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黨的十九大在黨章中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一道確立為黨的行動指南,上升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飛躍,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大創新,創新性地發展了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領航未來的中國。
2017年10月18日上午9時,黨的十九大在北京隆重開幕。習近平同志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作了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報告,提出了“具有深遠影響的六個重大論斷”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升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飛躍,推進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大創新,創新性地發展了21世紀中國的馬克思主義。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通過“四個偉大”,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課題,是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內涵是“八個明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是“十四個堅持”。這表明,十九大報告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作了全面且充分的理論準備,并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升為我們黨的指導思想,實現我們黨指導思想上的又一次與時俱進。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習近平同志指出,經過長期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這個新時代,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繼續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時代,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時代,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不斷創造美好生活、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時代,是全體中華兒女勠力同心、奮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是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時代。
二、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中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同時,中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同時,我們必須清醒看到,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問題尚未解決,發展質量和效益還不高,創新能力不夠強,實體經濟水平有待提高,生態環境保護任重道遠;民生領域還有不少短板,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較大,群眾在就業、教育、醫療、居住、養老等方面面臨不少難題;社會文明水平尚需提高;社會矛盾和問題交織疊加,全面依法治國任務依然繁重,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有待加強;意識形態領域斗爭依然復雜,國家安全面臨新情況;一些改革部署和重大政策措施需要進一步落實;黨的建設方面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這些問題,必須著力加以解決。
三、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使命,是通過“四個偉大”,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在新的時代條件下,我們要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這“四個偉大”內涵深刻、邏輯嚴密、有機統一,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歷史使命的高度概括,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重大的實踐意義。
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既深深體現了今天中國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們先人們不懈追求進步的光榮傳統。圍繞順利實現艱苦卓絕的偉大夢想,必然堅定不移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歷史任務,必須準備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當前,我國正處在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沖刺的歷史時刻,處在謀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的路怎么走”的關鍵時期,使命艱巨而光榮,唯有通過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方能取得最終勝利。
建設偉大工程,更好地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進行偉大斗爭、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這是被中國近代以來的歷史反復證明了的道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歷史一再證明,在我國這樣一個大國,除了中國共產黨,沒有任何一個政治組織能夠把全國56個民族、十幾億人的力量緊緊凝聚起來。96年來的實踐證明,無論遇到什么樣的風險、危機和艱難險阻,我們黨都能帶領人民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必須以更大的決心、更大的勇氣、更大的氣力抓緊抓好管黨治黨。
推進偉大事業,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既是我們必須不斷推進的偉大事業,又是我們開辟未來的根本保證。習近平同志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改革開放以來黨的全部理論和實踐的主題,全黨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牢固樹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確保黨和國家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勝利前進。
偉大斗爭是手段。通過進行許多具有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成功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解決重大矛盾,我們才能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才能把為偉大工程、偉大事業、偉大夢想而不懈奮斗的偉大實踐進行到底。偉大事業是旗幟。實現中國夢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毫不動搖地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和文化,并且在實踐中不斷發展創新。偉大夢想是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既需要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以提供強大動力,也需要毫不動搖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以提供堅強組織保證,還需要堅定不移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以確保改革和發展始終沿著的正確方向前行。只有進行偉大斗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才能共同托起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夢想。
四、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課題,是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習近平指出,十八大以來,國內外形勢變化和我國各項事業發展都給我們提出一個重大時代課題,這就是必須從理論和實踐結合上系統回答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包括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目標、總任務、總體布局、戰略布局和發展方向、發展方式、發展動力、戰略步驟、外部條件、政治保證等基本問題,并且要根據新的實踐對經濟、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國防和軍隊、“一國兩制”和祖國統一、統一戰線、外交、黨的建設等各方面作出理論分析和政策指導,以利于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說,圍繞這個重大時代課題,我們黨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以全新的視野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進行艱辛理論探索,取得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五、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在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同志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行了具體闡述,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四個全面”,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突出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繼承和發展,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
六、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內涵是“八個明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方略是“十四個堅持”
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具體展開和內涵邏輯,從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高度,系統全面地回答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后,中國共產黨的‘新目標‘新使命,面臨的‘新矛盾等一系列帶有根本性的問題,與治黨治國治軍的各方面工作緊密相連,既有理論高度,更具實踐價值,將指導我們更好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集中體現了我們黨從理論自覺到實踐自覺的全方位思考。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里,把未來的30年我們承擔的責任使命和任務,做了全方位的觀照,時間和空間的廣度,都得到了極大的拓展,對于中國未來的30年怎么辦、怎么走、怎么發展、建設一個什么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做出了清晰周密的戰略規劃和安排,一個擁有著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要實現現代化,這對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乃至世界,都有著深遠而遼闊的意義。
八個明確的深刻內涵、十四個堅持的基本方略是一個完整、全面的整體。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凸顯了“新時代”、定位于“新目標”,聚焦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著力解決“新矛盾”,體現了當代中國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銳意創新,更深含著中國共產黨人一切為了人民的不變初心。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一個更高階段,未來挑戰更多,風險更大。在這個意義上,我們可以更加深刻地領會,什么叫做“一張藍圖繪到底”,什么叫做“一茬接著一茬干”,什么叫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承前啟后、繼往開來、腳踏實地、實事求是的中國共產黨,將無往而不勝。
作者簡介:趙立艷,吉林省梨樹縣委黨校、基礎理論教研室主任, 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