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二嘉
任何固態的東西都有一定的形狀。我們對它們進行形狀變異,使其以新穎的樣式取代傳統的形狀,常常會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有時,還能取得創造性的成果。
變個樣子煥新彩
我們都見過自行車的鏈輪,它是圓形的,如果根據形狀變異思路,將它變成橢圓形會對自行車的性能產生什么影響呢?
國外的發明創造者進行試驗,結果發現采用橢圓形鏈輪的自行車騎起來比采用圓形鏈輪的自行車還輕松些,特別是當自行車行駛在有一點坡度的路面上時。
我國某金筆廠開發新品時,在形狀設計上略施“小計”也取得了巨大成功。
這家筆廠將傳統的筆尖變形,使之往上彎曲一小段,開發出既能畫細筆畫又能畫粗線條的書畫筆。由于筆跡可變,既能書寫又能作畫,書畫筆深得書畫愛好者的喜愛。
此外,市場上還有許多產品也是人們對傳統產品進行形狀變異而發明的,如環形日光燈、球形熱水瓶,等等。
三個層次下功夫
當某種產品以某種形狀問世時,人們便將功能與形狀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并形成一種某種產品形狀就是某種樣子的心理定勢。比如一提到電風扇,人們就情不自禁地想到它那圓形的網罩,一旦發現市場上出現了方形電風扇,便有一種新奇的感受。這種改變外觀的變形,我們視之為創新。
不過,真正能實現技術創新的變形設計,應當使變形成為改變性能的一種手段。比如,傳統的圓形齒輪傳動具有定傳動比的特性,即主動輪與從動輪的角速度比是恒定不變的,人們把圓形齒輪變形為橢圓形后,齒輪傳動便具有變傳動比的特性,這種變形設計不但改變了齒輪的外形,而且改變了傳動的特性,使齒輪發生了質的變化。
根據創新所要達到的要求,我們運用形狀變異法進行發明創造時,可在三個層次上下功夫,獲得不同的創造成果。
第一個層次是只改變產品的外形去獲取外觀創新設計成果。例如,將電話機外形設計成飛機、足球或動物,雖然只是形狀標新立異,電話機的設計原理和工作性能并沒有什么變化,但是這種外觀創新設計能產生附加值。
第二個層次是通過改變有效工作面來影響產品性能,獲得改進型新產品。所謂有效工作面,就是能使某種物理作用發生并產生某種功效的表面。
比如椅子支撐人體重量的那個表面就是椅子的有效工作面,如果有人通過變形使椅子的有效工作面在形狀上更符合人體工程學要求,產生有益人體健康的效果,無疑是一種創新。
再如,機械設備經常用到帶傳動,它通常由主動輪、從動輪和緊繃在兩輪上的環形傳動帶組成。工作時,皮帶與帶輪接觸,借助摩擦力傳遞運動和扭矩。顯然,帶與輪接觸的摩擦表面為帶的有效工作面。最早的帶截面為矩形,即有效工作面為平面,后來有人將矩形帶截面變形為倒梯形,有效工作面變為V形面,發明出V型帶傳動。
在接觸面相同和材質相同的情況下,V型帶傳動比平帶傳動的力要大些,結構也更緊湊。可見,對有效工作面進行變形設計,能使帶傳動在性能上發生改變。
第三個層次是同時改變產品的外形和有效工作面,使其美學功能和技術功能都得到創新。顯然,這是創造性更強的綜合變形。
如果對自己熟悉的一種產品進行形狀變異,你能在哪個層次上實現創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