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影
我國古代先賢曾感嘆:“夫婦之道,大矣哉!”家庭是最基本的社會組成,夫妻關系是家庭的核心環節。佛教自誕生以來,其智慧并不僅局限于出家人的修行,經典中同樣記載了很多生活中做人做事的道理。對于如何處理夫妻關系,佛陀也給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佛說《玉耶女經》中的故事,講的就是怎樣為人妻子的生活智慧。
玉耶女是王舍城百萬富翁護彌長者之女,天生麗質,楚楚動人,嫁給了舍衛城中“布施第一”的須達長者的兒子迦羅為妻。兩個大家庭門當戶對,而且都虔信佛教,志趣相合,這樁姻緣一度成為眾人艷羨的佳話。
但玉耶仗著自己的豪富出身和絕世姿容,驕慢任性,對公婆不知禮敬尊重,對夫家的親朋好友更是輕蔑怠慢,還經常打罵仆人,弄得家里雞犬不寧。須達長者和妻子對此一籌莫展。后來長者想到也許只有佛陀才能教化玉耶,多次試圖帶兒媳到佛陀那里去聽法。可是偏偏玉耶不肯前往,還說即便佛陀法駕親臨,她也不會搭理。
這一天,佛陀來到須達長者家接受供養。
午齋過后,佛陀照例開示佛法。須達一家的親友和鄰里幾十人圍坐在佛陀身邊,正聽得入神,突然一陣刺耳的喧囂聲從內院傳來。佛陀停下說法,向長者詢問原委,長者尷尬地回答,是兒媳婦正在打罵仆人。隨即,長者向佛陀訴說了兒媳帶給家里的煩惱。佛陀聽了,就讓迦羅去把玉耶請出相見。
余怒未消的玉耶,不情愿地來到佛陀面前。佛陀心平氣和地對她說道:“玉耶,美貌和富有不應成為驕傲的資本,謙虛知禮,心存慈愛,這才是高貴的標志。身為人妻,更不應傲慢。世上有七種妻子,你愿意成為哪一種?”
玉耶驕橫的心在佛陀面前不禁有所收斂,她問道:“哪七種妻子?”佛陀開示:“第一種妻子叫奪命婦,對自己的丈夫冷酷無情,常懷仇恨,甚至加以謀害;第二種妻子叫盜賊婦,對家產不知守護,肆意揮霍,為財而嫁,得財而去,猶如盜賊;第三種妻子叫暴君婦,言行粗魯,傲慢無禮,欺侮丈夫,如同暴君;第四種妻子叫母婦,像母親對待兒子一樣愛護丈夫,謹守家業,慈愛親友;第五種妻子叫妹婦,對丈夫尊重、忠誠,就像對待兄長一樣;第六種妻子叫友婦,與丈夫在一起就像與朋友相處一樣愉悅,言行高雅,正直忠貞;第七種妻子叫婢婦,像仆人對待主人一樣,對丈夫常存敬畏,一心照顧丈夫和家業,謙卑忍讓。”
佛陀接著告訴玉耶,前三種妻子不但危害夫家,自身也會招來災禍。而后四種妻子心地良善,德及子孫。“你是希望做良善的妻子呢,還是愿意做行惡的妻子?”佛陀問玉耶。
玉耶的心隨著佛陀的話語松動了,答應以后要善待丈夫和夫家所有的人。她改掉了以往的惡習,和家人一起有了虔誠的信仰,變得善解人意。她自己也收獲了轉變之后的喜樂心境,感恩佛陀將她從愚癡苦惱的混亂生活中拯救出來。
乖張的心態可以毀掉美滿的生活,仁慈的德行同樣也能創造幸福。賣花女摩利迦的故事,在古印度也曾經廣為流傳。
16歲的摩利迦和女伴們出城游玩,遇到托缽乞食的佛陀和比丘們。摩利迦把隨身帶的食物毫無保留地放在了佛陀的缽中。待她離開后,佛陀告訴隨行弟子阿難,這個女孩子將會成為王后。這在等級分明的古印度,簡直不可思議。
盡管并不知道自己剛才供養的就是大覺佛陀,但摩利迦為自己做出的清凈善業而沉浸在愉悅的情緒中,不由自主地在花園里動情歌唱。這時,戰敗而歸的波斯匿王心情沮喪地路過花園附近,被摩利迦的歌聲所吸引。他走進花園,見到渾身散發著慈悲光芒的摩利迦,一下子就被打動了。當天晚上,他就讓衛隊把摩利迦迎娶到了宮中。
不久之后,摩利迦帶著宮女們一起拜訪佛陀,請教如何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王后。接受了佛陀的開示后,她決意終其一生都要善待臣民,布施一切沙門和窮人,并且永遠放下嫉妒心。后來,摩利迦成為一個頗受尊重的王后。她每天都比國王早起和晚睡,對國王總是和言愛語,而且永遠尊重國王的決定。為了政治的需要,波斯匿王后來再娶了王妃,摩利迦和其他妃子們和睦相處,使得王宮里始終關系祥和。摩利迦憑借慈愛和寬容,度過了幸福的一生。
另外還有一對夫婦——諾酤羅夫婦,是佛陀最贊賞的一對理想夫妻。佛陀受邀在諾酤羅家應供時,丈夫告訴佛陀,他和妻子很年輕時就相愛結婚,幾十年來他從未有過背叛妻子之心。妻子也向佛陀訴說了她對丈夫同樣的忠誠。
有一次,丈夫諾酤羅父身患重病,久治不愈,醫生束手無策。但他凝視著妻子,一直不肯舍她而去。妻子諾酤羅母安慰丈夫:“不必擔心我和孩子們的生活,我擅長紡紗,能撫養子女;我已調伏了愛欲煩惱,以后不會再改嫁他人;您走后,我會更努力地親近佛陀,修行會更努力;我已能安住在圣戒中,內心安靜而快樂,正朝解脫邁進。”聽了這番話,諾酤羅父非常心安,也因此受到鼓舞,重病居然不治而愈。
諾酤羅夫婦雙方都具備良好的德行素養,又積累了深厚的善緣基礎,更重要的是,他們有著共同面對生老病死等生活難題的智慧。他們把平淡而瑣碎的生活當作修行的課題,把家庭作為修行的道場,追求生命境界的不斷升華,只有這樣的夫妻關系才能獲得恒久的幸福。后來他們兩人請求佛陀開示,如何才能生生世世做夫妻。佛陀說道:只要夫妻雙方和樂相處,并培養共同的正信、正戒、布施和智慧,以后就能繼續生活在一起。
本著男女平等的原則,佛陀在經典中也開示了做丈夫的基本標準:丈夫要尊重妻子,并善待妻子的親友;珍惜愛護妻子;對妻子忠誠;賦予妻子掌管家務和家產的職權;盡自己所能提供妻子一切必需品和裝飾品,等等。
影響夫妻生活品質的因素有很多,但在眾多因素之中,個人的品德修養是決定因素。兩個自我中心強烈、具足各種欲望和毛病的人,很難在復雜的社會生活中幸福終老。只有夫妻雙方都能以自身的成長為基點,以對欲望的管理和轉化為修行課題,才能共同營造理想的家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