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海紅
傍晚的街頭,一個烤地瓜的推車停在一盞路燈下,爐子外邊扎著幾圈粗草繩,里面插了幾塊硬板紙,不僅有烤地瓜的價錢,還寫了幾首打油詩,其中一首這樣寫道:老漢今年五十八,蘇州街頭烤地瓜,背井離鄉討生活,只因自己沒文化。
賣烤地瓜的是一位老年男子,說是山東人,兒子早在蘇州安了家,自己和老伴過來幫著帶孫子。老伴負責一家人的吃喝拉撒,自己無事可做渾身難受,便烤起了地瓜。他指著另一張硬板紙給我看,上面寫道:原木輕燃炭火紅,香飄四溢秋風中,粉糯甜蜜賽板栗,健康養生立大功。我問他詩是誰寫的,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說自己寫的,自己雖然沒啥文化,但是空閑時喜歡讀一些詩歌散文……
中午到附近公園轉轉,看一位清潔工師傅,正用毛筆在水泥地上寫字,剛寫的一行是: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哦,是岳飛的《滿江紅》。他一會草書一會篆體、楷書,隨意變換,直到一首詩寫完。一位游客說:這師傅,有好幾位本市書法界名家主動來和他交朋友呢。說話間,旁邊插嘴:師傅,中秋節到了,寫《春江花月夜》吧。他豪爽地答應,轉身寫了起來: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小區有個固定的廢品收購點,在一個車庫里。那天,我拖了一大摞舊報刊去,見狹窄的房子里一屋子廢品堆得滿滿當當,中間躺椅上躺著一位中年女人,眼睛微閉著,正在聽手機里播放的《蔣勛說紅樓》。我站在旁邊幾分鐘她都沒反應,我笑著說:你是紅樓迷?她笑笑:蔣勛老師說得很獨特。我閑下來沒事,這車庫光線不好,看書費勁,就在手機上聽書……
作家格非說過,我相信現實生活中,一個普通人心中,會有很高妙的東西。有些人看起來很普通,很“悶”,但內心可能是一個詩人,有著大氣度。我喜歡現實生活中這些真實、可親的人。
(摘自《揚子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