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書芳 許艷超
摘要:十八大之后,黨的基層組織建設迎來了又一次全新的轉變,基層黨組織以建設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為目標,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開啟了新時期黨建新篇章。
關鍵詞:基層服務型;黨組織
一、提高認識,加強服務體系建設
注重以服務職工群眾、做好職工群眾工作為主要任務,以群眾滿意、企業發展為檢驗標準,自覺實踐黨的群眾路線,轉變服務理念,創新服務平臺,增強服務功能,健全服務機制,充分發揮黨委的政治核心作用、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匯聚形成推進企業科學發展的強大正能量。
二、雙管齊下,提升服務隊伍素質
一是建立黨員活動室,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加大對黨員的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力度,結合黨員隊伍結構和思想狀況,通過上黨課、中心組學習、專題調研、理論研討、座談交流等形式,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定期組織學習、定期組織活動、定期組織考試,鞏固學習成果。
二是選齊配強黨支部書記,經常性地開展黨員培訓教育,嚴格管理監督干部,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弛而不息地糾正“四風”,自覺做到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嚴守黨的政治規矩。在日常工作中,加強業務知識學習,廣泛開展業務練兵、技術比武活動,引導大家在把握要義、領會精髓上下功夫,在掌握技能、提高本領上做文章,在聯系實際、學以致用上出成績。教育引導各級領導干部加強黨性修養、提升思想境界、持續改進作風,著力解決“不嚴不實”的問題,切實增強踐行“三嚴三實”要求的自覺性,努力實現“五新”目標。
三是按照“一切為企業做強,一切為提升企業的競爭力”的工作要求,始終重視隊伍結構優化和效能建設,通過組織調整、能力培訓、人才資源整合等多種措施,使黨的隊伍能夠適應時代發展,適應市場要求,提高總體效能,升華價值創造。為能干事、干成事的各方面人才脫穎而出搭建舞臺,真正使黨員干部在干事創業中起到“一個黨員一面旗幟,一個支部一座堡壘”的作用。
四是面對企業改革發展中的重點問題,不斷提升黨組織服務創新能力,黨員領導干部帶頭改進工作作風,面向基層、真抓實干、服務群眾、力求實效,以安全生產和降本增效為中心,制定完善措施,深挖內部潛力,培養了一大批善于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開展服務工作的骨干力量。
三、以發展為中心,強化服務載體建設
一是圍繞企業改革發展穩定中心任務,著眼于滿足職工群眾的多樣化需求,將服務型黨組織建設作為開展基層黨建工作的鮮明主題,創新黨組織的工作方式,豐富黨組織的活動內容,建設貼近實際、務實管用的服務載體。
二是堅持每日工作詳情公開制度,在辦公平臺設立專欄,將各單位中層管理人員每日工作詳情予以公開,比工作、賽干勁,形成了你追我趕的良好工作氛圍,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生機與活力。
三是加強組織領導和教育引導,利用報紙、網絡、宣傳欄等各種媒介進行廣泛宣傳,并通過召開會議、開展企業文化建設、開展專題宣講等進行積極灌輸,認真傳達到每一名職工,讓大家入腦入心、深刻理解、普遍認同,轉化為自覺行動。
四是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統領,與促進企業科學發展、構建和諧企業等活動有機結合,大力開展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四、立足員工需求,健全服務機制系統
一是從企業實際和職工群眾需求出發,完善黨組織和黨員服務職工群眾制度,大力支持工會工作,充分發揮職工民主管理作用、提升職工素質、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建設和諧勞動關系;嚴格落實黨務、政務公開制度,主動接受監督,確保在陽光下操作。
二是建立職工群眾訴求辦理機制,通過設立總經理信箱和紀檢信箱、公開舉報郵箱電話等形式,暢通民意監督渠道,在決策時充分考慮職工利益,反映職工呼聲,回應職工關切;在工作中想職工之所想、急職工之所急、解職工之所難,真正把“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滿意不滿意”當作出發點和落腳點,主動接受職工群眾評判和監督。
三是投資修建了圖書閱覽室、健身房和體育館等設施,開展職工喜聞樂見、形式多樣、健康向上的群眾文體活動,滿足廣大職工的文化生活需要,陶冶了職工健康向上的情操。
四是關心關愛職工,從民主管理、工資分配、環境治理、安全生產等與職工切實利益相關的工作入手,為井下一線員工免費提供午餐、全體職工健康查體、家屬區環境治理等舉措,通過及時解決問題,來滿足職工群眾多樣化的合理需求,推動聯系和服務職工群眾工作常態化、規范化、長效化。
五、凝心聚力,改進服務質量
一是健全走訪慰問制度,完善幫扶救助體系,落實“三不讓”承諾,每年都進行2次救助,走村到戶,做好困難黨員和困難職工救助工作,扶危救困,凝聚人心,認真落實黨內關懷幫扶機制,得到了困難職工群眾的一致好評。
二是黨組織立足創先爭優,強化服務觀念,創建服務“窗口”,打響服務“品牌”,在開展好創建“黨員先鋒崗”、“黨員示范崗”等活動的基礎上,積極探索實踐好的服務途徑和方法,順應和解決職工群眾期盼,健全了服務職工群眾的長效機制。
三是開展以服務改革、服務發展、服務員工、服務黨員等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內容包括結對共建、互賽共贏、扶貧幫困、合理化建議征集等多個方面,增強黨組織和黨員的服務意識和服務本領,發揮基層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服務保障作用,企業的向心力、凝聚力得到加強,創造了“政府滿意、社會滿意、員工滿意”的大好局面,獲得了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豐收。
參考文獻:
[1]楊蕾.殷煥舉.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路徑分析[J].中州學刊,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