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曉利
摘要:習慣對每個人來說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任何一種習慣都不是天生的。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形成各種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對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有著特殊的意義,而且對他們將來的學習和工作也有著深遠的影響。在教學中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比學習新的知識更為重要。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成功的保證,這是許多學習成功者的共識。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習習慣
人的智商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差別,導致成績出現差異的關鍵因素往往是被大家所忽略的學習習慣,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學生產生更多濃厚的興趣,并快速提高學習效率,在將近六年的教學實踐中,我本著“提出要求,具體指導;常抓不懈,嚴格訓練;言傳身教,當好楷模”,有意識地去培養他們的學習習慣,同時我也不斷地進行反思、總結、尋找,漸漸地形成自己的一些認識和做法。
一、教學前養成學生課前準備的習慣
為了督促學生養成課前準備的習慣,我每次提前五分鐘進入教室,總會習慣性地在教室里轉,同時關注每位學生的課桌上課本、練習本和學習用具的擺放情況,最后才上課。如果看到還有學生沒有準備好,我會用肢體語言示意學生,這樣,沒有準備這些用具的學生心領神會而又慌張地找尋起來,我會十分耐心地等到所有學生準備齊全后再正式上課。等到習慣養成后,學生一想到下節課是數學課,就會習慣性地在課前準備好這些東西,有的學生甚至在上節課剛下就在桌子上擺放好了必須的學習用具。
課前準備是進行高效教學的前提,看似無足輕重,實則不然。一節課四十分鐘,如果不好好規劃,一眨眼就過去。剛走上三尺講臺時,我常常遇到課堂時間不夠用的問題,后來經過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發現在讓學生練習的環節所花的時間過多,原因是我讓學生做練習,可是學生在下面找筆和練習本就用去一定的時間,一個個督促下去,如果一個班中不自覺的學生多的話,那么浪費的時間是不言而喻的。
二、教學中養成學生課堂學習的習慣
要使學生能在課堂教學中學會聽課,就必須做到三到“耳到、口到、手到”并用:
(一)耳到
課堂上,聽不僅指聽老師上課,也包括聽學生積極發言,聽老師上課主要是聽老師上課的思路、方法,聽老師的每一句話,要抓住重點,聽好關鍵性的步驟、概括性的敘述,特別是自己學習中發現或產生的疑難問題;聽學生發言,是聽他們是怎樣思考的,他們是怎樣提問題的,他們的發言是否存在問題等。
(二)口到
數學是思考性極強的一門學科,在新課標下,數學課也越來越強調說的重要性:上課時,學生能積極舉手發言,發表自己見解,有話敢說,有問題敢提,有想法敢補充。在數學教學中,獨立思考表現為:無論上課或做作業時遇到問題,學生都能積極開動腦筋、樂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而不依賴于別人求出的答案。
(三)手到
許多學生不愿意學數學,是因為他們沒有掌握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致使其遇到數量關系復雜、思維難度較大的題目不知道從哪里入手。針對這種情況,我們要培養學生手腦并用的思維習慣,讓學生體會到苦思冥想不如動手做一做、寫一寫。許多復雜的條件和數量關系,僅憑動腦去想可能很困難,但只要想辦法動手把它們有序的、逐一的擺出來,或者是畫出來,看上去紛繁復雜的數量關系就變得清晰而簡單,難題也就迎刃而解。
三、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先復習后作業的習慣
(一)課前預習是學習過程中的第一步,是他們自己摸索、自己動腦、自己理解的過程,也是他們自學的過程。課前預習是上好數學課的重要環節之一,也是提高學生自學能力的必要途徑,更是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益的有效途徑。因此,教師引導學生養成基本的預習習慣,掌握基本的預習方法。例如,我在講授《扇形統計圖》一節課時,首先讓學生在課前搜集大量相關材料,并且預習相關內容,在課堂上放手讓學生學會自主、獨立地探索知識,嘗試自主解決問題。
(二)課后復習是學生學習過程的重要階段,通過對知識,對解決問題的思路進行整理,進行歸納整理,使零碎的知識分散地記憶得到一個整合,從而使學生的知識系統化、條理化、重點化,避免與前后知識的脫節。對加強知識鞏固、促進知識系統化、提升知識的應用水平、促進能力素養的全面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經過對自己班級學生課后作業的調查,往往急于完成書面作業,忽視必要的鞏固、記憶、復習,以至于出現照例模仿、死套公式解題的現象,造成為交作業而做作業,起不到作業的練習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作用。為此在這個環節上,我設計了一下做法:
1.能每天課后先閱讀理解教材,結合筆記記錄的重點、難點,回顧課堂講授的知識、方法,同時記憶公式、定理。
2.做作業前要準備好一切學習用品,先復習后完成作業,不拖拉,不抄襲。做作業時精力要集中、認真審題、書寫工整、格式規范。做完作業后認真檢查,發現錯誤及時更正,養成從“是否符合題意,計算是否合理、靈活、正確,解答方法是否科學”等方面培養培良好的習慣。
總之,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形成的,好習慣的養成要靠耐心與細心慢慢養成,不能一蹴而就,只有持之以恒,才會逐步培養起來,這就需要教師在新課程理念的引領下,耐心去與孩子們交流,感受他們內心豐富的情感世界,用心、用愛培育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孩子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