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佚 名
2018年5月17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準發布了(GB 17761—2018)《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國家標準(以下簡稱“新國標”)。新國標將于2019年4月15日起實施,2018年5月15日至2019年4月14日為過渡期。
區別于實施了近20年的現行標準《電動自行車通用技術條件》,此次新國標屬于強制性標準。據悉,新國標增加了防篡改、防火性能、阻燃性能、充電器保護等技術要求,規定電動自行車須具有腳踏騎行能力、最高設計車速不超過25 km/h、整車質量(含電池)不超過55 kg、電機功率不超過400 W、蓄電池標稱電壓不超過48 V。
電動自行車新國標一出臺,即引發快遞行業的關注。因為在快遞末端配送環節,快遞員已成為電動自行車的重度使用人群。快遞行業末端配送網點的服務范圍在3~4 km內,與其他交通工具相比,電動自行車以綜合成本較低、負載較多、配送效率較高、較靈活輕便等優勢,成為很多快遞員首選的交通工具。
一般來說,目前快遞員以電動自行車和電動三輪車配送為主。此外,如果有大件快遞或者快遞過多過重,也會使用汽車等交通工具配送。近幾年來,電動三輪車在不少大城市受到管控,電動自行車所占比例有所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過去在廣州、深圳等城市都曾對電動自行車開展嚴厲管控,快遞行業曾多次受到政策“一刀切”之痛,行業利益受損。其中一個原因被歸結于相關國家新標準遲遲未出臺。有快遞業內人士認為,此次新國標出臺,對于對快遞員來說,不失為一個好消息。有了更為明確的國家標準,快遞員配送途中更安心。
該快遞業內人士分析認為,盡管新國標有助于行業規范化,但在快遞員具體的落實過程中,可能還有一些問題需要解決。同時,由于新國標是面向全社會的,應考慮到快遞行業的特殊性進一步細化管理。
例如,對快遞公司基層網點來說,為了符合新國標則需要購置新電動車,成本可能有所增加,如果不購置,又可能會帶來更多的罰款。因此,在未來新標準的實施過程中,不僅要顧及到基層快遞網點的利益,還需要采取合適的監管力度和推行方式。
記者隨機采訪了3位快遞員發現,對于現在使用的電動自行車的最高車速、整車質量以及有無腳踏騎行能力等關鍵參數是否超過現行有關安全技術標準,他們均表示不知情。
快遞物流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表示:“在當前實際配送場景中,快遞員使用電動自行車主要存在3大問題。(1)電動自行車超標,例如超過規定的最高車速等。(2)為避免來回網點裝貨,不少快遞員選擇一次性裝載多件快遞,存在載貨超標的情況,例如貨物超重、超寬、超高。(3)駕駛不遵守交通規則,例如闖紅燈等。”此次新國標的出臺,快遞員駕駛電動自行車上路的合法性得到進一步保障,標準的實施還要符合地方交通法規。然而,對于快遞員使用電動自行車載貨的合法性,還有待相關政策的出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