺。
2.園區是農業高新技術成果示范展示及科普教育的平臺。現代農業展示區,目前建設有現代農業科技展覽館、設施農業、精準農業、創意農業等設施,為農業高新技術成果示范、展示以及農業發展史、農業科技發展史、農業科技知識及珍稀生物資源的展示提供了平臺。農業科技中間試驗項目區,主要包括種子加工包裝,農副產品加工、保鮮,工廠化育苗,新型農藥、化肥、飼料、植物生長調節劑及生物制劑,良種牛羊胚胎生物技術等中試與示范。
3.園區是農業科技創新的平臺。農業科技園區創新的核心內容主要體現在科技創新和機制創新,農業科技園區不只是對農業技術的簡單集成和推廣,而是突破傳統農業技術體系,將現代高新技術與傳統農業技術進行優化組裝、集成,形成能適應新形勢下農業技術革命潮流和經濟發展要求的新型農業技術體系,從而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園區的農業科學試驗區主要開展農作物育種、作物栽培、植物保護、土壤肥料等學科的試驗研究,其中國家小麥轉基因中心、棉花無土化育苗中心、國家油料改良中心河南花生分中心、國家級梨試驗站、有機冬棗園、葡萄園、石榴園等科研創新平臺的建設,為農業科技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4.園區是發展觀光農業的良好場所。目前園區可以進行旅游觀光、農產品采摘以及農業體驗、休閑度假等活動。園區內350畝的人工湖,可以進行垂釣、漫步休閑;占地近40畝的素質拓展訓練園,可以提供專業的拓展訓練;連棟溫室的花卉展覽、蔬菜景觀廊充分體現了現代農業的無限發展空間;葡萄園、冬棗園、石榴園,可以享受采摘的樂趣。觀光農業的發展,使人們能夠近距離了解和直接參與學習與實踐最為先進和前沿的農業高新技術,也勢必能夠推動農業科學的進一步發展。
三、園區示范帶動功能存在的問題
示范帶動功能是農業園區的重要功能之一,主要是通過發揮資源、區域、信息、技術、人才、資金、經營等優勢,積極開拓創新,發展現代農業,促進河南新農村建設和農業農村經濟的發展。但是,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園區的示范帶動功能尚未充分發揮。
1.新技術、新成果的示范應用需要進一步發揮。農業園區是農業新產品、新技術的孵化地,一旦新的科技創新成果在獲得市場準入,將會在一定時期內引起地域性甚至全國性的種植、使用浪潮,譬如我院培育的“鄭單958”玉米品種,種植面積覆蓋河南、山東、河北、東北地區,已經連續十五年成為全國種植面積最大的品種,被農業部定為重點推廣品種,與此同時,鄭麥9023、鄭麥366、芝麻、花生、棉花等系列品種以及我院的植保制劑系列產品,都得到了市場的廣泛認可。這些新品種的研發,有效地推動了農業科技成果的轉化與示范應用,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和農民增收,帶動了區域農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孵化出了一批農業科技型企業。
2.輻射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不足。目前,園區內進駐的農藥廠、農科牧業、河南久創科技、金娃娃、農科米業等企業,大部分屬于我院研發型企業,其社會效益明顯大于經濟效益。在示范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建立新技術示范區方面還略顯不足,尚未能夠在周邊地區帶動區域經濟的大力發展,同時,園區內的企業其明顯的輻射帶動作用尚未突顯。
3.農業科技培訓與服務方面有所欠缺。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的一個重要的示范帶動功能之一就是能夠通過技術示范和培訓,提高周邊農民和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的文化水平和農業生產技能,強化農業科技隊伍的建設,從而推動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農民增收。但是由于目前園區正處于建設期向經營管理期轉變的重要階段,前期較為注重園區的建設,對園區的示范帶動功能重視程度略顯不足,所以在科技服務、農業科普知識培訓、農業技術培訓等方面所做的工作有所欠缺。
四、充分發揮園區示范帶動功能的建議
1.創新思路,全面提升。不斷轉變工作方創新工作思路,進一步提升農業科技園區的科技創新能力,實現高新技術成果的快速轉化。通過實施現代農業、精準農業、高效農業,實現園區的持續高效發展;以示范、創新和技術輻射為紐帶,大力開拓銷售市場;將農業科技園區的發展與促進農村產業結構、開拓農業產品市場、提高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化、增加農民收入相結合,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2.開拓創新,高效建園。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因地制宜,注重農業科技園區超前性、示范性、向導性。根據園區的自身資源、生態類型,區位優勢,以市場需求為基礎,選擇園區模式、發展方向、研究項目,合理選擇主導產業,引進新技術,新品種進行試驗和示范,充分研究、推廣園區的名、優、特、新產品 。
3.創新觀念,科學用人。創新人才觀念、改革用人機制,做好人才資源的培養、培訓、引進、儲備和使用工作,特別是園區發展亟需的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懂經營、善管理的復合型人才,使“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發揮人才資源的優勢,打造一支具有創新精神和積極上進的管理團隊。將危機感、緊迫感貫穿于整個人才資源培養的全過程,形成一種良性的人才培養機制。同時,加強對農民的技術培訓,培養農民技術骨干和農民企業家,更好的推廣和轉化農業科研成果。
4.構建平臺,信息共享。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大力發展和廣泛普及,園區可及利用自身的先進技術資源優勢,依托農村信息村村通工程,構建電話、網絡信息交流服務平臺,形成新的技術推廣應用和示范體系,雙方共同建立科技供給和需求信息傳遞平臺,實現信息共享。
參考文獻:
[1]洪再生,朱鳳杰,連東軍,李紹燕.現代農業示范園區規劃設計初探——以河南省農科院現代農業科技試驗示范基地規劃為例[J].規劃師,2005,10(21):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