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斐然 張驥
摘 要:文章概述了無錫城市景觀雕塑的風貌及類型,分析了無錫城市景觀雕塑發展中存在的部分問題,并進一步從景觀雕塑規劃、民間藝術特色的借鑒及城市人文環境等方面對無錫城市景觀雕塑的設計發展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山水城市;景觀雕塑;城市文化
建設成功的山水城市,其中重要的一點就是由城市的基本功能建設上升到城市的文化建設,而景觀雕塑是城市文化建設的重要載體之一。關于山水城市景觀雕塑的研究,如郭晶從山水城市的歷史人文及文化特色方面討論了山水城市建設與景觀雕塑設計的關系。張勝全從城市景觀雕塑設計的現狀與意義、城市景觀雕塑的設計方法等方面對山水城市景觀雕塑的設計理論做了必要的補充。無錫地處太湖之濱,風景秀美,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被譽為“太湖明珠”。景觀雕塑作為城市規劃的重要內容之一,如何融合、體現無錫山水城市文化環境,顯得尤為重要。
一、無錫城市景觀雕塑的發展現狀
(一)無錫城市景觀雕塑現狀概述
改革開放以來,無錫涌現出一批形式各異的景觀雕塑,這些雕塑作品呈現在城市各個角落,使人們感受著城市的變化與社會的發展。其中位于梁溪大橋交通環島的雕塑《騰飛》拉開了無錫城市雕塑發展的序幕,表達了無錫人民在改革開放中要實現經濟、社會、文化全面騰飛的美好愿望。本世紀以來,隨著無錫城市規劃建設的需要,拆除、移居了一些原有的雕塑,并在東林廣場、薛福成故居、南禪寺等地相繼建設了一些新的景觀雕塑。其中部分優秀的雕塑作品充滿了人文精神,貼近生活,且造型優美,惹人喜愛。
(二)無錫城市景觀雕塑類型分析
現存的無錫城市景觀雕塑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
1.紀念性雕塑
這一類型的雕塑一般以當地的名人或重大歷史事件為題材,大多分布在一些紀念廣場、名人故居和部分公園處。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有:原惠山東麓的華彥鈞(阿炳)像、東林廣場的“東林八賢”和黿頭渚人杰館的名人群雕等。這一類雕像坐落的場地大多比較有歷史淵源,需要名人雕塑來作為標識。如雕塑“東林八賢”位于東林書院旁的東林廣場上,東林書院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江南文人薈萃之地。把“東林八賢”的雕塑放置于此處,可以起到緬懷古人、教育后代的作用。另外,部分名人雕像本身就是由一些著名的藝術家創作而成。如華彥鈞(阿炳)像,是由我國雕塑界泰斗錢紹武先生創作。傳神地再現了這位音樂家演奏二胡時的神態。再如黿頭渚人杰館的30余座無錫的名人雕像,則是由著名雕塑家吳為山創作而成,其中泰伯、顧憲成、薛福成、錢鐘書、陸定一等無錫名人在他的悉心創作下栩栩如生。總的來說,這些紀念性名人雕塑凸顯了無錫城市的人文精神,受到市民的廣泛喜愛,也給外來游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裝飾小品類雕塑
無錫裝飾小品類的城市景觀雕塑題材多樣,大多安置在公園、街頭綠地、道路、居住小區、濱水區等,在公共空間環境中起到烘托和點綴的作用。表現形式大致可以分為三種:一是抽象幾何型。這一類景觀雕塑以抽象幾何形造型語言如方、圓、體塊、線條等為主要特征,材質多為不銹鋼或石材,如太湖景觀帶的部分雕塑、萬達廣場的主題雕塑等(圖1)。再如江南書畫院草坪上的抽象石雕,造型耐人尋味,石材本身的白色與書畫院建筑的深灰色相得益彰。第二種是具象象征型。這一類景觀雕塑以具象的物象形態來象征性地暗示場地空間屬性,具有標識的特點。其造型手段不一,藝術語言也是有優有劣。優的:如在五里湖無錫歌劇院旁,新落成的樂器雕塑,無形的樂感與平靜的湖水相互交融,既渲染了歌劇院的氛圍,又帶給人以內心的審美感受,使人耳目一新(圖2)。劣的:如五愛廣場上的“e”型雕塑,雖然“e”字造型點明了五愛廣場周邊的環境空間以數碼電子商城為主,但在造型語言上,藝術感較差,平面化嚴重,換一個角度,就不能很好觀察到雕塑的全貌(圖3)。再如蠡湖廣場上的藍色葉形雕塑也如出一轍,雕塑形態扁平化,不能很好地體現雕塑的立體美感。還有一種以表現民俗題材為主的小品類雕塑。雕塑作品大多安置在一些商業步行街或城市公園處。從題材上來說,比較有親和力,能夠喚起民眾的共鳴,如運河公園處的寫實雕塑、南禪寺的系列民俗雕塑和濱湖假日街上的小品雕塑等。
