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敏 東營華潤燃氣有限公司
2017年入冬開始,伴隨著北方清潔供暖季,國內出現大規模氣荒。主要起因于環保風暴下的煤改氣步子過大,由于天然氣市場地域性和實效性等特點,導致管輸天然氣短缺,只能大量從海上拉LNG,或火車、汽車跨地區運輸LNG。這就造成2017年底-2018年初LNG液廠價格大幅連長,高峰時每標方氣高達8元,在政府定價的現狀下,造成天然氣公司運營壓力大,且在這種高價LNG的形勢下,尚存在LNG罐車卸車與管網平壓后,仍有一部分余液殘存在罐車中,不能完全卸凈,造成財和物的浪費的情況。
本文以設計最大供氣量5000Nm3/h的LNG氣化站為例,儲罐設計壓力0.77Mpa,中壓管網設計壓力0.4MPa,運行壓力0.35MPa。首先假設該站每天1輛LNG儲罐車進站卸液,每車約22t的液量。

圖1 常規LNG氣化站設計流程
按照LNG常規氣化站設計流程(詳見圖1),LNG槽車進站后,首先卸車增壓器將罐內壓力增壓至0.7MPa,槽車內的LNG經主液相管管輸至LNG儲罐,后經汽化,減壓,外輸。剩余罐內余液通過增壓、氣化、減壓后輸入中壓管網,與中壓管網平壓,達到管網運行壓力0.35MPa后,由于LNG槽車罐內剩余壓力不高于管網壓力,卸車停止,罐車出站。而按照LNG液廠的裝液要求,槽車裝液前罐內壓力不能高于0.1MPa,即尚存留在罐車內的余液不能充分利用,待罐車出LNG氣化站后需卸掉,造成每次約100kg的LNG液量浪費。按照2017年LNG冬季高價位約11000元/t的價格,每車損失1100元的LNG。
BOG壓縮機由電動機通過撓性聯軸器驅動,電機轉子直接帶動壓縮機的曲軸旋轉,然后由連桿和十字頭將曲軸的旋轉運動變成活塞的往復直線運動。本機氣缸為雙作用,即蓋側和軸側都有相應的工作腔。以蓋側為例,當活塞由蓋側始點位置向軸側開始運動時,蓋側容積變大,腔內殘留氣體膨脹,壓力下降,與進氣腔內壓力產生壓力差,當壓力差大于吸氣閥彈簧力時,吸氣閥打開。隨著活塞繼續向軸側運動,將氣體吸入缸內,活塞到達內止點時吸氣完畢。隨后活塞又從軸側位置向蓋側方向返回移動,此時吸氣閥關閉,隨著活塞的繼續移動,缸內容積不斷變小,已吸入的氣體受到壓縮,壓力逐步升高。當缸內壓力高于排氣腔內壓力且壓力差大于排氣閥彈簧力時,排氣閥打開,缸內已被壓縮的氣體開始排出。當活塞返回到外止點(蓋側始點位置)時,排氣完畢。至此完成了一個工作循環。軸側工作腔的工作原理與此相同,但有180°的相位差。由于活塞不斷地作往復運動,使氣缸內交替發生氣體的膨脹吸入和壓縮排出過程,從而獲得連續脈動的壓縮氣源。
標方流量:330Nm3/h;吸氣壓力:0.05-0.35MPa;排氣壓力:0.35-0.4MPa(與管道氣
保持一定壓差);吸氣溫度:25℃;排氣溫度≤140℃;供氣溫度≤45℃,自帶風冷裝置。
本文章擬在已建LNG站內增加BOG壓縮機1臺,實現罐車余液的回收,主要功能為:在已建余液回收流程上增加BOG壓縮機1臺,通過該裝置給罐車內剩余BOG增壓,進氣壓力可控制在0.05-0.35MPa的范圍內,對該部分BOG增壓至0.35-0.4MPa后,外輸至中壓管網。目前管網為0.32MPa,卸車結束之后如果槽車的壓力高于管網壓力,為了節能,先讓槽車與管網壓力平衡,平衡之后開啟該BOG回收壓縮機,對槽車余液氣化后,增壓回收,設計槽車余氣回收時間為60分鐘左右。改造后流程詳見圖2。

圖2 改造后流程
增加BOG壓縮機回收裝置1臺,項目投資約15萬元。若LNG氣化站每天1輛22t的LNG儲罐車進站卸液,每天可回收約100kg LNG,為燃氣公司運行增加利潤。按照春夏季LNG市價,每公斤可以節約3元,每天可以回收300元的天然氣。按照2017年LNG冬季高價位,每車可回收1100元的天然氣。項目投資回收期1年左右即可,為燃氣公司減少LNG資源浪費,增加效益創收,并實現了節能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