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醫改已初步完成了搭建醫改“四梁八柱”的階段性任務。取消藥品加成,推行藥品流通“兩票制”和高值醫用耗材陽光采購,切實降低虛高價格,完善短缺藥品供應保障,讓民眾能用上質優價廉的藥品……這些變化,老百姓都有親身感受——
全民醫保惠農村
董雙全 湖北省洪湖市中醫院 藥劑師
我小時候,父親生病住了好幾次院。醫院離家很遠,父親一住院,家里的生活節奏立刻亂了套。更糟糕的是,高昂的醫療費用讓全家人愁眉不展。那時沒有全民醫保,家里因病致貧。
最近幾年,我回老家時發現村里的醫療條件有了大改善。以前的衛生站和私人診所都沒了,在距離村子不遠的鎮上,建起了氣派的醫療衛生服務站,還配備了救護車,就診環境也變好了。
血吸蟲病是我們那里的地方病,很多人深受其擾。去年過年回家,聽說醫院對血吸蟲病提供免費檢查和治療,村里好多人都去看病了。起初我還不相信,就叫上父親去醫院查看,結果發現真有專門掛號的地方,把身份證給醫生,馬上安排抽血化驗,真沒花一分錢。
前段時間,父親腰痛得厲害,家里人帶他去醫院檢查。醫生給父親照B超,說是有腎結石,不大,吃藥就能緩解。于是給開了5盒藥,一共250多元。對農村來說,這藥確實不便宜。好在家人都參加了“新農合”,能報銷40%,藥費一下子減去了100多元。
這幾天在廣州定居的舅舅回村。以前舅舅每次回廣州的家一定會帶回很多藥。這次他卻不再買藥回去,因為現在醫保可以異地結算,在廣州買也一樣。
這些小事讓我感慨,國家對于全民醫療體系的改善,確實下了不少功夫,我們都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獲得感。
異地報銷不再難
姜忠濤 中建二局 退休職工
2004年,我從單位病退,從北京搬到河北省三河市的燕郊居住。
由于患有糖尿病,為了開藥,我每個月都要開車跑到北京朝陽醫院。后來我辦理了醫保異地安置,在燕郊看病,每月的費用需自己先行墊付,到了年底集中全年的單據交到單位,由單位再轉至北京醫保經辦機構手工報銷,一般每次要一兩個月才能報銷回來。那時,我常想,什么時候能夠像在北京看病一樣,直接刷卡就可以報銷呢?
像我這種情況很普遍。由于燕郊地區生活成本較低,距離北京又近,所以這里居住了幾十萬北京醫保人員。他們中既有退休者,也有在職職工,平時看病多選擇燕郊當地的醫院。但由于參保地在北京,在河北和北京醫保聯通之前,這部分參保人員在燕郊看病屬于醫保跨省異地就醫,需要先全額墊付,然后再走手工報銷程序。
能不能在醫院實現直接結算呢?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推進,京冀兩地人力社保部門在全國率先簽署跨省醫保直接結算協議,燕郊的醫院與北京醫保系統順利聯通。
開通異地即時結算首日,我便興沖沖來到燕達醫院,拿著社保卡一刷,看病化驗、藥費等有關數據便直接上傳到北京市醫保中心實現直接結算。可真是太方便了!
看病越來越方便
李學忠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縣小街鎮積德村村民
我老伴幾個月前查出患有腦梗和肺結核,在昆明昆華醫院住了兩次院,包括縣醫院也住過,前前后后花了八九萬元。有句話叫“救護車一響,黃金萬兩”,在農村誰家攤上都是場大災難。以前老伴一住院,一對賬單,我的心就“撲通撲通”跳得厲害,不知道又要花多少錢。現在有了“新農合”,國家給報銷了4萬元,我們自己出了約5萬元。
除了醫療保險,還有對農村低保戶的大病救助,連醫藥費自費部分國家也給報銷一部分。我們村的困難戶張良德生病花了20多萬元,聽說國家給他報銷了10多萬元。
我記得10多年前剛開始實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那陣子,村干部整天上門宣傳動員,可大伙都不相信,也不愿參加。現在保費漲到每年100元,我們都爭著交。對于獨生子女戶、“雙女戶”、低保戶和殘疾人,政府還減免保費。
現在外地人在我們村打工,醫療保險的保費也在村里交,報銷也在村里,不用再來回跑冤枉路。新的醫保卡上都帶照片,我們村在杭州打工的老鄉得了病,在當地就能報銷,看病越來越方便了!