3.陳列類雕塑
近年來,陳列性的城市景觀雕塑在無錫逐步出現,這和全國雕塑公園的興起以及日益增多的大型戶外藝術展覽有關。如無錫新區“行走太湖”的國際城市公共藝術(雕塑)展的成功舉辦,使得展會部分作品陸續落戶新區。再如“徐悲鴻獎·2009宜興中國城市雕塑大賽”中獲獎的30余件雕塑作品在宜興東氿公園雕塑落戶,從而成為永久性的戶外景觀雕塑。這些活動也為無錫城市景觀雕塑的發展打下了良好基礎。
(三)無錫城市景觀雕塑現存問題
隨著無錫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城市景觀雕塑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設計趨同化、取材不銹鋼化、群體認同感不足幾個方面。景觀雕塑速成化現象較多。這些速成的雕塑大多是一些抽象的幾何造型,設計形態趨同。如新體育中心東南廣場上矗立著的一座龍形景觀雕塑。由于“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在很多城市都能看到類似龍造型的景觀雕塑,如河南濮陽就有類似的標志性龍形雕塑。容易造成了千塑一面的局面。另外,不銹鋼雕塑,特別是抽象構成式不銹鋼雕塑由于成本較低、制作相對簡單,使用較為廣泛。如蓮蓉橋畔的不銹鋼雕塑,雖然造型語言上有一定的美感,但整體雕塑高高在上,不銹鋼材質在心理上給人一種冷漠感。再者,部分城市景觀雕塑元素雷同,類似的雕塑比比皆是,缺少城市間的地域性差別,對本土文化和民俗文化體現較少,群體認同感不足。
二、無錫城市景觀雕塑的設計發展
(一)無錫山水城市景觀雕塑設計原則
山水城市景觀雕塑的建設,首先應以維護生態系統為基本原則,加強城市生態文明理念,符合山水城市的生態環境,引導人們去追求一種美的境界。景觀雕塑的選址應具有自然生態觀,體現對自然環境的尊重和保護,并與山體、水體和建筑共同勾畫出獨具特色的山水城市輪廓。同時,在雕塑制作和用材過程中應考慮減緩環境負擔、減輕環境污染。其次,景觀雕塑作為山水城市環境的有機組成部分,安置于不同功能的公共環境里,新建景觀雕塑與已建的景觀應注意保持一致,與山水城市環境取得統一和諧的視覺效果。最后,景觀雕塑設計的出發點、歸宿點是為滿足公眾的精神和物質需求而進行的創作活動,景觀雕塑在形式上要貼近民眾,內容上能反映大眾的生存狀態。
(二)無錫山水城市景觀雕塑設計方法
1.體現地緣性自然特色
(1)融合自然虛實相生的設計方法:景觀雕塑作為“實”景,與其周圍的環境空間及想象空間“虛”景形成虛與實融合,互相映襯的關系。體現“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于言外”的藝術風格。前文所說不銹鋼取材的問題,應用在山水自然環境,反而能起到虛實相生的意境。如日本雕塑家多田美波的不銹鋼材雕塑,線條簡約,形體抽象,以“光”為表現對象。由于選址適當,很好地與周圍環境空間取得了融合。
(2)空間有度的多視點設計方法:山水城市中連綿起伏的山體和水平延展的水體形態,能夠強化層次感,并給予人豐富的視覺感受。景觀雕塑的選址、形體、內涵等要結合所處的地段的地形位置綜合考慮,設計時通過顯露、隱蔽等方式把觀者的視覺導向不同的空間環境,從而獲得多層次、多方位和多樣化的審美體驗。同時營造出與山水的自然環境的整體和諧。
(3)運用自然材質的設計方法:材料是城市景觀雕塑的重要元素。在拿捏景觀造型語言中揣摩材料及各種綜合材料的運用,尊重材料帶給受眾群體的感官語言性,已經成為了現如今世界上許多優秀雕塑家必備的素質。當代美國雕塑藝術家帕特里克·多爾蒂的枝條雕塑,讓人驚嘆材料能夠帶給人們極致視覺美感。景觀雕塑的設計可充分結合山水自然環境,將巖石、沙土、植物等作為雕塑材料,利用陽光、雨、風等自然要素來給景觀雕塑營造意境。
2.體現文化性人文特色
(1)與地域人文題材相融合。無錫歷史上有大量的人文軼事。以此為素材進行設計創作,可充分體現地域文化,拉近市民情感。如現存的一些紀念性的雕塑大多和歷史人文有關。但大多采用寫實手法。而無錫本土雕塑家徐誠一以無錫代表性的民間藝人瞎子阿炳為題材,從一種文化符號的角度出發,多年來先后創作了數十件形態各異的雕塑作品,并結合平面素描造型,融入音樂元素進行展示。以期形成一個以阿炳概念藝術為核心的文化生態,為無錫城市的文化建設添磚加瓦。這樣的取材及創作角度為景觀雕塑結合地域人文題材進行設計創新帶了不同的啟示。
