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靜 貴陽廣播電視臺
電視是我國自改革開放以后在全國開始變得普遍起來的,也與之相對的,全國上下建立起從國家到省份,再到具體不同城市電視臺體系。在新媒體對電視的收視率造成較大沖擊的當下,主流媒體如中央電視臺和省份電視臺雖也有沖擊但沖擊較小,但城市臺相對而言實力較弱,受到的沖擊更大。以下從經營模式出發對沖擊點和對策之法進行闡述與分析。
許多城市臺存在兩份收入,一份是城市臺所經營的線下企業,通過實體企業的運作獲得資金;另一份就是通過收視率等基礎數據進行收取的廣告費了。
城市臺的運營普遍是以收視率為基點,從廣告主植入電視臺節目來進行收取廣告費作為運營成本。收視率的重要性在于企業是通過廣告費與掛名購買消費者的關注度以及商品的宣傳力度,而電視臺則是通過制作節目,進一步擴大受眾人數。廣告主是否愿意入住電視臺要綜合其收視率、全媒體、線下延伸等方面進行統籌考慮。所以可以說城市臺的一切考核都建立在收視率的基礎之上。尤其是相較于主流媒體顯得后勁不足的城市臺可以說是對如何吸引眼球“殫精竭慮”。
由城市臺的運營模式可以看得出在電視臺運營中的一大關鍵總的來說就在于收視率以及各個媒體方面的影響力。當然不只是外部的新媒體與主流媒體帶來的沖擊,還有城市臺本身的結構缺陷。
現在的電視劇等多呈現出參差不齊的水平差異,而且逐漸以網絡劇占上風,群眾對于電視的收視率消費逐漸被流量需求取代。自2011年的限娛令頒布以后,電視劇內容雖有改善但出現內容空洞、不斷翻拍經典卻毫無新意的電視劇也不在少數。城市臺在這類電視劇方面選擇存在一定預估能力制約。
而且城市臺本身也存在一定自身選劇的非熱點化和脫離潮流,或者做出靠潮流的選擇卻未能取得應有效果,這些都成了城市臺發展的制約點與問題點。在城市臺自辦的節目中,也容易出現濫竽充數只為完成任務而設立的節目現象。所以難以令人滿意的節目更加難以吸引到收視率。
自2012年以來,國家廣電總局規定電視臺中不允許存在各種形式的插播廣告。規定落實后對各地的電視臺廣告創收造成了極大的影響,2015年又對醫藥類的進行了植入廣告的相關規定,所以對電視臺的收入產生極大負面影響。再加上互聯網形式泛濫,以往的廣告合作商都紛紛投入新媒體之中,商戶的流失加速城市臺的廣告收入衰弱化。
城市臺相較于其余“更為高級”的新聞媒體屬于勢力較弱的媒體,很多優秀人才和有能力的人都會選擇將地方城市臺當做“試金石”,在自己的能力得到一定磨煉以后就選擇去更適合自己的平臺。對于有能力的人來說是得到了發展,但對于電視臺來說則是嚴重的人才外流問題。沒有好的能力者對城市臺的發展進行獻計獻策出一份力的話,是很難將城市臺的發展進行較好地促進的。
城市臺應對新媒體化時代的對策要符合創新、全面的時代特點。根據城市臺的制約點與問題點進行對策研究的話,可以得出下列對應的方式。
城市臺在選擇引入電視劇時應該結合新媒體的走向,關注新媒體中的流行趨勢,對一些自媒體的文章進行流行趨勢分析,和以往同類型內容的評析文章相對比,判斷電視劇的選擇與否以及替換的類型。尤其是針對電視劇的內容要求要加以提高。在泡沫劇充斥的現代電視劇中,選擇符合大眾口味以及喜惡的內容是必要的,而由城市臺進行選擇更貼近人民生活和大眾喜聞樂見的節目會對收視率有質的提升。即便新媒體造成再大沖擊,對于有內容質量保證的節目是不會受到太大威脅的。同時把握好受眾年齡段,比如像湖南臺瞄準年輕群體,而山東臺則瞄準大齡觀眾。“對癥下藥”才能有效促進發展。

城市臺需要建立健全的廣告制度,對不同欄目、不同時間段和不同類型的對應收費制度。在完善全媒體的發展方向后再將制度擴大優化至全部媒體。同時防止內部出現惡性廣告內部競爭的現象還需要對各類頻道與收視群眾和不同時間段進行分析。以科學配置服務可持續的廣告經營模式。
大多城市臺呈現單一的廣告費收入經營模式,如果一旦失去廣告費會導致極為嚴重的損失。所以為企業做出更好保障的措施是擴大企業經營范圍與優化經營模式。將電視節目與線下商業結合,開創商媒體一體的結構。或擴大電視臺的相關企業鏈,增加對接的企業以提供更好資金保障。
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發展自己對應的新媒體運營是城市臺必要的選擇。通過運營自媒體的廣告模式來增加城市臺的宣傳力度擴大知名度,以新媒體帶動電視臺發展。以新媒體為新平臺與“兩微一端”同時開展活動,能夠更有效地提高城市臺的影響力與活動范圍以及效力。城市臺需要尋找和觀眾的一定共同點,在有一定文化背景基礎之上,討論時下民眾都十分關注的熱點新聞等話題,以微博、微信等客戶端為平臺構建貼近人民生活的活動。
統籌所有方面來綜合提高電視臺競爭力,可以說是促進城市臺發展的最關鍵一步。
對電視臺的發展還是要落實到電視節目上的發展來。盡管互聯網有一定沖擊作用,但具有本地特色和獨特價值的城市臺暫時還不會面臨“消亡”的局面。所以城市臺還需要立根于本身的節目建設這一根本問題上來。主要來說,節目建設還主要在新聞節目創建、建設開發自己的品牌和增設與觀眾互動的節目。新聞節目要有效利用其傳播性和引導效用。本地的城市臺選取本地的新聞,貼近民眾的生活,因其與民眾生活的息息相關才能得到更大關注。所以,針對新聞節目,城市臺需要切實考慮到觀眾的需要和觀眾的關注所在來進一步提升電視臺的影響力度,做好城市臺的人民服務工作。
凸顯城市臺的專屬品牌。城市臺應該將本地的特色更好地融入到節目設置里來,將本地的歷史資源與文化底蘊更好地設計到節目的“賣點”中來。在設置自己專屬的本土化特色的品牌外,還可以設立親民的節目,比如關心民生問題類的直播室節目等,就很好地討論了民生問題、順應了民心所向。
增設線下活動擴大影響力。用電視節目+線下活動+手機端循環的活動循環提高城市臺影響力。比如公益活動就是很好的一個選擇,一方面維護了電視臺的公眾形象,另一方面則提高收視率。
綜上,在新媒體時代對城市臺要求越來越高的當下,城市臺面對這份巨大的從節目影響到廣告收益再到人才流失這三個方面的重大危機現狀,需要作出一定而具體的有針對性的改善措施。從對電視類節目的改善、城市臺內部的廣告制度優化、進一步完善城市臺經營收益模式、順應新媒體時代進行增設、綜合提高節目作為城市臺核心競爭力本質的效力等幾方面對城市臺進行改革和創新,使城市臺在新媒體時代背景下,找到在主流媒體與新媒體的共同競爭下的自身立足點,尋找一條與新媒體有效共存并相互促進的存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