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守國
問題325:人民政協作為統一戰線的組織,是社會主義協商民主的重要渠道,是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各級黨委高度重視政協協商民主工作,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強人民政協協商民主建設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意見》,有力推動了政協協商民主建設沿著正確方向發展。各地政協也都在實踐中探索出了各具特色的協商議政形式。近年來,G省政協充分利用所獨具的人才薈萃、智力密集、協商渠道和平臺豐富等優勢,采取對口協商會、界別協商會、提案辦理協商會等形式,推進民主協商落實落地。G省委黨校舉辦了一期提升政協協商民主能力培訓班。培訓班上,A、B、C、D四名政協委員分別作了如下發言。
A政協委員:在中國,政協協商民主作為一種民主形式,具有任何國家都未曾見到、不可比擬的持續性、廣泛性、實踐性和有效性。實踐表明,協商民主符合人類民主發展的內在要求和規律,它植根于中國的土壤,符合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反映了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特點和優勢,體現了全國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巨大的優越性和強大的生命力,必須一如既往地堅持下去。
B政協委員:人民政協要堅持議大事、抓大事,自覺立足大局,緊緊圍繞大局,緊扣黨和國家以及地方黨委政府中心工作開展政治協商,組織發動廣大政協委員積極協商議政,履職盡責,做到政治協商聚焦大事、參政議政關注實事、民主監督緊盯難事,建真言、謀良策、出實招。
C政協委員:政協協商民主作為一種民主形式,必須堅持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地方黨委和政府的工作部署,堅持科學發展觀和新發展理念,緊扣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緊扣經濟社會發展實際,緊扣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重點問題,深入協商議政,推進民主協商。
D政協委員:要推進政協協商民主制度化和規范化建設,建立健全內容完備、科學管用的協商制度體系,將民意的匯集、意見的表達、分歧的化解、共識的形成納入到制度體系中。通過制定年度協商計劃,建立“必須協商”的剛性制度,規范協商程序,明確協商要求,活化協商形式,加強跟蹤督促,擴大協商成果運用等形式,推進協商民主建設取得實效。
請你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 結合對A政協委員發言的理解,你認為政協協商民主有哪些優越性?
2.假設你是G省政協辦公廳的負責人,結合B、C、D三位政協委員的發言和自己對政協協商民主的理解,談談如何做好G省政協協商民主建設工作?
【答題要點及思路提示】第1問,答優越性就是列舉政協民主協商都有哪些好處,都有利于什么。雖然題中要求結合A政協委員的發言,但是A的發言只是提到了政協民主協商的優越、優勢、特點,沒有說具體有哪些優勢,給作答沒有提供多少有用信息,需要應試者根據自己的認識和理解去挖掘、提煉。因為題目問“有哪些”,所以作答要盡量多答幾條,從不同側面答優越性。在作答內容上,重點要突出協商、民主、中國特色這三個關鍵詞上。在作答形式上,最好每條都用“有利于”來突出優越性。主要作答內容有:(1)有利于更好實現人民當家做主。政協協商民主可以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廣泛性,引導社會各界、各方面人士,廣開言路,廣求良策,廣謀善舉,使社會各群體中個別、分散的意見、愿望和要求,通過民主協商渠道得到系統、綜合的反映,實現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2)有利于促進多黨合作。政協協商民主是多黨合作的重要形式,可以讓各個民主黨派充分發表意見見解,開展政治協商,統一各方意見。(3)有利于推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規范化。通過協商討論將各方面真實的愿望和建議充分反映出來,廣納群言,兼聽則明,使黨和政府的決策更加科學合理,切合實際。(4)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通過民主協商,可以化解社會各方面矛盾,緩和各方利益沖突、解決分歧,達成共識,保持政治社會穩定和諧。(5)有利于發揮政協的優勢和作用。協商民主建設是政協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政協的獨特優勢。通過民主協商,能夠聚集社會精英,團結各方人士,更好地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充分發揮政協作用。
第2問,此題要從政協角度來答。從B、C、D三位政協委員發言內容來看,都是談如何加強政協協商民主建設的,所以此題在作答時要圍繞如何開展好政協協商民主工作來答。作答范圍比較寬泛,題目給了應試者很大的發揮空間。作答此題,要結合自己工作實際,立足政協職能,著眼政協協商民主建設的中心工作,既要答出常規性的、必須要開展的工作,在覆蓋面上要想全答全,不丟項;更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深入思考,答出創新的、個性的、別人未想到的工作內容,也就是要有自己的工作思謀。工作內容要有創新,但創新一定要符合實際、科學合理,這是題目要求,也是作答要把握的最重要原則。主要作答內容有:(1)堅持黨對政協協商民主建設的領導,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筑牢政協協商民主的思想政治基礎,確保政協協商民主建設沿著正確的方向進行。(2)科學確定協商主題和議題。重點圍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聚焦G省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解決人民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等方面選擇議題,積極開展協商議政。(3)在提高參與度,增強協商及時性、時效性上下功夫。著眼于提高協商建言的咨政價值,深入調研,超前謀劃,提前介入,把協商前置于決策之前,落實在決策實施之中,更好發揮政協協商民主的作用。(4)加強制度建設,創新協商平臺、形式和方法。積極搭建機制化、常態化的協商平臺,創新協商形式,豐富協商手段,完善以全體會議為龍頭,以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和專題協商會為重點,以對口協商會、界別協商會、提案辦理協商會等為常態的協商議政新格局。(5)進一步拓寬協商渠道。適應新時代形勢發展需要和政協履職的需要,開展“委員行動工程”,建立政協委員經濟形勢分析建言會機制,增加界別協商、專題協商密度,搭建形式多樣的協商平臺。探索網絡議政和遠程協商等新形式,建立“互聯網+”協商模式。(6)加強與有關方面聯系溝通,形成共同參與協商、共同推動落實的工作合力。在重點協商活動的準備和實施過程中,積極與黨政部門加強協調配合,推動共同參與方案制定、協同進行組織實施。(7)強化協商中的民主監督。積極開展監督性強的視察、調研、會議等活動,實事求是反映情況,切實提出建設性意見,促進黨政部門改進工作,推動有關問題解決。(8)加強政協組織自身建設,打造高素質的政協委員和政協機關干部隊伍,不斷提高協商民主、建言獻策的素質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