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有老人,少不了和醫院打交道,許多家庭會遇到一些比較現實的困難。比如說,老人慢性病,病情穩定卻又需要特殊護理,家庭無法承受長期住院的經濟負擔,或者是老人本身不愿意住院,但在家休養卻缺乏專業醫療照顧;老人在醫院接受治療后病情已穩定可以出院,但仍需要后續的康復、護理,可老人又行動不便無法出門……其實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身邊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供的“家庭病床”服務得到解決,足不出戶就能享受貼心的醫療服務。
目前,發展比較成熟的廣州“家庭病床”服務已經納入醫保,報銷比例可高達85%~93%。下面,就讓我們看看發生在廣州的故事,了解家庭病床給民眾帶來的便利。
案例一、癌癥晚期在家接受緩和醫療
71歲的林伯,患肺癌晚期,接受了幾個療程的化療后,老人堅決不肯繼續化療了,家人尊重了老人的選擇。林伯的身體上裝有負壓引流管,引流管的創口每三天就要換藥,家人為林伯在黃花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辦理了家庭病床。李遷醫生和搭檔護士定期上門為老人換藥,根據老人癌痛的情況調整止痛藥。如果將來林伯不能夠正常進食了,他們還可以為他進行營養支持。
現在林伯雖然不方便下樓,但他每天最開心的時刻就是小孫子放學回來,一家人熱熱鬧鬧地一起吃飯,家庭病床服務讓他能暫時忘記癌痛,享受天倫之樂。
案例二、開了家庭病床,全家有了家庭醫生
年過七旬的詹伯一年前在一家大醫院做了胃部手術后康復得一直不太理想,老人家不愿意繼續住院,執意要回家。但是他身上的胃管還沒有拔、傷口也需要護理,于是家人為他在同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辦理了家庭病床。出診醫生劉傳耀是位資深的全科醫生,定期上門服務,除了解決詹伯身體的問題外,還經常開導老人家,老人對醫生很是信賴,劉醫生現在已經成為他們全家人的家庭醫生了。
貼心 醫護每周訪視1~2次
廣州市越秀區衛生和計劃生育局副局長林曉暉介紹,目前家庭病床可以提供的服務包括全科醫療、社區護理以及中醫中藥服務。部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可以提供換藥、導尿、吸氧、營養支持、止痛、康復指導、針灸、推拿、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及壓瘡護理等;檢查項目有血常規、尿常規、糞常規三大常規檢查及心電圖、測血糖、抽血化驗等服務。這些服務對于一些有慢性病但是行動不便的老人來說,非常實用、貼心。
省錢 醫保報銷比例可高達85%~93%
家庭病床治療費用比起住院費要低許多,更為可喜的是,在許多城市,包括廣州,家庭病床已經納入醫保項目。在家庭病床治療期間,除起付線、建床費20元、巡診費每次17元需全部自費外,其他費用按比例享受報銷。
放心 出診醫生多為資深全科醫生
根據規定,從事家庭病床服務的醫護人員,應取得法定執業資格,具有獨立執業工作能力,能勝任家庭病床工作。其實,由于上門服務,風險增多、醫療支持減少,對于醫務人員是不小的挑戰,因此社區衛生中心一般都會安排資深、臨床經驗豐富的全科醫生出診。
哪些人可申請家庭病床
1、長期臥床,生活不能自理;
2、診斷明確的慢性病,病情穩定,適合居家治療和護理,需要醫務人員定期上門實施治療護理,有近兩年來二級及以上醫院的住院或門診診療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