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昌義
摘要:翻轉課堂的應用,提高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氛圍,展現了學生學習歷史的勃勃生機。事物都有兩面性,在肯定優勢的同時,也要承認其缺點和局限的存在。只有處理好優勢和局限的關系,才能更好地應用翻轉課堂服務于初中歷史教學。
關鍵詞:翻轉課堂;初中;歷史教學
初中歷史教學是初中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社會科學的主要內容,對歷史的學習、了解以及思考可以顯著提升學生的思想深度,并進而對其他科目學習以及學生的成長產生積極影響,在新課標要求下,歷史教學的重要性進一步提升,應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于初中歷史教學的效果提升顯著,探究其具體內容和方式可以為后續工作開展提供一定的幫助。
一、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一)有利于學生對學習產生興趣,增加信心
相對于傳統死板、枯燥的教學模式而言,翻轉課堂引入了多元化的教學手段,大大改善了學生缺乏學習興趣及對學習產生抵觸、恐慌的現象。例如,翻轉課堂中引入了視頻教育、網絡教學等現代化方法,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使學習過程充滿現代化元素,極大滿足了初中生的心理需求。歷史翻轉課堂的實施能夠讓學生耳目一新,對于改善學生心理需求意義重大,學生容易在這樣的課堂中感受到博大精深的歷史文化,從而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二)提高了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的能力
由于傳統歷史課的教學方式與內容比較抽象,學生很難聯想,因此極易對相關知識產生誤解。而在翻轉課堂上,學生可以利用現代化科學技術使抽象的東西具體化,從而形象的對知識點進行剖析,大大改變了被迫學習的傳統學習狀態。學生一旦成為了學習的主人,其獨立思考與團隊協作的能力就會明顯改善。例如,網絡學習可以給學生提供足夠的學習資源,使學生有平臺去進行自我探索與分析,提高了學生的探索精神。
(三)更新學生的歷史學習方式
傳統的灌輸式教育讓學生感覺乏味,無法感受到歷史的魅力。努力更新學生的歷史學習方式,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學校可以以開展歷史故事會、舉辦歷史手抄報競賽、開辦歷史演講等形式,增加學生學習的參與度,豐富教學的方式與內容,從而引導學生把精力集中到歷史的學習活動中來,以便提升學生的學習成效,這充分顯示出翻轉課堂的價值和意義。
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一)準備階段的應用
準備階段的應用包括兩個方面,即總體計劃和具體教學,總體計劃是指教師對歷史教學的長期規劃,具體教學的準備階段是課件的制作。教師對歷史教學的長期規劃,該項工作與翻轉課堂的聯系在于教學整體的銜接性、手段的固定性等,通常來看,歷史教學是采取按年代進行的辦法,即以人類出現為開端的社會史,總體計劃的制定也可以遵循這一原則,每次進行課堂教學前,均將所選內容以課件形式發給學生,教師應養成課件制作的習慣,并對相關工作快速適應。課件制作包括內容選取、排布以及制作技術。如前文所說教學內容的選取、排布遵循知識豐富性、橫向縱向分開以及觀點引導三個原則,在相關原則指導下,教師進行內容選取和排布時,可以更為從容。課件的制作技術是準備工作的重要內容,該工作帶有一定的技術性,教師應注意學習和掌握,制作中,使音頻、視頻和圖像高度結合,同時教師所用的語言也需簡練明確,避免不必要的贅述。一般來說,課件長度以10-20分鐘為宜,學生的注意力則往往在5-15分鐘時最為集中,知識重點安排在8-10分鐘處較為妥當。課件制作時,教師要將教學重點進行必要突出,并在課件最后將重點、習題等羅列出來,以供學生把握和思考。
(二)課堂階段的應用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課堂階段的應用主要通過三個途徑實現,一是學生的分組討論,二是師生的互動,三是教師的引導和總結。以師生的互動為例,假定該課時的主要內容為官渡之戰,互動需要由教師引導,在學生分組進行討論前,教師先設定討論問題“官渡之戰對曹操統一北方有多大的影響?”學生討論后,教師選擇每個小組的學生就討論結果進行發言,并對其中較有價值的部分進行肯定,由于中學生的思考能力和知識儲備有限,對于討論結果乏善可陳的組別,教師也不應單純的給予否定,可以選擇其中的亮點進行鼓勵,使學生保持學習的熱情。需要注意的是,該環節可以不設標準答案,引導學生自由討論,從而培養學生形成開放的治學態度。鑒于課堂時長有限,討論可能無法顧及到所有學生,如果學生的熱情不減,教師可以將其作為課外內容,指導學生進一步的學習。
(三)結束階段的應用
結束階段的應用主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對教學內容的整體總結,二是在教學計劃指導下引出下一階段內容。對教學內容的整體總結非常重要,由于初中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總結能力較弱,教師的總結是使其抓住教學重點的關鍵。比如文化歷史教學,所選時代為商周時期,教學重點為青銅文化,教師應在結束階段將青銅文化的相關知識進行總結,比如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將其文化內涵、制作過程、價值等進行簡短介紹,便于學生抓住重點,更好的掌握知識。下一階段內容的引出,應遵循教學計劃的整體安排,同時課堂內容具有一定的延續性或者連接性,比如當前課堂重點是漢代軍事史,下一課時的重點可以是三國軍事史,在結束階段通過基本的年代延續性使學生對下一課時內容有基本了解。連接性是指如果本課時內容為漢代軍事史,下一課時可以選擇教授漢代文化史,也即同時期不同模塊知識的教學。引導方式為平行引導,比如以軍服為例引起學生對于漢代織布文化的興趣。教師也可以將課件提前做好、并在該階段將資源發放給學生,使翻轉課堂教學得以循環進行。結束階段是翻轉課堂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最后一步,是對階段教學的總結,也是引導下一階段的重要方式。
總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現代教育的重要變革,該模式使教學實現了主體的轉變,對學生學習效果、思考能力的培養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也可以使教學效果獲得提升,目前看來,注重翻轉課堂模式下各個教學階段的具體應用和總體教學計劃的安排等可以使翻轉課堂得到更好的應用,在下一階段的初中歷史教學中可以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