三顧醫生治感冒
孫海波 廣東省珠海市 公務員
兩個月前,我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重感冒。起初沒當回事,幾天后沒扛住,高燒不退,去了醫院。醫生根據查血結果判斷是病毒引起的感冒。開了抗病毒的中成藥。
兩天后,中燒低燒輪番上陣,還多了痰咳,人怏怏的沒精神,第六天又去找醫生,讓認真再看看。醫生說藥基本還是那樣,微調一下,加個微信,有情況及時說。
發燒止住了,咳來咳去不見好。就一天換一種藥,中間又去復查。醫生很肯定地說:藥是對癥,可能是流感,恢復慢。這樣,一次重感冒,前前后后十多天才痊愈。
去醫院看個感冒居然這么久,放在以前醫生第一時間就讓輸液。現在雖然痊愈得慢一點,可對身體的傷害小了很多。
換位思考一下,醫生接診我3次,堅持基本判斷和用藥,沒開抗生素、沒輸液,這得有強大的心理,蠻不容易的。重感冒的確需要一個治療過程,這位醫生為我考慮,可這也需要患者的理解。由此看來,醫生和患者應多一些溝通和信任。
縣醫院越變越好
陳希國 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 退休公務員
我們縣醫院前些年條件很差,房舍破舊,設備簡陋,專業醫生奇缺、看病很不方便。 2012年的一個夜晚,我突然腹痛不止。我家離醫院走路要用1個小時,坐車也得10分鐘。那時縣醫院還沒有救護車,孩子們在大街上找來了一輛三輪拖拉機,我站在車斗里堅持到了醫院。之后前屋掛號,后屋找人,看上病已經是凌晨兩點了。大夫也沒咋檢查,只是簡單看看,說是氣滯造成的。
最近幾年,縣醫院選新址,蓋新樓,購置新設備,引進新人才,各個方面大有起色。2017年9月的一天,我頭暈很厲害,家人立即打120,不到10分鐘救護車就開到我家樓下。到醫院一查,竟然是腦梗復發,必須住院。經過縣醫院醫護人員一周的精心治療,我痊愈出院。住院一周,去除醫保報銷的部分,自己才花500元。
住院收到玫瑰花
趙 慧(化名) 河北省陽原縣 老師
2003年,我得了風濕性心臟病。當時醫生建議馬上手術。可是光手術費就要十多萬元,那時我一個月的工資只有400多元,根本負擔不起這么昂貴的手術費,所以病就這么拖了下來,為此我也離開了一線工作崗位。
2015年,我又被發現得了子宮內膜癌。我按醫生的建議,到北京協和醫院接受放療。復查時,醫生建議還是先做心臟手術,這樣會對癌癥的康復有幫助。所以我又輾轉去阜外醫院接受了心臟手術。
這兩家醫院的醫生和護士都不錯。協和醫院放療科的醫生每次見到我,都很熱情,知道我身體不好,都是主動為我搬椅子、倒水。有時候掛不到號,醫生還主動為我加個號,讓我來醫院一次盡量把事情都辦完。護士也很好,有一次放療時正好趕上“三八”婦女節,護士們抱進病房好多玫瑰花,給當天住在病房的女病人每人一朵。
現在看病容易了很多,尤其是醫保,解決了不少后顧之憂。以往到北京的大醫院看病,掛不上號是常事,現在都是網上預約,預約好了之后才到醫院。為治病,我前前后后花了30多萬元,醫保報銷了將近15萬元,給家里減輕了不少壓力。整個醫保報銷過程中,工作人員認真辦事,也能耐心解答問題,大家都覺得舒心不少。
總的來說,現在看病越來越方便,醫保報銷覆蓋的范圍越來越大,報銷比例也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