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嵐
世間最美味的茄子是姥爺親手燉的茄子。
沒有過多的油鹽,卻也濃香四溢;沒有過多的味精,也讓人回味無窮。簡單又質樸的生活,因為有了姥爺親手燉的茄子,變得有滋有味。
從小到大,媽媽給我講的最多的故事就是關于“茄子”的故事。“你啊,不到一歲的時候就喜歡吃姥爺蒸的茄子。因為擔心會噎住你,姥爺總是把茄子皮削得干干凈凈的,把茄子肉剁得粉碎,盯著手表,守著時間,蒸得恰到好處。別小看這蒸茄子!講究可不少!我也會學著姥爺的樣給你蒸茄子。如果火候小則苦澀,剛喂進你口里,你就會撇著嘴把茄子吐出來;時間久,火候大就稀爛,你吃一口,就扭頭不理了。也只有你姥爺做的茄子才能滿足你“刁鉆”的小嘴……等你大些了,你姥爺就翻著花樣給你做。加肉末的、加蒜泥的;炒的、炸的……”許多年了,媽媽不厭其煩地一遍遍講,我一遍遍傻呵呵地興味盎然地聽。
這茄子啊,也因為我特別的喜好,成了我們家的家常菜。要是隔二三天沒吃到茄子,我就如打蔫的蒲公英,一定要嚷嚷著姥爺親自下廚才作罷。每一次姥爺端著茄子走向我時,臉上都是幸福和滿足。
隨著時間的推移,吃茄子變成了學做茄子。有一天,當我嚷嚷著讓姥爺做茄子時,姥爺很認真地對我說:“人總是要自己生活的,學會做飯,才能夠養活自己。姥爺啊,也不可能幫你做一輩子茄子啊!姥爺教你做茄子吧!”于是,姥爺開始手把手地教我,嘴邊還不停地嘮叨著:“要注意不能等油太熱,茄子才下鍋,要掌握好火候;不能總用鏟子來亂翻;小心!可別被油崩著!……”每一個細節,他都仔細交代,嚴格要求。
美味的茄子,總算出鍋了。聞一聞,還挺香!“我親手做的茄子就是不一樣!”我得意洋洋地端著盤子欣賞著我的成果。“嗯,自己親自做的感覺是不是特別好!以后啊,姥爺就不擔心你會餓著自己啦!你看,認真仔細做好每一步,最后的結果就錯不了!”姥爺笑著語重心長地說,“不過啊,你也不能太驕傲!你這才算是入門。別小看做茄子,里面學問可不少呢!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刀工要求,不同的火候掌控,不同的配料搭配……小事,不小啊!能把小事做好啊,可不簡單!能把小事做好,你就不簡單!”
我看著手中的茄子,回味著姥爺繞口令一樣的話……我終于明白,姥爺的茄子為什么總是那么美味。
姥爺的茄子不僅喂養我長大,姥爺的茄子更滋養著我成長。
世間最美味的茄子是姥爺親手燉的茄子,更是姥爺親手教給我做的茄子!
(作者單位:廣東省珠海分校七年級;指導老師:苒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