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樂
摘要:學校衛生旨在對學生身心健康進行時時監測,展開各項健康宣傳教育,養成學生良好衛生生活習慣,對衛生環境進行改善以及對傳染病與常見病的防控等。可以說學校衛生為一類較為系統綜合促進師生身心健康工作,對社會大眾和人才培養可以說是非常重要的,要靠政策與法律作為堅實保障。因此本文對學校衛生法律效力和支持政策進行深入研究,歷史意義與現實價值都是非常深遠的。
關鍵詞:學校衛生工作;法律效力;支持政策
前言:學校衛生也可以叫做兒少衛生,其定義是較為抽象的,本文將它視作學校衛生即是對學生身心健康進行維系。目前對學生健康相關內容進行深入研究和對癥防控,如肥胖,近視眼,網癮和自殺心理等,均需要由學生,學校,家庭與社會等諸多方面進行綜合考量,因此如果說單靠一方面是沒辦法全權負責的。孩子是祖國的花朵,確保學生身心健康是全民共同職責,所以希望將法律和支持政策作為堅實后盾,加強相關建設,讓我國學生德智體美更加全面的發展。
一、將法律效力淵源作為突破口
法為依據國家統治階層意志貫徹并執行,對各項權責加以明確劃分,還有強有力手段督促其落實。可以說它是隨著階級出現應運而生的,存在穩定性,強制性以及階級性質。由法理理論出發,不難發現法律淵源內容是極其繁雜的,通常分為形式、實質以及效力淵源等內容。所謂效力淵源指的是拘束力淵源,也就是和法相關立法部門與其它主體[1]。將法律效力起源作為視角,有關學校衛生及學生健康保障法律條令能夠被劃分成國際條約,地方規章、法規,行政規章、法規、法律及憲法等。憲法為最高權力部門通過特定程序予以制定及修改,對國家、公民與社會基礎事項予以綜合規定,存在最高法效力的一類法。法律指的是狹義法律,通過相關立法機構也就是全國人大等頒布施行,并在全國推廣。
目前行政法規數量比較多,大致可分為兩類,其一國務院頒布,《關于改善各級學校學生狀況的決定》,通過政務院令予以公布實行。其二衛生部和相關部委起草,國務院表決,通過部長令形式予以頒發,如《學校衛生工作條例》等。行政規章為國務院相關機構頒發施行法律條令。地方法規是省級,自治區級,直轄市級和較大型城市市人大和常委會參照當地發展實際情況,不和行政法規,法律和憲法等沖突,予以制定修改規范性法律條令。國際條約指的是和他國締結多邊協議,或者添加生效國際法規和規范文件。同時也有的專家指出由法基本特性與其效力淵源進行深思,國際法和國內法并不會有很大差異,把國際法視作法律可能有些牽強。
二、支持性政策發展狀況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處在突飛猛進發展階段,人民生活安定富足,學生成長,生活與學習較以往也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是同時對其茁壯成長與健康發育因素也變得更加多樣化,復雜化[2]。學校衛生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監測學生健康、開展學校健康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衛生習慣、改善學校衛生環境和教育教學衛生條件、防控學生常見病和傳染病。學校衛生是一項綜合性的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促進工作,聯結千家萬戶,關乎國家人力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需要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想要為學生茁壯成長打造堅實有力的后盾,我國最近幾年對衛生工作開展也加大了力度,頒布很多相應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政策。《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是在零七年的時候頒發,旨在加強青少年學生體質一種政策舉措,而該政策不光對學校體育建設做出說明,同時對于學校衛生也提出明確要求。該項文件也成為了我黨有關學校衛生所頒布最高文件,不單起到宏觀導向作用,還極富實踐性與可行性,對學校衛生相關工作開展指明了方向。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是在一零年的時候頒布,國務院與黨中央等共同頒布,提出心理健康宣教,生命教育與安全教育等多方面建設工作,它也是一部較為全面的政策條令。包括養成良好習慣,合理飲食,學習鍛煉科學調整與加強偏遠山村學生營養等諸多方面內容,同時還有部分保障舉措:如對貧困生生活補助規定,中小學生的營養補給,義務教育制學校合理建設,留守兒童的寄宿環境等等。而且這些政策也只是暫時性的,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經濟等快速發展,我國對學校衛生相關工作高度重視,我國相關部門在對這些法律政策進行著不斷的補充與完善,我國也一定會頒布實施更多有益學生身心發展的政策法規[3]。
根據衛生部門最新頒布的關于校園衛生工作條例中的相關內容可以了解到,我國對于校園衛生建設的重視,例如:相關法律條里第二章第六條提出,校園在擴建、新建、改建校舍的時候,一定需要滿足國家衛生標準,并且需要取得當地衛生行政部門的許可,才能夠開始工程建設;第二章第九條規定,校園應該認真落實和貫徹食品衛生法律法規,加強校園中食堂內的食品衛生管理,合理做好學生的膳食,加強對學生的營養健康指導。這些都是法律條例中頒發的關于校園衛生的要求,可見我國對于校園衛生是非常重視的。因此校園也要嚴格根據相關條例進行改進以及學習,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為幫助學校衛生工作者全面、系統地了解國內外學校衛生工作的法律法規體系,進而為我國學校衛生工作健康發展制定支持性政策提供思路,現基于法律效力淵源角度對學校衛生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歸類,并介紹發達國家學校衛生立法和國內外學校衛生支持性政策的發展。
結語:綜上所述,新時期國家想要取得長足發展最重要的便是人才建設,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而其身心健康發展更是所有發展之根本,想要讓學生真正健康茁壯成長,光喊口號是萬萬不可的,學校相關衛生工作一定要跟上,實現衛生工作可持續發展是學校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也為現代社會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奠定了基礎,輔助學校教育更快更好的向前發展。自學校衛生工作相關政策法規改革至今,學校的衛生工作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從計劃經濟向市場化經濟邁進,學校教育滯后不前的現象得以改善,輔助我國學校更快向前運行。基于此,合理分析衛生工作的法律效力起源和支持政策,積極想出改進措施與對策,我國學校屹立于世界高端教育之林也是指日可待的了。
參考文獻:
[1]陳繼芳,白麗萍,馮珊珊,梁萍萍,黃海榮.廣州市某區學校衛生監督現狀及存在的問題[J].醫學與社會,2017,03:49-52
[2]王春業.論我國公立大學章程的法律效力及其實現路徑[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6,04:16-26
[3]海英,貝品聯.對學校健康教育工作實施衛生監督的探討[J].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2015,06:473-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