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李英 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 / 文葉飛
通過新時代農民講習所這一載體宣講脫貧攻堅政策,充分調動了銅仁市萬山區貧困群眾脫貧攻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了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增強了致富本領。
“講習所,學習忙,宣講人員有方法。教種植,教養殖,面面俱到不用愁……”銅仁市萬山區充分利用新時代農民講習所講政策、理思路、傳技術,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點贊。
今年以來,每到夜晚,敖寨鄉新時代農民講習所總是燈火通明,坐滿前來“充電”的干部群眾,他們仔細聆聽,認真記錄。講座內容豐富,鄉黨委書記楊勤等班子成員給群眾算經濟賬,為百姓找準產業發展方向。
通過新時代農民講習所這一載體宣講脫貧攻堅政策,萬山區大多數建檔立卡貧困戶積極響應,改變種養殖方式,因地制宜,大力發展大棚蔬菜、食用菌、生豬等富民產業。小小“講習所”傳播了致富經,充分調動了貧困群眾脫貧攻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激發了貧困戶的內生動力,增強了致富本領。
萬山區探索建立新時代農民講習所,通過創新體制機制,打通了講習所和現場、教員和干部群眾、理論和與實踐的界限,增強了黨組織的號召力和影響力,有效發揮了開啟民智、凝聚民心、發揮民力、推動民富的作用。目前,全區、鄉、村三級講習所開展講習活動500余場次,直接受眾達3萬余人。
萬山區為統籌推進全區新時代農民(市民)講習所建設,根據省委統一模板、統一規格,充分利用和整合現有載體和平臺,遵循方便群眾、方便黨員干部、方便企業職工群眾原則,在全區興建新時代農民(市民)講習所。
在區委黨校高標準打造區級講習所。萬山區把干部教育、基層黨組織黨員干部培訓、區直部門開展的業務知識培訓、農村實用技能培訓、社科理論宣講等納入區級講習所,使學員深入學習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實用技能等知識。
在產業基地、企業、公司興辦講習。萬山區就地就近開展產業工人、務工農民技術培訓、黨的政策宣傳,提高工人、務工農民的專業素質和政策的知曉率,提升工作效率。先后建成了朱砂古鎮、九豐農業、萬仁新能源汽車、敖寨兩河口村大棚蔬菜產業基地、萬山郵政公司農民講習所。
在鄉鎮(街道)、村居(社區)興辦講習所。萬山區各鄉鎮(街道)統籌,分別興建了鄉級和村級講習所,通過院壩會、群眾會開展脫貧攻堅政策宣講宣傳。目前,萬山區有區、鄉、村三級講習所110個,實現了全區鄉鎮(街道)、行政村全覆蓋。
萬山區根據“六講六干”要求,組建了一個講習員庫、六支講習員隊伍,即講思想隊伍、講感恩隊伍、講政策隊伍、講技術隊伍、講道德隊伍、媒體宣傳隊伍。
集中講習。萬山區采取區縣級領導干部帶頭,深入幫扶村開展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代表團重要講話精神宣講,使黨的十九大精神進千家萬戶,凝聚廣大干部群眾同心協力,決戰脫貧攻堅的精神熱潮。
分類講習。萬山區根據受眾的不同開展不同側重點的講習活動,在農村主要受眾是老人、小孩、婦女,講習內容主要圍繞惠民政策、學生安全、婦幼保健等宣傳宣講;在企業主要圍繞業務技能、職業道德等宣傳宣講;在產業基地主要圍繞食用菌培植技術、蔬菜病蟲害防治、農業實用技術等宣傳宣講;在機關主要圍繞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中央、省市、區重大決策部署等宣講。
流動講習。萬山區邀請講習員走進各鄉鎮(街道)大棚蔬菜基地對務工農民宣傳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脫貧攻堅政策;通過院壩會把黨的十九大精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秀中華傳統文化、身邊好人好事傳達到群眾心里,引導群眾崇尚科學,講道德、講文明;結合“三下鄉”活動和農村電影放映,豐富群眾業余精神生活,營造鄉風文明良好環境。
媒體講習。萬山區充分利用“戶戶用”廣電平臺,在區電視臺開設了“脫貧攻堅進行時”“每日一課”欄目,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脫貧攻堅政策、先進事跡;萬山網、微萬山等區內媒體同時開辟專題報道,并積極向市級以上媒體推送優秀稿件。

銅仁市萬山區充分利用新時代農民講習所講政策、理思路、傳技術,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點贊。圖為黃道鄉把新時代農民講習所辦在田間地頭。(伍衛東 / 攝)
動漫宣傳講習。由各鄉鎮(街道)、區直各部門協調配合,在萬山區各行政村顯目墻體、宣傳欄用漫畫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中國夢、脫貧攻堅、鄉風文明、交通消防安全等,通過漫畫潛移默化引導群眾,增強他們的發展信心。
為深入推進感恩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使廣大干部群眾常懷感恩之心、常立感恩之德、常行感恩之舉,萬山區借助新時代農民講習所積極開展“六個一”脫貧攻堅感恩教育宣傳活動,凝聚廣大干部群眾最后沖刺階段的脫貧攻堅“正能量”。
觀看一部脫貧攻堅宣傳片。讓廣大群眾進一步了解萬山脫貧攻堅取得的成果,感受脫貧攻堅助推同步小康的變化,堅定脫貧攻堅的意志和決心,變“要我脫貧”為“我要脫貧”。
開展一次脫貧攻堅報告會。由萬山區幫扶干部、下派干部、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圍繞鄉村振興戰略、農業結構調整、產業發展、黨建扶貧等方面的具體情況,通過“新時代農民講習所”“院壩會”等載體形式開展一次脫貧攻堅報告會活動,讓全區轉型發展成果面對面地呈現在居民群眾眼前。
講好一場脫貧攻堅故事會。由萬山區各鄉鎮(街道)、各村脫貧攻堅工作組負責組織精準脫貧戶、致富帶頭人,開展脫貧攻堅故事宣講活動,讓居民群眾用身邊人、身邊事回顧家鄉變化,講述“恩”從何來,增強脫貧內生動力。
播放一場紅色革命題材的電影。以“傳承紅色革命精神·做新時代致富帶頭人”為主題,在萬山區新時代農民講習所、文化活動廣場等區域播放一場紅色革命題材的電影,讓群眾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鼓足干勁,凝聚共識,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放映一部正能量紀錄片。萬山區把新中國取得的歷史性發展、先進性改革、蒸蒸日上的生活風貌娓娓道來,讓每一個老百姓能夠切實感受到祖國的進步與騰飛,繁榮與昌盛。
評選一批脫貧攻堅勵志人物。萬山區各級各部門廣泛、深入發掘黨的十八大以來脫貧攻堅戰場上涌現的先進典型100名,并圍繞全區脫貧攻堅,同步小康奮斗目標,通過培育、選樹和宣傳“萬山脫貧攻堅群英譜”先進典型,教育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學典型、見行動、作貢獻”,示范帶動全區廣大干部群眾見賢思齊,凝聚正能量,決戰脫貧攻堅。通過“六個一”感恩教育活動,激發了廣大干部群眾的內生動力,促進了思想觀念的改變,為脫貧攻堅、產業結構調整營造良好氛圍。
由萬山區區委宣傳部統籌講習所興辦工作,對講習所創建和活動開展情況實行月調度,有效推進全區講習所工作。明確每季度對全區講習所講習工作開展一次督導,半年召開1次聯席會議研究講習所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改進提高,推動講習工作取得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