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學強
摘要:十四屆六中全會《決議》提出了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規范,作者在潛心研究其核心內容后,撰寫了本文,旨在對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的基本原則,職業道德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緊密聯系,黨政機關單位工作人員的職業道德及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的現實意義進行深入研究和總結。
關鍵詞: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基本原則
一、概述: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的核心內容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是 社會主義社會各行各業的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必須共同遵守的基本行為準則。它是判斷人們職業行為優劣的具體標準,也是 社會主義道德在職業生活中的反映。其核心內容是: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下的職業道德建設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的理論基礎和發展方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能有效引領職業道德向著健康、有序的方向發展,使各行業從業人員有明確的道德標準,充分認識工作內容,確定工作目標,規劃工作藍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來武裝自己的頭腦,為實現社會的公正公平做出努力。職業道德建設是我國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內容,道德建設的效果影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
三、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的基本原則
社會主義的一切職業活動的宗旨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的需要,所以職業道德建設必須履行為人民服務的原則。
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要協調個人,集體與社會的關系,所以職業道德建設必須遵循集體主義的原則。
在我國,所有的勞動者都是國家的主人,職業道德建設還必須符合主人翁的勞動態度原則,這樣可以有效激發勞動者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黨政機關單位工作人員職業道德建設
(一)要堅持為人民服務為宗旨,即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中的服務群眾。黨政機關單位的工作人員,在日常工作中,時刻謹記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維護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要堅持依法行政,不忘密切聯系群眾,不斷改進工作作風。徐州市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政務服務中心)組建于2001年10月19日,是市政府派出機構。現有新城區市政務服務中心、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呼叫中心和主城區市便民服務中心4個服務平臺組成。近年來,徐州市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政務服務中心)緊跟國務院和省、市推進“放管服” 改革等工作部署,堅持以打造“零障礙、全過程、專業化、低成本、高績效”政務環境為目標,由于工作卓有成績,歷年來多次獲得國家級,省級榮譽。
(二)要遵循集體主義原則,顧全大局,從國家和集體的利益出發,必要時要犧牲個人的利益。要做到尊重上級,關心下級。服從領導命令,正確對待表揚和批評。對下級獎罰分明,積極肯定下級的工作成績。組建起有凝聚力,團結協作的工作團隊。能夠在職業中遇事從大局出發,既能充分發揮每個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和個性風格,又能相互交流、相互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互相促進、互相激勵的職業人際關系局面,進而形成團結協作的道德精神氛圍,以便形成職業發展的合力。
(三)愛崗敬業,勤政為民。對待工作,黨政機關工作人員要盡職盡責,腳踏實地。對待業務,要做到三個“精”---精確,精準,精通。對待職業生涯,要具備創新意識。黨政機關工作人員要適時轉變職業道德思維方式,提升職業道德能力。提升服務意識,要有一顆公仆心。塞罕壩的綠色奇跡,就是植緑荒原的人民公仆用實際行動來踐行著愛崗敬業,勤政為民的社會主義職業道德。罕壩人是一群執著于“本”的人。1962年,國家要在塞罕壩組建林場,是希望“改變當地自然面貌,保持水土,為減少京津地帶風沙危害創造條件”。這就是塞罕壩人的“本”。55年來,他們出乎“本心”,恪守“本分”,不改“本色”,以超乎尋常的耐力和定力,創造著人間綠色奇跡。
(四)塑造自身新形象。黨政機關單位工作人員必須努力學習并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理論及各種社會主義經典文獻,要德能兼備,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干一行專一行。同時要不斷提升運用語言的能力和修養,工作期間要特別注意語言的確切性,簡要性和邏輯性。另外還要注意自身的儀表舉止,工作期間,有制服工作服的,必須正確著裝,不做不合時宜的舉止。據報道:日前,河南省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分組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在談到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時,不少代表委員發表意見:黨政機關代表國家形象,其工作人員不同于普通群眾,其舉止行為、儀表行為等應進行限制,比如工作人員中的女性不得著低胸、露背、露臍上衣,男性不得蓄胡須、染彩發等。
(五)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的現實意義
綜上,加強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是把“以人為本”的思想與各行各業業務工作有機結合起來的重要途徑。加強職業道德建設,就要緊密聯系本行業本單位的實際,以“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為準繩。加強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是構建和諧社會的迫切要求。和諧社會的構建必須有全民族、全社會各行各業的廣泛參與,必須從各行各業的職業道德基礎抓起。加強社會主義職業道德建設,有利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可持續發展。用職業道德來規范各行各業、各從業者的行為,使之保持科學的發展觀,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又能正確處理好職業外部的各種關系,構建和諧社會。
參考文獻:
[1]《社會主義職業道德論》宋輝著遼寧大學出版社2011
[2]《職業道德》王易邱吉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