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推動了世界經濟的發展和人類的交流,同時也伴隨著蚊蟲的廣泛傳播,導致蚊蟲類疾病不再受地域限制,增加了防治難度。據中國疾病控制中心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登革熱大爆發,超過6萬人感染登革熱,且2017年首次在山東境內傳播,呈現往北方蔓延的趨勢,中國將面臨越來越嚴峻的防蚊局勢。
科技的發展與進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們對防蚊產品的選擇性,但同時也存在許多問題,例如配套的法律法規未及時跟上,消費者的權益得不到保證,且對于行業的發展與進步也造成許多困擾與麻煩。國際上已有明確的法規規定氯菊酯可以合法用于紡織品防蚊功能。美國EPA規定氯菊酯可以合法用于紡織面料防蚊,歐盟REACH規定氯菊酯可以合法用于紡織面料防蚊,日本2016年11月發表的白皮書聲明氯菊酯可以合法用于紡織面料防蟲加工。
而中國現有的防蚊檢測標準為GB/T 13917.9—2009《農藥登記用衛生殺蟲劑室內藥效試驗及評價第9部分:驅避劑》和GB/T 30126—2013《紡織品防蚊性能的檢測與評價》,此兩個標準為防蚊檢測方法,只檢測和評價紡織品是否具有防蚊效果,不屬于氯菊酯合法使用標準。如果客戶選用GB/T 30126—2013作為產品防蚊執行標準,國家質檢部門會按照標準GB/T 18412中衛生殺蟲劑(77種衛生殺蟲劑,包含氯菊酯)的規定要求判為超標,而不能使用氯菊酯作為紡織品防蚊成分,企業不可銷售含有氯菊酯的防蚊紡織品。
為了讓消費者更加放心購買和使用防蚊服裝及家紡產品,以及解決服裝和家紡品牌對產品質量的把控,減少消費者投訴和企業摩擦,漢斯克新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聯合眾多企業特請中國紡織品商業協會參與制定氯菊酯防蚊面料團體標準。
T/CTCA 3—2017《氯菊酯防蚊面料》不但明確說明氯菊酯可以用于紡織品防蚊加工,而且還明確了氯菊酯用于紡織面料的含量限制要求和防蚊效果雙重指標來評判防蚊類紡織品。防蚊紡織品需要滿足標準中規定的氯菊酯含量限制和防蚊驅避效果才能在中國合法銷售含有氯菊酯的防蚊紡織品。
T/CTCA 3—2017《氯菊酯防蚊面料》團體標準部分指標是以GB 18401—2010紡織品《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為準則,世界衛生組織對家用衛生殺蟲劑產品中有效成分和含量限量范圍規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第946公告為依據,標準規定在面料中氯菊酯含量的使用要求(見表1)和防蚊產品等級(見表2—表4)。經過專家委員會的多次商討決定并經過公示,最終T/CTCA 3—2017《氯菊酯防蚊面料》團體標準于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作為本標準的起草方之一,漢斯克新材料集團旗下的產品HHL Technology Vital Protection嚴格按照此標準實行,完全符合中國團體標準T/CTCA 3—2017《氯菊酯防蚊面料》中的安全指標和防蚊性能要求。同時,制定的本標準明確產品的安全指標,有助于完善防蚊面料的市場規范,給企業和消費者提供放心使用的保證,有助于防蚊蟲面料的良性發展。

表1 氯菊酯含量考核要求

表2 非直接接觸皮膚紡織品防蚊驅避率考核要求

表3 直接接觸皮膚紡織品按表評價防蚊紡織品防蚊驅避率考核要求

表4 兒童紡織品按表評價防蚊紡織品防蚊驅避率考核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