(2)與民間藝術特色元素相融合。當今世界,是一個大藝術時代。各種藝術流派紛繁復雜、多元并存的局面已經形成,傳統的藝術學科名稱概念開始模糊化,大藝術背景下的當代藝術有與民間藝術相互融合的趨勢。而景觀雕塑這一藝術形式,也可結合區域民間藝術特色元素進行設計創作,使城市景觀雕塑呈現出應該具有的本地文化特征。城市景觀雕塑的基本屬性之一就是地域性,而民間藝術具有其特定的地域文化特征,這兩者是具有共性的。如無錫惠山泥人“圓滿洗練、意象為先”的形式特點、紙馬的線條靈動雅致處理方式、玉飛鳳淡雅明凈的造型語言等都可進行一定程度的借鑒,以體現地域文化本源的一致性。
(3)與人文思想、民俗思想相融合。一個地區的傳統思想,是該地區人民大眾在長期生活、生產中不斷積淀產生的,它代代傳承,增強了地區民眾的凝聚力。無錫城市景觀雕塑應注重當地民俗文化、人文思想性在景觀雕塑設計創作中的研究,如傳統民俗藝術往往追求完整、圓滿、喜慶、吉祥的圖式意象,甚至成為了中華民族文化心態的一個固定模式特征。這種根植于傳統文化的樸素、吉祥的象征寓意所帶來的創作審美心理,在景觀雕塑設計創作中應善于借鑒。這一類的景觀雕塑也往往會帶來較好的群體認同感。
(三)無錫山水城市景觀雕塑發展的思考
首先,城市景觀雕塑發展需要結合山水城市建設有效進行總體規劃。無錫城市規劃為三城一中心,具體指:城中城——無錫舊城中心區改造建設;城外城——包括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在內的新城;山水城——包括馬山國家旅游度假區、太湖影視風景區等;中心則指城中城核心商務區。結合無錫城市規劃及作為風景旅游城市的發展需要,其景觀雕塑可建立以大型廣場或山水地貌為中心、以城市街道或水流河道為紐帶、以城市出入口、重要的道路交叉口為基礎的城市景觀雕塑總體布局。可在城市門戶處置以標志性雕塑;在城市主要道路沿線布置小品類景觀雕塑;在主要公共活動中心和廣場置以紀念性主題雕塑;在城市公園、風景區置以陳列性雕塑。另外,結合無錫山水旅游城市的特點,把城市景觀雕塑和水景結合起來布局或許會形成無錫獨特的城市景觀。
其次,要注重景觀雕塑的環境性、公共性和人文性,傳播城市品牌。城市景觀雕塑與藝術雕塑的最大區別在于:它須與周圍環境相融,并起到點景、襯景的作用,且不僅注重與自然環境的融合,還要注重與人文環境的融合。讓公眾能積極參與其中,獲得民眾的認同是檢驗景觀雕塑作品的最好方式。如美國雕塑家的瓊·依舍伍德一生都在致力于雕塑作品內部空間的探索,希望公眾能夠走進他的作品中去。優秀的景觀雕塑應該成為城市的“心靈窗口”。 其造型不僅要給人以美感,更要傳達出內在的思想,描繪出城市的時代追求,展示出城市的品味。無錫城市景觀雕塑應注重分析地域文化特點和民眾喜好,挖掘人文特色,在提煉城市精神的基礎上,塑造城市形象,體現城市的價值追求,傳播無錫城市品牌。
三、結語
城市景觀雕塑可以把城市環境與城市文化建設緊密結合在一起。它并不只是用于美化環境,還承擔著與過往市民、來訪賓客做著歷史的、時代的、審美的心靈交流的職責,無聲地述說和傳播城市品牌文化。不同的山水城市有著不同的特點。結合無錫山水城市文化建設,以地緣性山水自然特色為基礎,根據無錫山水城市仁山樂水的特征,注重地域人文文化的研究;注重民間藝術特色元素的研究;注重人文思想、民俗思想在城市景觀雕塑中的運用研究,通過景觀雕塑來展示無錫山水城市建設的美好理想,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思遠,牛萌.本土文化對現代景觀設計的啟示[J].廣東園林,2009,(03):19—22.
[2]吳昊,詹秦川.解析景觀雕塑符號[J].美與時代(上半月),2009,(01):40—42.
[3]劉偉,蔡莜霜,高靜.景觀雕塑設計的地域化研究[J].山東林業科技,2009,(03):99—101
[4]許前哨.淺談景觀雕塑設計[J].青年作家(中外文藝版),2011,(06):79.
[5]田沂.景觀雕塑創作研究[D].天津大學,2009.
[6]沈濤.城市開放空間中的景觀雕塑設計研究[D].沈陽理工大學,2011.
[7]滕小松.過程與結果——雕塑創作研究[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
[8]徐誠一.徐誠一文集[M].北京:中國檔案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
陸斐然,江蘇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張驥,無錫南洋職業技術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