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丹
內容摘要:組織幼兒進行戶外體育活動是幼兒每天學習生活的重要環節之一,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觀念的不斷更新,積極的開展戶外體育活動,不僅有助于提高幼兒的運動能力,促進動作的協調發展,而且能給幼兒帶來歡樂的情緒,為幼兒的身心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
關鍵詞:身心健康 和諧發展 豐富多樣 生動有趣
幼兒戶外體育游戲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增強戶外活動的實效性,進一步提高教師對開展幼兒戶外體育活動重要性的認識,真正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提出:幼兒戶外體育游戲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積極參與體育活動,增強戶外活動的實效性;充分搜集廢舊物品和自然物制作各種體育器械,運用器械增強戶外活動的趣味性,進一步提高教師對開展幼兒戶外體育活動重要性的認識,真正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一.創設豐富、適宜的戶外體育活動區域環境,給幼兒提供正向能量
戶外體育活動是幼兒一日生活的重要環節,是為了增強幼兒體質,提高幼兒身體素質,培養幼兒走,跑,跳,鉆,攀,爬等技能的有效活動,孩子愛玩游戲,尤其是戶外體育游戲,戶外是一個開闊的天地,也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根據幼兒年齡特點的不同,劃分活動區,如:鉆爬區、投擲區、跳躍區、平衡區、走跑區、懸垂區,讓不同年齡的幼兒自由選擇,各項活動相互關聯,達到交互促進的目的。
二.用豐富多樣的體育游戲活動,調動和增強幼兒自我挑戰
體育游戲是以發展幼兒身體素質和基本活動能力為主要目的活動,它具有鮮明的娛樂性特征,更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將運動、游戲、教育指導融為一體的體育游戲是最自然、有效的戶外活動方式。體育游戲可以是利用器械進行的情景運動游戲,如“百變跳袋”可以是利用故事進行的身體表演運動,“穿越鱷魚潭”;也可以是各項內容的綜合活動,如“兩人三足”。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其它領域的教育內容,靈活創編多樣的體育游戲形式。
活動的組織將集體活動與分組自選活動相結合。幼兒的社會性多在集體活動的交往中獲得,但個性的發展卻要依靠分組的自選活動來提高。在自選活動項目中,才能更好地發現幼兒的個體差異和個性表現,教師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教育。
三.激發幼兒野性思維,培養幼兒的獨立自主,合作能力以及安全意識
綱要指出:“培養幼兒對體育游戲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活動的重要目標,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與。”在幼兒園戶外集體活動中,難免發生爭搶、碰撞等現象,建立良好的戶外體育活動常規就顯得尤為重要,良好的常規有利于減少戶外體育活動中事故的發生,更幫助幼兒學習遵守集體規則,學習自律、管理自己,學習禮讓、分享。如使用器械不爭、不搶,要安全正確使用,不能扔、甩、攻擊他人,使用后要整理并放回原處:玩大型玩具,不推擠他人,人太多時,要會等待;集體游戲時要遵守規則和要求等。戶外體育常規的建立要靠教師在組織活動的過程中循序漸進、日積月累地建立,它是戶外體育活動中非體能鍛煉的教育目標的體現。所以,戶外體育活動必須強調安全性。
活動中教師細致觀察留意每個幼兒的活動舉動。發現危險動作及時制止,對幼兒的創新玩法,及時引導其他幼兒模仿:對膽小、能力弱的幼兒多鼓勵,對運動量過大的幼兒及時提醒其注意減少運動量,使幼兒真正成為活動的主體,有效地參與游戲。
給幼兒主動探索的機會,充分發揮幼兒的潛力。體育活動中“玩什么,怎么玩”,可以讓孩子商量解決,充分發揮每個孩子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開展豐富有趣的戶外體育活動的實踐證明:在富有趣味性和娛樂性的戶外體育活動中,幼兒的情感是愉悅的,對身體的發育、心智發展也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增強了幼兒體能,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及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明顯提高;在與同伴相互交往的共同活動中,規則意識、集體觀念、交往能力等社會性都得到了發展,促進了幼兒身心健康、和諧、全面的發展。
從兒童視角出發,踐行游戲精神,讓游戲支持兒童自主發展,接觸戶外自然,充分體驗戶外體育活動的快樂。
參考文獻
[1]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
(作者單位:遼寧省葫蘆島市92493部隊機關幼兒園六號分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