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詩雨
長生生物疫苗造假風波連累了上半年表現搶眼的醫藥基金。僅在7月23日當天,基金凈值跌幅靠前的基金幾乎均與醫藥有關,多只跌幅甚至超過7%。
多只重倉醫藥股的基金紛紛下調長生生物的估值。事實上,近一年來,已有3只醫藥股爆雷,分別是莎普愛思、華大基因、長生生物。在“黑天鵝”事件襲來后,基金公司如何看待醫藥板塊的價值?就此,《投資者報》記者采訪了北京某家基金公司總經理。
7月15日,國家藥監局公布的一個消息令醫藥企業受到公眾討伐,連帶著醫藥基金也受到牽連。當天,國家藥監局發布了《關于長春長生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違法違規生產凍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的通告》,7月19日,長生生物發布公告稱,其生產的百白破疫苗也存在質量問題。
此事立即引起市場軒然大波。7月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就疫苗事件做出重要批示,必須給全國人民一個明明白白的交代。
嗅覺敏感的基金公司快速對此事做出反應。7月16日,博時基金率先發布公告,宣布將長生生物估值下調至14.5元。隨后,安信基金和泰達宏利基金也宣布將長生生物估值下調至16.11元。此后,易方達和九泰基金將其估值下調為14.5元;招商、廣發基金將其估值下調為16.11元。
然而,長生生物股價的跌幅仍然超出基金公司的預期。7月16日至7月26日間,公司股價連續跌停,由22.10元跌至11.16元,近半市值灰飛煙滅。
非但長生生物股價大幅下跌,疫苗造假也連累了其他醫藥上市公司。截至7月26日,自長生生物因造假受到關注以來,康泰生物、長春高新、智飛生物、沃森生物股價分別下跌34%、14%、22%、9%,至今仍未恢復元氣。
7月23日當天,受假疫苗事件持續發酵影響,當日基金凈值跌幅靠前的基金幾乎均與醫藥有關,多只基金跌幅超過7%。
Wind數據顯示,截至7月26日,三分之一的醫藥主題基金近一周收益率為負值,虧損幅度超過5%的基金有6只,包括國泰國證醫藥衛生、寶盈醫療健康滬港深、中歐醫療健康、融通醫療保健行業、匯添富中證生物科技、鵬華醫藥科技。
醫藥基金收益率大跌出乎人們意料。今年上半年,在A股哀鴻遍野之時,醫藥股可謂一枝獨秀。記者通過統計Wind數據發現,截至7月13日疫苗事件曝光前,有64只醫藥行業主題基金年內凈值增長率超過10%,而在此期間,上證指數的跌幅超過14%。
在大勢疲弱之下,基金公司也紛紛看準了醫藥行業的投資機會。財匯金融大數據終端的統計顯示,截至二季度末,按申萬醫藥生物指數成份股計算,基金持有的醫藥生物板塊總市值高達1218億元,在28個申萬一級行業中僅次于食品飲料板塊的1258億元。
受資金追捧的醫藥公司自然也包括疫苗生產企業。就拿長生生物的同行長春高新來說,Wind數據顯示,截至二季度末,共有252只基金持有長春高新,持股數量為3591.09萬股。其中,二季度增持508.15萬股,使得總持股占流通股的比例達到21.12%。
為何在市場普遍下跌情況下,醫藥股卻走勢堅挺?北京某基金公司總經理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從歷史表現來看,這個板塊是有投資價值的,醫藥板塊屬于防御性板塊,在市場處于下跌行情時,避險資金往往會選擇進入。因醫藥公司利潤普遍比較高,加上我國正在進行醫藥體制改革,大家對改革有所期待,資金也希望分享政策紅利,所以有一定的資金聚集在這個板塊上。”
近一年來,醫藥行業頻頻爆出莎普愛思、華大基因、長生生物等公司的負面新聞,這是否反映出醫藥行業存在普遍性問題?上述基金公司總經理告訴《投資者報》記者:“醫藥行業的問題在于創新能力不強、缺乏原生的基礎性增長動力,但這更多緣于監管存在著盲點和誤區,我們的藥品監管標準普遍比國外低,這導致整個行業生產的藥品質量不高。”
在他看來,國家對一些基礎性的藥品進行限價,導致企業缺乏動力做優質藥。并且在銷售環節中,醫藥公司通常通過提供回扣來刺激醫藥銷售,患者的選擇權很少,更多是醫生在開處方的時候就幫患者做出了選擇。在這樣的環境下,藥企靠提高產品質量來推動銷售,能有一定的效果,但很有限。
“醫藥領域本身專業性較強,一般的投資者很難有相應的鑒別能力。一家產品質量好的藥企很可能利潤上不去,因為要投入更多的錢提升產品質量,反而做假藥、仿冒藥的企業利潤率更高,財務數據更好看。”上述總經理說。
對于如何解決上述問題,該基金公司老總給出的方案是:完善醫藥行業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藥企除了披露已有的信息外,還應披露產品質量的信息,包括新產品的成分、療效,已發生的藥品異常反應、不適應癥、患者的投訴也都應當披露。
“我們基金公司,一有訴訟、官司就要上報,這是因為我們被置于監管和公眾的視線之下,這樣才能提高我們的管理水平。藥品和基金,一個是管命,一個是管錢,孰輕孰重,一目了然。所以,應該以對基金業更嚴格的標準來監管醫藥、食品這些與民生有關的行業。”上述總經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