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來橫禍,曾撞碎了胡歌的人生。
百轉千回之后,他卻不畏過往,把點滴磨難釀成美酒。
歷經生死一瞬,他在歲月中,拾得信仰的真諦,另辟蹊徑,自得自在。
曾經的我,是多少少男少女心中的偶像!然而,在過于順風順水的人生前面,可能隱藏了一個巨大的危險。24歲時的一場車禍,使我的人生一下子從巔峰跌落到了谷底。
2006年8月29日晚,我和女助手張冕乘坐的現代旅行車與一輛廂式貨車發生追尾碰撞,張冕搶救無效死亡。我的右眼重傷,臉和脖子加起來縫了100多針,并在四天內經歷兩次全身麻醉的手術。
其實那天,連我自己都以為將會失去一半的光明……
在被推進手術室之前,我一直在思考如何面對右眼的失明。我自己用手檢查了面部的傷勢,左邊并無大礙,右邊血肉模糊,尤以眼部最為嚴重,沒有任何知覺。我在救護車上非常鎮定地向醫生詢問右眼的情況,得到的答案是不確定。
我治療時聽說同車好友張冕已去世。經紀人跟我說“眼睛縫了不能哭”,我只能把頭放很低很低,讓眼淚掉在地上。
自殺和放棄我都想過,但我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
那時候我正在拍攝新版的《射雕英雄傳》,金庸得知實情后,不僅沒有提出“加付版權費”,還對我非常關心,寫下“渡過大難,將有大成,繼續努力,終成大器”幾個字送給我。我決定不辜負大家對我的期望,我說:“車禍撞碎的不是我的臉,是我的面具。”
在康復和治療的時間里,黃磊給我推薦了柏楊大師的書和易中天老師的《百家講壇》等,成為我那段最黑暗艱難時光的精神寄托。讀書,可以幫助人們從痛苦中走出來,而進行寫作,則是通向自己心靈的最佳方式。在那段最消沉最無助的日子里,是閱讀讓我找到了活著的意義。那些不演戲的日子,我會鉆進書堆里,做一個讀者,就像做一個演員,分享著故事里的喜悅,也領悟了什么最值得珍惜。
很多人可能以為讀過的書都會成為過眼云煙,其實它們是潛在的。在氣質里,在談吐上,在胸襟中,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里。我看過的書,走過的路,已經融進了我的骨子里,化作了我的氣質。
我開始在娛樂雜志上開專欄,《照鏡子》這篇文章里我這樣描述自己的心境:“車禍撞傷了我的容貌,也沖擊了我的內心。每次當我戰戰兢兢拿起鏡子的時候,我都渴望能在鏡子里尋找到勇氣和力量。鏡子的語言簡潔而充滿了智慧,除了我自己,沒有人能夠讓我真正重新站立。如果皮囊難以修復,就用思想去填滿它吧。”
我不光自己喜歡閱讀,還希望能影響更多的人去享受閱讀。娛樂圈的年末,明星們都在送各自代言的產品,而我的禮物,是一張購書卡,卡片里寫著“愿書香縈繞”。
在恢復期間,我把閱讀的點點滴滴匯集成了一本書——《幸福的拾荒者》。
這場車禍就像上天的恩賜,讓一直無法靜下心來學習的我忽然有時間去充電。
我在復出之后,飾演《瑯琊榜》中的梅長蘇。大家說我演得之所以那么深入人心,原因之一,大概就是我跟梅長蘇這個角色一樣,都是曾經死過一次的人。
在閱讀中被重新洗禮,我的一言一行都有了提升。
我更加懂得如何去尊重、去感恩、去回報、去做自己。就像我在《瑯琊榜》發布會上的一句話:“既然我活了下來,就不能白白地活著。”生命只有一次,就該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走出陰霾之后,我以張冕的名義,捐建了希望小學,取名“張冕苗圃希望小學”。
金鷹節頒獎典禮上,我拿到最具人氣男演員獎。正值當紅之時,我宣布息影一年,繼續深造學習。有人疑惑,我為什么會做出這樣的選擇。當你知道閱讀的意義的時候,你就會懂了。在我經歷人生低谷的時候,是閱讀讓我找回人生的意義。我希望一直讀書,自由地讀書,讀自由的書。
(責任編輯 王天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