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工業革命(見文中Figure 1)正在實現前所未有的變革,這種變化的步伐不再是簡單的增長,而是呈指數增長、顛覆性的和非線性的。對于制造商而言,要充分利用呈指數增長的技術,并在整個工業中加快數字化轉型。制造商必須加快使用呈指數增長的技術來應對這種顛覆性的變化;他們等待的時間越長,他們就越落后。本文研究的目標是提供見解,使制造業生態系統中的主要制造企業、技術專家和其他人的領導者能夠解決當前以及未來的挑戰,并應用新興技術來創建繁榮的未來。
能夠實現制造業轉型的指數型技術(見文中Figure 3)包括:3D打印、先進的分析技術、先進的材料、先進的機器人技術、人工智能(AI)、生物/生物制造、區塊鏈技術、網絡安全、數字設計、仿真和集成、能量存儲、高性能計算、物界面(AR/VR/混合現實、可穿戴設備、手勢識別)、物聯網(IoT)(網聯與傳感器)。
指數型技術極大地改變了自動化技術、人才及工作場所。人才仍然是制造業中一個關鍵的競爭優勢。然而,人才短缺和對新技能的需求仍然是全球的一個關鍵問題。吸引和留住頂尖人才并探索獲取人才的新方法將變得比以往更加重要。

Figure 1.The four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is enabling unprecedented change

Figure 3.A snapshot of exponential technologies covered in this study
通過指數型技術實現的創新可以幫助制造商更快地發展、解鎖新的價值形式。但是,雖然指數型技術的作用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但制造商改變的速度相對較慢。德勤采訪了高新企業的高管,他們列舉了幾個障礙,包括組織結構、文化挑戰、監管負擔、人才約束和領導心態。
受訪高管提出了發展指數型技術思維方式的建議:了解要解決的問題;委托小團隊在其領域創新;在傳統環境之外運作;并提出關于競爭力和創新促成因素的國際對話。
商業、政府研發活動以及風險資本投資也在公司和國家層面的創新管道和生態系統中發揮著關鍵作用。此外,越來越多的制造商正在尋求超越打破壁壘以增加創新并縮短產品上市時間,在更廣泛的創新生態系統內部和之間形成協作。
充滿信心地走向未來意味著制造商應該發展一種能夠接受變革和敏捷的文化,所有利益攸關方都會看到這種文化、不同地思考,并且不同地行動。它還意味著采用指數型轉換方法,該方法使用迭代過程,首先確定公司的戰略愿景和需求。一旦確定了這一過程,公司就可以使用投資組合方法來投資其資源,并在核心、鄰近以及轉型領域進行創新。
在全球制造業競爭力格局中,美國公司在研發支出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但其他國家,特別是中國,正在迅速趕上。雖然有許多潛在的成功途徑,但擁有更多資產的數字制造企業要專注于產品平臺,并且利用指數型技術,就會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