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興珍
摘要: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是一個系統工程,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要提高數學課程教學質量需要認識到高中數學的極端重要性、不斷的更新教學理念、不斷的創新教學模式、全面發展,注重興趣培養,還需要改變教學手段、加強課堂的互動、豐富作業類型、進行層次化的教學。
關鍵詞:高中;數學;質量
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尤其是高中學術更是基礎學科中的關鍵組成部分,尤其是在當前社會科技日新月異的背景下,數學的重要性更得到了凸顯,從短期來看學好高中數學能夠讓學生在高考中獲得更好的成績,在人生路上有更好的起點;從宏觀層面看,學好數學能夠很好的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聯想能力,獲得很強的發散式思維和空間想象力,這些能力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有的非常重要的能力;從功利角度出發,當前社會的計算機、金融等行業無不與數學息息相關,對于學生的職業生涯來說,學好數學也能為未來職業發展的提供很好的敲門磚。
一、如何在從“戰略”層面提高教學質量
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是一個系統工程,要提高高中數學的教學質量的初衷并不是全部學生的成績都有問題,而是學生中存在差異性,但是從宏觀層面來講,除了補齊個性部分的差異外,也還需要在共性方面提高整體水平,達到共同進步提升的目標。無論是從教學角度出發還是從前文所述的現實角度出發,都有必要深入思考高中教學質量的提升。
(一)深刻認識到高中數學的極端重要性
對于事務重要性的認識是最基礎的一步,也是進行改進的基礎,如果在認識上就出現偏差,則行為上的糾正將沒有意義,也不會有實際效果。對于數學極端重要性的認知可以從高考所占比重的角度和未來數學的實用性兩個角度來對學生進行剖析,高考中數學所占比重大,而且對學生的心態影響大,而在未來的職業發展中,數學不但能夠成為職業發展的利器,更能夠拓展學生的職業發展面,獲得更大的社會收益。培養學生的認知度,需要注意方法,部分學生社會化程度較低,愿意接受直接的理論灌輸,部分學生的社會化程度高,對于教師的灌輸非常不屑,在觀念的培養過程中,從以上兩個角度出發,可以涵蓋大部分的學生群體,使其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而在灌輸的手段方面,要盡量避免單純的說教,可以采取一些易于接受的方式進行,最主要的方式可以是邀請往屆畢業生進行經驗介紹、組織學生到企業參觀、觀看記錄片等形式進行。
(二)教師要不斷的更新教學理念。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的進行知識儲備的更新,增強自身的學習意識,熟悉教學課標中的最新標準,熟悉和掌握教學重點和難點,只有不斷的豐富自身的能力,才能授業解惑。在當前互聯網飛速發展的背景下,知識產生的方式很多,知識呈現大爆炸的現狀,而獲取知識的手段和途徑也非常的多。當前的學生在這種社會背景下成長,其本身的知識儲備都非常豐富,因此作為教師也需要不斷的加強學習。一是為了豐富自身的知識儲備,做到溫故知新,常學常新;二是為了適應新教學環境下的實際需求,避免教師知識面過窄導致的教師權威下降,學生學習積極性下降的問題;三是教師是知識的主要傳播者,也是知識的生產者,新知識的學習可以豐富教師的知識庫,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再加工,可以拓展知識之間的聯系,豐富理論知識量。
(三)教師要不斷的創新教學模式
教師授課十年如一日,雖然教學內容會隨著時間的變化做部分調整,但是所謂萬變不離其宗,因此也就存在部分教師不更新教學方式,盲目自信,不考慮學生實際情況而一味的進行填鴨式教育,在教學實踐中,很多老師往往用雷同或者類似的案例進行引入,在講授概念的過程中以純理論的形式進行,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模式單一甚至順序都永遠一樣。在實踐中我們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不斷的根據課程內容創新教學模式,以最合理的方式進行展現,并根據實際情況不斷的改善創新。舉例來說,在講授概率的概念和計算方法的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習喜愛的足球、籃球比賽來進行,可以用“今年的NBA總決賽你
認為誰可以獲得冠軍”、“今年的歐冠比賽皇馬進入半決賽的概率是多少”等形式開頭。形式新穎,可以引起學生的關注,可以讓學生更多的參與到討論中來,加強概念的理解,以便相關的章節更好的掌握。
