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雷戰是八路軍在華北抗戰中的重要戰術之一,但是,歷史上地雷戰的真容,卻一直如在云霧中。甚至一度有人撰文,稱《地雷戰》是“科幻影片”,歷史上真實的地雷戰對日軍幾乎沒有威脅,反而常常誤傷自己人云云。然而,如果看過曾直接和八路軍周旋作戰的日軍下層官兵的回憶,就能夠比較清楚地理解他們對于地雷的恐懼。
原日軍獨混第五旅團第十二獨立警備隊曹長桑島節郎,就是這些日軍下層官兵中的一員。他所做的戰時回憶錄《華北戰紀》(日本圖書出版社1978年版)中,就曾經提到八路軍用一顆地雷給日軍造成九人死傷的戰例。
戰斗發生在1943年5月31日。桑島回憶當日夜間出動時發生的事情:
“5月31日夜里三點,部隊從山東半島的蓬萊大辛店向西南方出發。我因為過于疲憊,在行軍中居然睡著了,而且在昏昏沉沉的狀態中走了大約一個小時。突然,‘轟’的一聲巨響把我從夢中喚醒,驚異中抬頭看去,正看到眼前一根十米高的巨大火柱騰空而起。與此同時,感到我身邊有人倒地并發出叫聲。但是,黑暗中我無法看清他們。三木衛生軍曹急忙從軍醫背囊中取出手電,光線下可以看到約有十名官兵倒在地上痛苦掙扎。經過確認,無線電通信班所有人員,包括北拮班長以下九人均為地雷所傷。”
這次事故遇到的不是普通壓發地雷,而是拉發地雷。使用拉發地雷,是八路軍作戰效率高、而日軍甚為恐懼的一種戰術。華北的日本軍隊因為這種戰術產生的陣亡者比比皆是。
這一戰術的作戰模式大致是這樣的——夜間,監視并發現日軍討伐隊從宿營地出發,八路軍會派出兩三名奔跑迅速的民兵,預先趕到日軍進發的前方線路上等待。他們在路上埋設地雷并蓋上偽裝網,布置拉火索。為了達到“一擊必殺”的目的,他們借助遮蔽物在不過十米遠的地方隱蔽,其目標通常選擇騎馬的日軍軍官。他們會在目標踏上地雷的一瞬間,拉發地雷并伴隨著爆炸聲一躍而起,如狡兔般脫離。
(摘自《文史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