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智宜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火電工程有限公司 廣東 廣州 510735
我國企業境外工程應當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安全發展”的安全理念,不斷對職業安全的衛生條件進行完善,規范安全行為。讓企業職員、境外工程人員能夠在保證健康和安全的情況下進行工程活動。
該企業在承接境外工程之前,企業的工作事務都是經過領導一致的規劃和組織,將各項資源進行優化配置,將同類型的管理項目中優秀職工調取到一處,參與境外工程的策劃和研究。企業各個職能的部門需要進行全程指導,盡力開展各項業務活動,對管理和技術相關的方案進行優化,完善生產安全責任機制,促使境外工程可以得到安全有效的開展[1]。
境外工程的項目需要實行安全生產責任制度,以行政正職為第一負責人。根據“管生產必 須管安全”“誰分管、誰負責”的原則。不能忽視當地的法律法規,相互結合,建立程序安全生產的體系。為職工進行安全管理制度的相關培訓,讓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可以得到有效提高,從而對各項安全規章制度自覺遵守,讓工作團隊的能力得到更進一步的激發,促使工程項目的安全管理可以得到有效的實施[2]。
我國企業的管理工作者對于法律的了解,無疑都是我國境內相關的法律法規。因此,需要出國參與境外工程工作的相關人員,則需要對境外工程所在國的法律法規以及相應的規章制度進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讓境外工程的工作人員增強相關的法律意識,不僅推動程序的合法化,還可以增強自身的綜合實力。每當簽訂新項目合同時,需要對合同條款進行進一步的細化,需要將安全管理程序與安全管理協議加入境外工程項目合同的其中一部分。但企業在制定相關的安全管理程序還要遵守境外工程所在國的法律法規,使工程管理合同能夠具有強有力的指導性和操作性。有利于約束當地分包商安全管理的效力,讓之后的境外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可以得到更好地開展和實施。

圖1
如上圖1所示,境外工程的法律風險,其實貫穿于整個工程的全部過程。按照境外工程的發展階段,可以將風險分為四個類別:一為工程項目投標階段存在的法律風險;二為合同談判以及簽訂階段的法律風險;三為工程實施階段的法律風險;四為收尾階段的法律風險。對于不同的風險,都需要做到有法可依,緊抓境外法律風險的防范系統、提高職員的法律意識,讓企業的境外工程的開展實施不會違法境外國的法律法規,從而推動境外工程能夠得到有效的發展[3]。
境外工程項目大部分為屬地化管理,直接引進本地的分包商,但是安全管理的工作水平良莠不齊,缺乏統一的安全管理工作的標準,相關的管理體系零零散散,無法和企業固有的安全管理體系進行很好的連接,并且容易發生矛盾和沖突。為了讓當地的分包商能夠融入企業的安全管理體系,需要項目部的人員在分包商進場前,對他們進行相關的前置管理,為其講明需要承擔的安全管理工作。
讓分包商能夠對企業資質、主要管理人員職能、機器設備管理、安全管理體系、文明施工策劃管理、合同范圍以及安全活動開展等四十余項主要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進行充分的了解和認識,讓分包商能夠快速適應總承包商的管理和要求。
首先,需要對安全生產進行有效的投資,實行相應的管理專戶核算,保證資金和資源都可以得到合理合法的使用。需要讓境外工程嚴格遵守當地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并且不能脫離我國關于工程的相關標準和企業的規定要求,將境外工程的安全生產條件和措施進行不斷的完善。
其次、結合境外工程的項目特點,組建一個專業的技術團隊,讓技術人員的安全、質量管理的作用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讓境外工程的安全可以得到有效的技術保證。
再次、企業需要為境外工程提供大量的優秀人員,尤其是安全監督管理的人員,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對境外工程進行監督和管理,能夠及時了解工程項目的施工狀況,能夠對人員進行及時的指導,有利于解決境外工程中出現的問題。
境外工程的開展,會招收大量的新員工,出現了復雜的人員結構、對安全技能較差、缺乏相對的安全意識等狀況。企業需要對境外工程的新人員進行分層次、分階段的教育培訓,并且對自身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進行有效的提升,擁有強大的抗風險能力。
企業對于和印尼的境外工程項目專門編纂了關于《印尼員工的安全手冊》,讓印尼員工的安全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識都可以擁有穩定的基礎,在不斷的學習中,讓印尼員工可以不斷加強自身的安全意識和技能水平。企業還可以根據安全管理組織安全專題的活動、開展安全管理征文、安全知識能力競賽等活動,讓安全管理文化可以得到廣泛的宣傳,營造豐富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有利于讓廣大員工凝聚在一起,發揮出大量的能量。
第一、對需要參與境外工程項目的人才,進行出境前的相關教育培訓工作。比如,在出境前都需要參加不同的專項教育時間的培訓,讓所有的人員都可以對工程項目所在國的氣候環境、地理知識、宗教信仰、禮儀文化、傳染病防治、風俗文化以及通關入境等方面的知識,并編制成指導手冊隨身攜帶,以備不時之需。第二、需要建立境外工程的應急小組,對所在國相關法律法規進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對境外工程項目的潛在風險進行有效的防治。第三、完善境外工程項目的應急管理制度,做好各種風險的應急防范措施,讓應急物資、救援隊伍以及資源等方面可以得到強有力的落實,并且進行相關的演練行為。
安全生產是企業發展的永恒目的,也是讓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得以發展的基礎和前提要求。并且讓境外員工都可以得到生命安全的根本保障。企業深化境外工程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建設,增強公司生產時對于安全風險的全面管理和控制的能力,不斷推動企業進行安全標準化的工作,讓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水平可以得到不斷提升,增強企業自身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