(四)全面發展,注重興趣培養
學的好不好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教授兩端一起發力才能高效學習,學有所成。高中學生處于明顯的叛離期和身理心理逐漸成熟期,與初中學生相比,學生開始有自己的看法和主見,對權威出現不認同的情況。在這個階段如果不能很好的處理與學生關系,將對教學質量產生重要的影響。首先是要注重全面發展,這里也就是指要有人本思想,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對于不同的學生個體要有針對性的進行剖析,找準適合他的方式進行教授;其次是要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很多,可以通過塑造教師個人的良好形象,高中階段的學生容易樹立榜樣,如果數學教師能夠成為這個榜樣,則激勵效果會非常明顯,也可以通過有趣的教學方式和創新授課形式來吸引部分學生的關注,避免滿堂灌輸的形式,讓學生領悟各種轉化過程,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讓抽象的教學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可以通過小組交流,也可以采用情境教學,還可以進行體驗式教學。花樣不斷翻新,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斷提高學生對未知世界的探究能力。
二、如何在從“戰術”層面提高教學質量
(一)改變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
數學是一門抽象的學習,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很重要,要實現這個目標可以通過改善教學方式,使用更新的教學設備來實現,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現代信息技術來實現這一目標。多媒體的使用可以使數學更加形象化,可以通過視頻、文字、圖片等形式來對概念化的事務形象化,例如在函數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利用模擬軟件來進行函數變化的演示,數據表格的直接顯示和函數趨勢的變化可以讓學生更清晰的看到要素的變化給結果帶來的影響,對二者之間的因果關系有更加切身的體會。同時多媒體技術的運用在空間幾何方面也有很強的實踐性,能夠非常直觀的將多維空間展示在學生面前,從何改變多維空間全部二維化帶來的弊端。
(二)加強課堂師生互動
良好的師生活動對于雙方都作用明顯,學生有參與感,教師有成就感,因此要高度重視授課期間的互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個人判斷能力和掌控能力尤為重要,要能夠在重難點環節恰如其分的使用互動,加深學生的理解,同時將互動始終圍繞在問題周圍。比如在講授集合的過程中,可以對全班的學生進行編號,進行分組,在趣味中引導進去集合領域的大門,強化學生的印象,深化對于概念的理解。在與學生的交流過程中,可以變化形式,可以采用常規的提問時,也可以采用學生問老師答、學生相互之前提答等方式進行;除了體溫等常規方式外,也可以采用分組討論的形式進行,以小組之間的競賽積分形式來強化知識的印象,也加強了學生之間的團結,有助于學生之間互助互學。
(三)豐富作業類型
作業是對于課堂學習內容的有效補充,幫助學習進一步消化學習的內容,達到溫故知新的作用,但是高中階段學生的學習壓力非常大,作業的壓力也相應的比較繁重,數學作為主要的作業內容之一,成為了學生的主要來源。因此要不斷豐富作業的形式,電子作業,實驗作業,與家長互動作業等,目標要以練習為主,而不能為了安排課余作業而進行作業聯系,減輕學生的負擔,盡可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要采用分層教學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要根據學生自身的能力分別制定出每個層次的學習目標,并且進行分層次教學的備課。例如,按照班級中學生的成績或學習能力劃分層次,對各個目標進行細化,分出整體的目標、各個階段的目標以及最基礎的目標,要體現出遞進式的特點。設計教學過程的時候必須注意新舊知識之間的銜接,在對重點和難點進行講解的時候,必須能夠讓層次最低的學生聽懂,也必須能夠滿足最高層次的學生的需求。
參考文獻:
[1]姚明江.高中階段幾種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中旬),2013(06):176-179
[2]李保臻,孫名符.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教師數學史與數學文化知識的現狀調查[J].數學教育學報,2013,22(02):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