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儒煒 陳鳴霞
摘要:地方電視臺少兒節目的盈利渠道,應圍繞“特色節目”來構建,打造以特色節目為核心的盈利鏈,提高廣告收益和收視收入,從而推動電視臺可持續發展。本文對此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電視臺;少兒節目;盈利模式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文明建設的不斷深入,國家廣電總局對電視節目的審核愈加嚴格,這不僅對地方電視臺內部建設帶來了挑戰,更影響著電視臺的盈利,在新形勢下,探索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盈利模式,是地方電視臺在當前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嚴格來說,電視節目盈利的關鍵在于打造自身特色,繼而圍繞特色節目構建盈利鏈條,推動自身發展。本文現以地方電視臺少兒節目為例,對盈利模式的構建進行探究。
一、以特色節目構建盈利源
“盈利源”是企業單位利益的源頭,是賴以發展的核心平臺。對于地方電視臺少兒節目來說,要構建與自身實際情況相匹配的盈利模式,就必須找到屬于自己的“盈利源”。目前,地方電視臺少兒節目的收入來源主要包括政策扶持資金和廣告收入,而要擴大經濟來源,地方電視臺需要將少兒節目打造成為“特色節目”,以一枝獨秀的面貌和健康的文化傳遞來提高節目的核心競爭力。在實踐中,地方電視臺可將少兒節目與地方特色文化結合起來,使少兒節目在傳遞正能量的同時,也向受眾宣傳地方特色傳統文化,使優秀地方文化借助少兒節目這一平臺走向千家萬戶,從而提高節目的文化底蘊,使少兒節目從單一文化傳播轉向多元文化傳播。
以江浙地區的地方電視臺少兒節目為例,江浙在我國古代隸屬吳越,經過數千年的發展和沉淀,至今已形成了內容豐富并且獨具特色的吳越文化,是我國古代文化遺產的重要構成部分。而江浙地區的電視少兒節目即可借助這一文化平臺,將江浙地區的絲綢文化、語言文化、昆曲、園林景觀、越窯、鼓詞等與少兒節目結合起來,在向受眾傳遞少兒生活的同時,也宣傳和弘揚吳越文化,讓更多的少兒受眾接受文化熏陶,如此,則打造出了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少兒節目,使少兒節目成為了地方電視臺的“盈利源”。
二、圍繞特色節目打造盈利鏈
在構建特色少兒節目的同時,地方電視臺還需圍繞“特色”來打造盈利鏈,從而構建良性盈利模式,推動自身不斷發展。綜合來說,“盈利鏈”是“盈利源”的支架,在實踐中,這條支架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圍繞“盈利源”構建以廣告收益為支撐的“盈利鏈”,當少兒節目承載了地方文化,則也提高了節目的檔次。在此基礎上,電視臺需有選擇性的挑選一些與宣傳地方文化相關的廣告,如城市形象廣告、地理標志產品廣告等等,從而使廣告也成為少兒節目的特色之一,使少兒節目與廣告都成為宣傳地方文化的媒介。在這樣的設計下,地方電視臺少兒節目已不僅僅是一檔“節目”,而是成為了一個文化符號,這一文化符號會給受眾帶來更為強烈的感官體驗,從而吸引更多受眾,使節目、受眾與廣告三者形成良性互動,籍此提高廣告收益,打造屬于自己的盈利模式。
二是圍繞“盈利源”構建以收視費為核心的“盈利鏈”。目前,“付費電視”隨著網絡的傳播逐漸走進千家萬戶。付費電視的“盈利源”,來自它與眾不同的營銷理念,以及極具特色的文化內核;而地方電視臺也可借鑒這一營銷模式,在打造自身特色、提高自身品牌競爭力的基礎上,將少兒節目與付費電視結合起來,提高收視費收入,使收視費成為地方電視臺的“盈利鏈”,使其成為電視臺的經濟增長點。
結語:嚴格來說,地方電視臺少兒節目盈利的切入點,不是跟隨潮流和一味的模仿,最重要的,是將自身打造成為“他人模仿的對象”。只有不斷提高節目品質,加強節目的文化內涵,才能真正走出一條屬于自己的“盈利”之路,進而,也才能在當前激烈的競爭環境下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顏曉彬, 劉雅彬. 淺議縣級臺少兒電視節目發展困境——以石獅電視臺《種太陽》欄目為例[J]. 東南傳播, 2013(19):20-21
[2] 楊偉光. 加強少兒電視宣傳是培養跨世紀人才工程的重要工作──在全國少兒電視節目題材規劃會上的講話摘要[J]. 電視研究, 1996(01):15-16
[3] 楊偉光. 加強少兒電視宣傳是培養跨世紀人材工程的重要工作——在全國少兒電視節目題材規劃會上的講話摘要[J]. 中國電視, 2012(19):13-14
[4] 孟妍. 試論堅持本土化、民族化特色在地方少兒節目制作中的重要性——桂林人民廣播電臺《陽光好少年》節目本土化思路探析[J]. 視聽, 2011(09):53-55
[5] 郝靈靈. 關愛留守兒童 踐行媒體責任——地方電視臺用原創少兒電視節目為孩子講“好”故事 [J]. 中國地市報人, 2017(07):51-52
[6] 朱林珍. 地方電臺少兒節目工作思路探究——以蘇州市吳江人民廣播電臺少兒節目的實踐為例[J]. 中國廣播, 2015(1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