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馮憲 編輯/丙丁

馮憲
高級工程師,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會員,原上海市服裝研究所總工程師,現任上海市紡織工程學會學術部、科普部副部長。

▲黑科技引人注目
“黑科技”(Black Technology)一詞近幾年來比較流行,它最早出自于日本一部名為《全金屬狂潮》的科幻軍事題材小說。該小說是由賀東招二于1998年創作的,內容描寫的是虛構的未來爆發的世界東西方兩大陣營的戰爭。該部小說后來還被拍成動畫片,在青少年當中有較大影響。在小說中,“黑科技”是指先天就存在于當事者腦海中的內容,表現為大量的數據和許多高深的科技信息記錄,而且這些內容有時會在當事者的大腦中不自覺地浮現出來,影響著他(或她)的行為。小說中所描述的黑科技沒有很明確的科學依據,卻具有很厲害的功能,應用后能產生和魔法一樣的不可思議的效果,如高達的GN粒子、星際的幽能等。按照小說作者的原意,黑科技是指一種凌駕于人類現有的科技水平之上,非人類自身能力所產生的知識,引申為以人類現有世界觀和認知能力所無法理解與解釋的奇特知識與技能。
在當代現實社會,“黑科技”系指超越現今人類科技或知識所涉及的范疇,目前暫時還缺乏系統科學解釋并且有別于自然原理或客觀規律的科學技術或產品,也泛指現實中某些超乎尋常的新奇事物。在科技界,“黑科技”特指那些研發原理前衛,具有一定前瞻性和超凡特性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等。比如網絡上盛傳的量子通訊衛星、超高音速承載運具、激光反衛星武器、中子武器、真空管道式高速列車、無人駕駛電動汽車、智能家居遙控裝置、可卷起來的超軟超薄顯示器等。總而言之,“黑科技”已經成為引領當今社會進步和科技創新,研發打造具有超凡新功能產品的一個代名詞,且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服裝與人類關系密切,它既是一種人類創造出來的勞動成果,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是人類進化、文明化程度提升的代表性物品,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所取得的成就。因此,在當今社會“黑科技”浪潮席卷而來的時候,服裝科技工作者也無法回避并參與其中。受其影響并從中得到啟發,一些代表未來發展趨勢、能夠更好地滿足人類不斷提高生活質量和提升生活品味新需求的概念化服裝產品得以被研發出來。

▲茶葉水發酵面料服裝

▲超級電容器柔軟發光材料
所謂概念化服裝是指一種具有前瞻性的、體現一定高科技含量的,能夠引領某種發展趨勢,并具備了特殊功能的服裝,雖然短時間內無法得到市場認可,進行批量化生產的技術也不太成熟,但它具有一定新奇性和感召力,能引起各方關注,在業界實現某種新的突破。如利用細菌培養,通過茶葉溶液發酵產生非紡紗織布的服裝面料;通過研制一種像纖維一樣柔軟的微型超級電容器,以便直接織成面料,設計成可通體發光的服裝;在特殊柔軟高科技材質服裝面料上嵌入LED材料,使其具有滾動顯示字幕或圖案的功能,通過連接手機特定APP程序,穿著者還可以隨意設定與更改原有字幕或圖案,以此提高服裝的時尚變化的元素等,均具有某些黑科技的特征。目前,與“黑科技”相關聯的概念化服裝設計新品種類已有不少問世,下面介紹國外其中有代表性的三個例子。

▲蜘蛛俠式感應服裝

▲加拿大研制的隱身面料
隱身披風——美國塔夫茨大學和波士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曾在《新型材料》雜志上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聲稱他們利用從蠶絲中提取出物質并在其表面上涂抹了一層黃金涂層后,得到一種新型材料,制造出了一件穿著之后能夠使人隱身的披風。研究小組在開水中把蠶絲煮沸凈化,得到制作的基礎材料即蠶絲蛋白,然后研究人員將蠶絲蛋白制作成1厘米見方的小片,并在其上涂布一層黃金質地的“諧振器”。通過蠶絲的細密結構及其黃金諧振器涂層的組合,這種材料能夠折射扭曲所有波段的光線,達到完全隱形的效果。披風約由1萬個這樣的小方片組成,并且穿著后相當舒適。該研究小組的首席科學家、美國塔夫茨大學生物醫藥工程學教授費奧倫茨·奧門內托表示,用蠶絲來制作隱形披風只是潛在的一種用途,能夠真正發揮蠶絲最大用處是將它利用于醫學界,使某些人體內器官隱形從而方便檢查隱藏在該器官下面的組織病變。



蜘蛛俠式感應服裝——在漫畫系列《超凡蜘蛛俠》里,英雄皮特·帕克(Peter Parke)因具有“蜘蛛的感應”能力,能夠感受和迅速規避即將逼近的危險。美國伊利諾大學芝加哥分校學生維克多·麥提維斯(Victor Mateevits)和同事據此設計研制出一種相類似的感應防護服,整套服裝分布有7個感應模塊,它們非常敏感,正如蜘蛛俠一樣,穿著這套服裝的人能夠靈敏地感受到身體周圍360°環境的變化,當有人或其他物體過于快速地接近穿著者時,具有超聲波感應原理的模塊便會發出信號,提示穿著者加強防備。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格森·達布隆(Gershon Dublon)說,“這一發明使人類在獲得真正的綜合性超感官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步,促進了感知周圍世界的新方法的誕生,其發展趨勢有利于人類檢測到感官無法感受到的有害物質,例如輻射”。
智能騎行夾克——由谷歌和美國著名牛仔品牌Levi's聯合研制。初衷是為了給城市騎行者們一個集時尚與功能于一體的著裝解決方案,讓愜意的騎行過程再也不被掏手機接聽電話而打斷。Levi’s通過運用谷歌研制的智能提花織物技術(Jacquard),采用精密的編織技術,將具有傳導功能的纖維編織進牛仔布料,然后運用燒毛工序,去除織物表面的紗線毛羽,獲得紋路平整清晰的效果,再經過裁剪縫制,由此形成了能夠實現互動式感應、指令識別和無縫鏈接各類服務或應用的、牛仔夾克式的交互式成衣。戴上耳機,穿上此件服裝進入騎行狀態后,通過接觸位于袖口部位的藍牙智能扣環,只需輕輕拍打袖口,導航便會提示路線;向上拂過袖口,便可得到有關附近場所的提示;向下拂過袖口,可接聽或拒接來電;撫摸一下袖口,便可換首播放曲目……一切,都可由你自定義,讓隨心所騎成為現實。
上述例子證明,所謂“黑科技”具有前瞻性和導向性作用,它對于科技新品的設計、研發具有明顯的啟迪和助推作用,而一些概念化服裝產品的問世,則形象化地印證了“黑科技”的這一特征。就服裝產品而言,雖然從概念化到實用性推廣應用尚有一定的距離,但其所體現出來的創新性思路和運用現代超前科學技術的方式,還是十分令人鼓舞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