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波

1971年,由中國傳入的一場“針灸熱”席卷美國。這其實是為尼克松打前站的基辛格秘密訪華的“副產品”。
當時,《紐約時報》著名記者詹姆斯·賴斯頓赴北京采訪,突然因急性闌尾炎發高燒。在周恩來總理的親自過問下,賴斯頓住進了當時更名為反帝醫院的北京協和醫院就醫,并立即由多位專家會診,由現為北京醫院名譽院長的吳蔚然醫生為其作闌尾切除手術。術后第二天,賴斯頓出現腹部脹痛。征得本人同意后,中國醫生為賴斯頓施行了針灸治療。
1971年的賴斯頓已經是一位60多歲的資深記者了,由于他的不凡經歷和《紐約時報》在新聞界的地位,在一般美國人心目中,這樣的記者寫出的文章,可信度是極高的。
賴斯頓在文章中寫到:“闌尾切除術后第二天晚上,我的腹部有種似痛非痛的難受感覺。該院針灸科的李醫生在征得我的同意后,用一種細長的針在我的右外肘和雙膝下扎了三針,同時用手捻針來刺激我的胃腸蠕動以減少腹壓和胃脹氣。針刺使我的肢體產生陣陣疼痛,但至少分散了我的腹部不適的感覺。同時李醫生又把兩支燃燒著的像廉價雪茄煙式的草藥艾卷放在我的腹部上方熏烤,并不時地捻動一下我身上的針。這一切不過用了20分鐘,當時我還想用這種方法治療腹部脹氣是否有點太復雜了,但是不到一小時,我的腹脹感覺明顯減輕而且以后再也沒有復發。”
賴斯頓的這篇文章引發了美國“針灸熱”。在美國針灸熱剛開始時,由于中國尚未實行對外開放,美國針灸人才奇缺。據說,在一段時間里,每天都有大巴士將患者從其它城市接到紐約找針灸醫生看病。許多針灸師生意紅火,應接不暇,甚至連取針的時間都沒有,只好雇助手幫忙拔針。1972年全美第一家針灸中心在紐約成立,兩周內接待病人達8000多人。
(摘自《讀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