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楊夢莉
遵義市桐梓縣按照“六有標準”“三級聯動”“六講六干”等要求和標準,依托“道德講堂”“農民夜校”等現有陣地全面興辦“新時代農民(市民)講習所”,宣講黨的政策,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群眾牢記囑托感黨恩,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農業、農村、農民內容,我聽懂了,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作為貧困鄉鎮中的一員,我堅信這一戰,馬鬃一定贏,龍臺村一定不拖后腿,一定能實現鄉村振興。”馬鬃鄉龍臺村村民吳光玉在聽了馬鬃苗族鄉黨委副書記在龍臺村新時代農民講習所的宣講后,激動地說道。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貴州省代表團討論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桐梓縣按照“六有標準”“三級聯動”“六講六干”等要求和標準,依托“道德講堂”“農民夜校”等現有陣地全面興辦“新時代農民(市民)講習所”宣講黨的政策,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群眾牢記囑托感黨恩,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下一期我還要來!上次來聽了令狐校長的‘家庭教育’課,對我的啟發特別大。”5月16日下午時分,初夏的陽光映射在茅石鎮中關村“墨倉新時代農民講習所”這幾個字上,閃閃發光。村民董明會正跟著社工吳江一起學習打非洲鼓,一邊打鼓一邊聊起了上一次在講習所聽完課的感受。
中關村位于茅石鎮南部,平均海拔在1200米以上,生態環境良好。2018年3月,依托村里特有的“長征文化”“惜字文化”,“墨倉新時代農民講習所”掛牌成立。
為進一步提升講習成效,茅石鎮黨委政府充分發揮“新時代農民(市民)講習所”對黨員干部和群眾的宣傳教育陣地作用,在講習所開設了鄉村振興、家庭教育、醫療衛生、法律知識等課堂,請來不同行業的專業人士宣講,通過接地氣的言語把黨的十九大精神講到群眾的心坎上。
“黨的十九大精神、法律講堂、鄉村振興這些講得真是好!結合我們農民的實際,聽了很有用!”說起“墨倉新時代農民講習所”,村民徐儒國非常喜歡,除了來聽課,閑時常來這里練習書法。
吳江告訴記者,“墨倉新時代農民講習所”每一期授課的內容會提前寫在村里的公告欄上,村民只要經過就一定能看見,到目前為止,“講習所”已陸續開展14次授課,有500人次參與。
在茅石鎮,除了“墨倉新時代農民講習所”外,在鎮龍村新時代農民講習所,該鎮的“竹蓀菌+猴頭菇”種植基地就在一旁。今年以來,鎮里專門聘請了縣煙草公司、縣市場監管局、遵義袁園養蜂場、富亮食用菌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專業人士為群眾開展了集中培訓。通過集中培訓與分村入戶培訓相結合,理論技術培訓與實地操作相結合,“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積極培育懂市場、會管理、有技術的新型農民。目前,已開展集中培訓5場次,惠及貧困戶800余人次,得到群眾的一致好評。
“通過‘講習所’,我們不僅要把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好,更要結合當地實際,牢固樹立抓黨建就是抓經濟、抓黨建就是抓發展的理念,通過這個平臺,為群眾提供優質的技術服務,激發群眾的內生動力。”該鎮黨委副書記曾亞春說。
“公元二零一七年,十月十八秋日天,仕農工商表民意,齊聚京城謀新篇。”
“群賢共商十九大,盡述黨群治國言,回首五載創新路,展望新程信心添。”
2017年11月20日,桐梓縣“警營講習所”走進馬鬃苗族鄉。講習員用快板的方式為苗族同胞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群眾感到很新穎,講習現場掌聲不斷。
苗族同胞說:“聽了這場宣講,感覺形式很特別,不是跟著稿子念,也沒有講我們聽不懂的語言,希望以后多舉行這樣的宣講活動,讓我們在茶余飯后,也能夠和鄰里擺一擺十九大會議精神的‘龍門陣’。”

美麗鄉村建設讓桐梓農村煥然一新。(趙永章 / 攝)
除此之外,桐梓縣“警營講習所”還結合公安工作普法防范多策齊下,創新講習方式,讓群眾喜歡聽。每一次宣講前,講習員會根據《桐梓縣公安局新時代警營“講習所”宣講日程表》,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和從警經歷,認真準備宣講內容,風格各異,內容新穎,確保講習效果,受到聽眾好評。
作為基層一線的人民警察,創辦“新時代警營講習所”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舉措,桐梓縣“警營講習所”積極創新講習方式方法,充分發揮了“講習所”在黨員民警和人民群眾中傳播黨的聲音、引領民警思想、凝聚警營力量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通組路修好了,鄉村就更美了。”
“重視教育不僅是把孩子送去學校讀書,家庭教育十分重要。”
“枝要修好,膜要蓋好。”
……
茅石鎮中關村、鎮龍村“新時代農民講習所”、桐梓縣“警營講習所”只是全縣“新時代農民(市民)講習所”宣講的一個縮影。
在婁山關街道工農村“新時代農民(市民)講習所”,講習員向村民宣講產業結構調整政策,推廣村委+合作社+農戶模式改種增收,分成和管理機制,結合退耕還林政策進行實施,贏得在場群眾一次次熱烈的掌聲。此外,還開展“感黨恩、淳民風、重法制”為主題的群眾會,宣傳精準扶貧政策,貧困戶的識別標準和程序,讓群眾真正了解政策。
自去年以來,桐梓縣依托婁山紅飄帶義務宣講團,縣級層面成立的社科理論骨干講習隊、媒體人講習隊、巾幗講習隊、青年志愿者講習隊、先進模范講習隊”等五支隊伍165人,鄉鎮成立鄉鎮黨委(街道黨工委)書記、村支部書記、第一書記、駐村干部、農民講師、技術專家、學校教師、帶富能手、退休老干部、文化和傳統工藝傳承人”等十支隊伍1215人,深入各新時代農民(市民)講習所,運用桐梓地方文化,把民風民俗融入宣講活動中,如把高腔大山歌結合到講習中,把楹聯文化結合到講習中,把黨的十九大報告制作成燈謎,或用詩詞楹聯、書畫美術的形式表現出來,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群眾興趣盎然。
同時,開設感恩課堂,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群眾感恩黨中央、感恩習近平總書記、感恩新時代的好政策。
通過讓領導干部帶頭講、脫貧干部入戶講、興辦新時代農民(市民)網上講習所等舉措,讓新時代農民(市民)講習所傳播的聲音更加鮮活有力。
截至目前,全縣共掛牌成立新時代農民(市民)講習所252個。其中,縣級警營講習所1個,縣級職工講習所1個,市民講習所8個,農民講習所242個,開展講習2500場次,參與群眾達10余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