葸隴強
摘要:“數字媒體藝術”是新時期科學技術發展產生的新藝術形式,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藝術的表現形式越來越多的借助數字媒體。數字媒體藝術在當今時代存在著較多的正義,它就像一個三棱鏡,不同的人會在進行觀察時會得出不同的結論和感受,數字媒體藝術是新時期背景下,社會環境和科技發展結合的產物,融合了人的主觀思維和藝術感性的思維。涵蓋了藝術、科技、媒體和應用技術,豐富了創作工具,讓作品題材和表現性更加廣泛多元化,在數字媒體的背景下,藝術會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和理念。
關鍵詞:數字媒體藝術;數字技術;呈現
一、數字媒體藝術的發展歷程
數字媒體藝術發展歷史已逾五十余年,從發展歷程來看,數字媒體一直伴隨著科學與技術的發展加以融合藝術文化內涵,是藝術和科技融合的結晶。在計算機迅猛發展的50年代,藝術家開始著手計算機技術來創作計算機圖像,但研究仍處于技術發展起步階段,研究主要偏向于數字科技影像階段,而且許多藝術設計創作形式由于限制無法被實現,但為下一步發展奠定了基礎。60年代末,彩色屏幕的出現,促進并最終形成了數字媒體藝術的發源,學術界對于數字理論的研究促使數字作品層出不窮。進入新時期,個人電腦和多媒體時代的來臨,數字媒體藝術應用程序開發時代到來,結合了科學技術和藝術文化的數字媒體藝術逐漸變得大眾性、共享性,其表現形式也越來越多元化。
二、數字媒體藝術的構成
科學技術的應用雖然不過短短幾十年,但不論是精神層面還是組織層面方方面面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信息化正在以勢不可擋的趨勢發展,各行各業都在受到大數據的影響,而數字媒體內容產業正在因為數字技術和文化內容的結合而形成發展。而數字媒體藝術這一新的藝術需要形式正在被人們廣泛認識并接受。
(一)數字媒體藝術的概念
藝術形式的出現都是基于特定歷史和科技發展而形成的,因此計算機科學技術的發展誕生了數字媒體藝術,是數字化時代潮流的出現的必然產物。觀念變革和技術創新是藝術發展進一步的因素,科學技術理論的發展深化了人們對“美學”和“藝術”的認知,藝術領域開始出現以影像裝置為基礎的波普藝術、裝置藝術和達達主義等。隨著科技的發展,這些藝術形式被統一,形成了數字媒體藝術。
數字媒體藝術是集數字科技和現代傳媒技術并融合人的理性思維和藝術感性思維為一體的新的藝術語言形式。以“電腦美術”為表現形式,借計算機高科技為媒介,其與其他藝術形式相比最突出的特征就是各個環節都借用數字科技,藝術語言和呈現方式特征鮮明。作品自身或者是利用數字媒體技術創造藝術的過程都可稱為數字媒體藝術。從學科角度來看其具有交叉性,集視覺藝術、設計學和計算機圖形以及媒體技術于一身。
(二)數字媒體藝術的構成
1.科技層
由于數字媒體藝術依靠計算機科學技術,主要側重于圖形圖像和動畫軟件技術的應用,為藝術家和設計師開拓了更廣闊的空間來盡情實現自己的設計創作,但軟件離不開編程,因此藝術設計中的“造景”在軟件中的應用有很大的限制性,所以要求設計師在進行藝術場景創造時必須要熟練使用軟件的同時還要通過技術編程來輔助。數字媒體的表現形式和傳播途徑離不開網絡媒體傳播技術,因此藝術創作者還要掌握計算機理論和技術。
2.媒體層
音頻和視頻技術的發展使得藝術家作品更好的呈現和傳播,移動媒體和個性媒體服務都推動了數字媒體藝術的傳播和應用,電視、報刊、網絡媒體和移動媒體等都屬于媒體層,大數據時代,“數字信息”充斥著社會方方面面,因此利用傳播技術和媒體對于藝術家在表現自己藝術作品中至關重要。數字媒體藝術區別于傳統藝術的特征之一就是網絡傳播特性。
3.應用層
數字媒體藝術是交叉多學科的表現形式,應用層次廣泛,包括計算機圖形學、視覺藝術和媒體文化傳播三個方面,根據目前發展情況可以將其應用層劃分為三個層次,第一是社會信息服務業,這一層次服務社會面廣泛,涉及人數過多,對創作者沒有高技術要求。第二是工業設計標準的信息服務,要求創作者有一定的藝術文化素養和技術水平。第三是高級應用產品的開發設計,這一層面要求技術含量高,相對于其他兩個層面,這一層面的創作者必須有很高的藝術水準。
三、數字媒體的藝術特征
(一)創作工具的數字性
數字媒體藝術需要借助數字工具,區別于傳統藝術的工藝,其自成一體。當前藝術家在創作時多借用數字手段和傳統藝術技法結合創作混合媒介作品,所呈現的藝術效果讓人耳目一新,新奇獨特。作品在創作過程中,雖然借助了數字化手段,但表現形式不一定是電子媒體。例如絲網印、燙印、彩繪海報等。數字媒體藝術表現形式雖然多樣化,但計算機創作始終是核心,因此這一藝術形式又被稱為計算機圖形藝術。
(二)作品顯示的交互性
網絡傳播媒體的最大特性就是互動性。數字媒體藝術是藝術家在對現實世界的再創造,所以作品所傳達出來的理念被社會大眾所接受有一個很好的藝術體驗是關鍵的,傳統藝術的創作都比較注重人的參與,強調人與藝術作品的“交互”。而數字媒體藝術在強調作品與人都互動性層面上到達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數字媒體藝術是可受人控制的,可以在瀏覽甚至創作的過程中帶受眾全程參與,給予受眾最大自由度。
(三)作品呈現的多態性
數字媒體藝術是“多媒體”和“超媒體”的藝術,經過數字化處理的藝術語言是統一的,因此在作品制作和傳播過程中帶有“多態性”這一特點。藝術家可以利用多媒體編輯工具,讓作品呈現多種表現形式。隨著科學技的不斷發展,藝術家在創作作品時不僅可以利用技術帶給人們更好的視覺感受,更能利用各種媒體技術去表現藝術,讓數字媒體的“多態性”更加貼合人們的思想。
(四)表現題材的廣泛性
數字媒體藝術是綜合性的藝術形式,藝術范圍涵蓋幾乎所有傳統藝術。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又為藝術創作帶來了豐富度作品表現形式,提供了藝術交流的方便快捷性,作品創作內涵和題材也更加豐富多元。數字媒體藝術涵蓋了超現實主義、科幻、抽象主義、哥特式、算法和神秘主義、魔幻等多種藝術形式,未來的發展趨勢也是創造未來虛擬世界。
四、結語
科技的飛速發展,傳統價值中的藝術觀受到了挑戰,數字媒體藝術正在這個挑戰中在傳統的基礎上建立自己都空間。科學發展和觀念改變將是其發展的動力,發展主流將從傳統產業轉化為創意產業,給藝術帶來耳目一新的思維和視野。
參考文獻:
[1]張旭.淺議新媒體和藝術設計.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07
[2]許健.從“合成時代”看新媒體藝術的發展.美術觀察,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