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金萱
2018年1月以來,錦屏縣委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順應實踐要求和人民愿望,推出醫療改革“1+4”重大舉措,“1”即黨委直接領導,“4”即創新體制機制,以院士站引領整合人才資源,運用大數據搭建互聯網+醫療平臺,組建健康醫療投資集團提供發展資金保障。“1+4”醫共體解決了錦屏長期以來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過去想辦成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了全體人民。
醫共體建設堅持黨委統攬,縣委書記直接推動。切實加強黨對醫療改革的領導,縣委書記任縣醫改領導小組組長、縣委醫管委主任,把方向、管大局、抓落實、督整改。構建強有力的保障體系,成立醫共體黨工委,院士工作站成立黨支部,醫共體成員醫院成立聯合黨支部。堅持醫共體建設與黨的建設同步推進,黨的組織同步設置,黨的工作同步開展。實行“專班服務”,強力抓落實。
創新體制機制。將全縣18個縣鄉公立醫院組建成唯一法人的醫療共同體,實現責任共同、利益共同、管理共同、服務共同、發展共同。改革支付方式,實行醫保和農合基金總額預付、節余留用、合理超支補助的支付方式。落實管辦分離,落實醫共體理事會用人自主權、崗位設置權、財務支配權、人才招聘權,建立現代醫院管理制度。
以院士站為引領全面整合資源。引進高端醫療資源??h人民政府與遵義院士工作中心簽署健康醫療戰略合作協議,以中國科學院陳潤生院士、王隴德院士和顧瑛院士領銜,成立了錦屏院士工作站。實現高端資源下沉,錦屏院士工作站三批專家已進駐錦屏,已簽約的50位國內頂尖醫療專家已到錦屏醫共體開展門診、教學查房和技術培訓工作。
運用大數據搭建互聯網+醫療平臺。聯結“e教授”平臺,以手機為載體,遠程連通院士站簽約各位專家,縣內實現縣鄉村互通,構建診療更精準、就醫更便捷的患者通道。錦屏醫共體互聯網醫院于5月7日上線運行,開展遠程隨診、遠程會診、遠程查房等。重視醫療大數據的運用,建立人口基本信息、經濟情況、病人信息、疾病防控、醫療支付、醫療知識普及等健康信息檔案體系,讓數據多跑路、百姓少跑腿,提高醫療扶貧的精準度和滿意度。
組建醫療健康投資集團。破解投融資難題,注冊2億元成立錦屏杉鄉醫療投資有限公司,探索“公司+醫共體+醫院”模式,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多元投入格局,為人才引進、設備購進、醫療衛生投入不足等問題提供經費保障。按照國家新醫改“管辦分開”“政事分開”和“醫藥分開”的要求,積極探索法人治理結構建設,其管理模式由傳統事業單位向現代化法人治理結構轉移。
改革初心在于人民,動力來自人民,人民群眾滿意是檢驗改革成敗與否的唯一標準?!?+4”醫改模式實施半年來,錦屏縣已建立了比較規范的醫改工作體系,比較嚴格的醫改責任體系和比較完整的醫改配套政策體系。
初步實現讓人民群眾受益的預期。通過院士工作站引進優質醫療專家資源,帶動縣級醫院學科建設和發展,實現縣級醫療技術提升,減少病人縣外轉診率,降低病人轉診負擔。2018年1至5月份轉診率為9.36%,較去年同比下降0.14%。與此同時,全面推開縣級公立醫院綜合改革,嚴格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增長,今年1至5月份,區域醫療費用增幅、藥占比、門診次均費用較去年同比分別下降7.01%、3.96%、8.41元;參保患者總費用2688.18萬元,其中患者自付費用565.59萬元,參?;颊咦愿顿M用比例為21.04%,較去年同比下降5.41%。

錦屏縣以院士站為引領,全面整合全縣醫療資源,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圖為中國科學院院士顧瑛(右)在錦屏縣為患者就診。(錦屏縣委宣傳部供圖)
醫務人員受益激發了內生動力。通過錦屏縣院士工作站高端醫療資源的傳幫帶,大力實施縣內醫療人才培養,開展專題培訓62場次,借助“e教授”工作平臺為縣內的醫生提供便捷的學習機會,縣內500多名技術骨干醫療技術水平得到提升。破除體制機制障礙,以崗定薪,多勞多得,優質優酬,下沉基層醫生工資報酬提升10%以上。
改善醫療服務上實現了新提升。將縣中醫醫院普外科、手術室資源整合到縣人民醫院,將縣人民醫院中醫科、體檢科等整合到縣中醫醫院,特色科室逐漸凸顯,縣人民醫院在綜合服務能力上達到三級綜合醫院水平。鄉鎮衛生院服務能力明顯增強,村級衛生室的管理得到強化,實現“小病不出村、常見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的目標。據不完全統計,醫共體啟動以來,在確保治療延續性和安全性的前提下,縣級醫院下轉患者218人次,同比提高103.74%,鄉鎮衛生院向上一級上轉病人與同期相比減少2.82%。
醫療改革將始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無論改革怎么改,形勢怎么變,始終把人民健康放在最高位置。堅持醫療基本衛生制度作為公共產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把健康扶貧作為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同步小康的良好方向,讓群眾看得起病,絕不讓一個貧困群眾因為健康問題在全面小康過程中掉隊。到2020年,65%的患者要能實現在鄉鎮醫療機構就診,95%以上的患者要能實現在錦屏縣域內就醫。
強化醫療服務體系建設,豐富醫療改革的內涵。以優質資源下沉為突破口,向分級診療、雙向轉診深水區邁進,提高基本醫療服務的可及性和公平性,改善群眾健康指標。圍繞“?;?、強基層、建機制”,統籌推進醫保、醫藥、醫療三醫聯動,讓人民群眾享受更多醫改成果。加強縣級醫院對“大病”的診治能力,全面提升學科服務能力,讓強勢學科、特色??漆绕?。到2020年,減少新發結核病1/3以上,全縣慢病早死率下降10%。
大力培育“錦屏模式”大健康產業。以自然資源稟賦為基礎,以優勢醫療服務為保障,以打造“有機錦屏”生產生活方式為目標,利用錦屏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推動醫療服務與療養、康復、旅游、互聯網、體育、食品、教育、文化等行業深度融合。力爭到2022年左右,構建起生命科學、醫藥研發、醫療養老、醫療康復、養生保健、體育健康等全產業鏈健康產業發展格局。
打造健康中國示范縣。以醫療共同體建設為契機,借助與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的合作,進一步探索與高等院校及科研單位的合作機制,通過“產、學、研”的深度融合,力爭在3到5年的時間,把錦屏建成湘黔桂交界的中西醫結合診療中心、慢性病防控中心、健康養老中心,打造成全省全國醫療體制改革試點縣、醫共體建設試點縣和健康中國示范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