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洋 向思琦 曹彥
“十幾萬就這么沒了。”
7月14日,周六上午,馮波把女兒送到興趣班,在教室外像往常一樣玩著手機打發時光。沒想到在新聞客戶端里突然看到一條自媒體的推送,內容正是他重倉的P2P網貸平臺“投之家”發布的《關于部分債權逾期的公告》。公告稱,自2018年6月末以來。投之家債權發生逾期,新股東在運營團隊告知的情況下,不予處理,投之家運營團隊遂主動報案。
雖然心里“咯噔”了一下,但他并不急于相信,直到幾秒后,他發現“投之家”APP已經無法打開,懸起的心一下子摔到了地上。除了懵,更多是不能置信,他不明白那個在6月份剛剛“獲上市公司母公司4.09億融資”、被他認定“一定不會出問題”的平臺為什么也陷入到這波持續了半年的“雷潮”中。而更讓他憤怒的是。根據7月14日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分局發布的公告。該案件被定性為“涉嫌集資詐騙”。
根據貸羅盤截至7月30日的數據,2018年已有781家P2P平臺發生嚴重程度不同的“提現困難”、“清盤退出”、“停業跑路”,僅在7月份,就有208家公司先后出事。而對比網貸之家在今年1月發布的《2017年中國網絡借貸行業年報》中的數據,截至2017年12月底,網絡借貸行業正常運營平臺總量為1931家。而這波雷潮的主體并非一些主打高利率(15%到30%左右)的“野雞平臺”,大多是利率在7%到10%左右,貼有“國資系”、“上市系”背景的“口碑”平臺,投之家就是其中的典型。
“如果不出這事,我就自詡為理財專家了。”從2001年參加工作起,在大連做軟件工程師的馮波就開始理財,今年40歲的他形容自己的投資風格一直比較“謹慎、注重安全”。馮波最早接觸P2P是在2015年1月,這一年P2P經過兩年發展迎來行業頂峰(根據網貸之家的數據,2015年12月,網貸行業運營平臺數量為2595家,是2013年到2017年5年間的最高值)。
因為比貨幣基金的收益高,他嘗試著把少量的錢投進了一個新成立、主打活期的平臺上,觀察了幾個月后,P2P開始被納入到日常理財計劃中。后來,出于風險分散的考慮,馮波希望找到一個提供類似股票評級服務的網貸評級機構輔助決策。一番搜索后,他注意到了當時在業界頗有聲譽的網貸之家,“它會列出不同平臺的注冊資本、股東背景、有沒有國資、銀行背景等等。”
從那以后,網貸之家成了馮波選擇P2P平臺投資的重要參考,“我關注的都是網貸之家排名前50的,2015年的時候有些平臺利率能達到20%到30%,但這種我從沒投過,我最高投的就是12%、13%。”對網貸之家日積月累的信任直接促成了他對網貸之家“兄弟網站”、P2P平臺投之家的關注。“和其他平臺不同,投之家主打分散、安全,它會把其他幾個平臺的標混合在一起再發標,比單獨一個標放心。”2015年,他開始在投之家投資,因為幾年來回款一直很及時,自己重倉的同時,也會幫親戚們把閑置不用的錢放在上面賺些利息。
雖然他知道近半年來陸續有P2P平臺“爆雷”(發生平臺實控人跑路、失聯等重大風險事件),可他從沒想過投之家也會跌入這攤爛泥。他在投之家上被“雷”的十幾萬正是今年端午節前后投進去的,“節前,客服打電話宣傳說過節送‘加息券,我就投了十幾萬,十萬元是父親暫時閑置的養老金,剩下的一萬二是姑姑的錢。”
出事之后,他沒敢跟兩位老人說,姑姑的錢金額少,他直接用自己的錢還了,只解釋說先不投了,但父親的十萬塊錢于他則是“斷胳膊”的大事。“大連消費高,收入低,十萬夠我兩年工資了:我對象一直想再買套房,是我一直拖著沒給買:結果房價噌噌漲。股票噌噌賠。以前我對象從來都不問我錢的事,相信我,現在出了這事。完了,我的財政大權就旁落了。”
除了投之家,他還重倉了另一家P2P平臺,“那個現在處于擠兌的狀態,大家都想拼命往外提,我也在提,但標沒到期你轉不出去,到期了也沒人敢接了。那個平臺我的錢還多,有二十幾萬。我父親的10萬,我向己的13萬,如果那個再出事,就要命了,我只能祈禱吧。”
為了“抱團取暖”,馮波在7月15日加入了第一個投之家受害人微信群,加入時群里有一百多人。不到十天,他又陸續加入了15個微信群,“大家被雷的資金大多在幾萬到幾百萬之間。每個人都有好多群,就互相安慰,也討論接下來該如何自救。”
1992年生的韓羽是馮波的群友,剛研究生畢業不久的他存北京某高校工作。他是從投之家的投資人VIP群里得知“被雷”的消息的,據他回憶,13日上午突然有人在群里說投之家的網站和APP都打不開了。“之前我覺得這個平臺最差也就是良性清盤,就是它不再發新標,把本息按約定時間還給資金出讓人,不再運營了。當時一看,竟然是雷了,我就知道里面的錢沒戲了。”
“中國的男人哪個不養家,錢能放在銀行里么?”韓羽用于理財的資金大部分來自父母。剩下的都是自己大學時候兼職攢下的工資。雖然這幾個月意識到整個行業問題越來越大,他的資金已經轉出來大部分,但在6月他還是往投之家投進去了7萬,像往常一樣,他一般只投一個月左右的短期,沒想到還有兩周就到期,卻出了問題。
“不可否認很多人剛開始投P2P,都是因為它的高利率,剛開始都是10%到20%,那時候低于10%是沒有人投的,有瘋狂的能達到30%以上,這幾年利率降下來了,很多高利率的都出了問題。”和馮波一樣,2015年他開始關注到投之家,同樣是被其“打包基金”的模式吸引,這是他唯一投資的平臺,“感覺風險比較低。而且有信用背書,后來它的利率起步也就7%,比銀行理財稍高一點。”
根據“投之家”官網信息,“精選項目”區的四款產品項目期限在1到12個月不等,借款年化利率在7.2%到10.5%之間,平臺出事后,如今四款產品均顯示“售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