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仁根 編輯/蘇二

梁仁根
上海市中醫院骨傷科主治醫師,從事骨傷科臨床工作20余年。北美脊柱協會會員,曾出國學習德國脊柱微創技術。擅長運用微創方法治療腰椎病、坐骨神經痛、頸椎病、骨質疏松骨折等。
門診時間:周二、四下午(總院)
周三上午(石門一路門診部)

慢性腰痛是臨床上一個非常常見的癥狀和就診的原因,據統計,有過腰痛困擾的人在人群中的比例高達80%以上。俗話說“患者腰痛,醫生頭痛”,可見慢性腰痛還很復雜,我們來逐一分析。
慢性腰痛主要有以下幾大原因:陳舊性外傷、先天性因素、免疫系統疾病、退變與不穩、骨質疏松癥以及腫瘤等。
急性外傷如果未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可引起長時間腰痛,尤其當外傷導致腰椎的韌帶、肌肉損傷甚至骨折時。如果不予重視,自行處理而不到醫院進行規范治療,很可能影響到腰部的力學平衡,導致腰椎不穩,引起的腰痛也就無法自行修復,疼痛可持續或反復出現。
這種腰痛往往在活動后加重,尤其是改變體位時比較明顯。保守治療如腰背肌鍛煉、藥物治療,嚴重者需要手術治療。
先天性因素導致的慢性腰痛,比如腰骶部隱裂的患者,往往年輕時疼痛不明顯,中年以后可出現慢性腰痛,這一類型常訴久站后腰骶部有酸脹感。
炎癥性腰痛主要有兩種。
其一,強直性脊柱炎。往往夜間或凌晨疼痛明顯,嚴重者會痛醒,起床活動后會減輕,白天癥狀較輕。好發年齡20-30歲,男性多于女性,骶髂關節CT或者MRI檢查關節呈鋸齒狀改變,化驗HLA-B27抗原陽性,血沉加快。
其二,致密性骨炎,也就是骶髂關節的炎癥,好發于妊娠后女性。X片檢查骶髂關節處骨質呈致密性硬化改變,但關節間隙整齊,化驗血沉正常。
治療強直性脊柱炎主要采取藥物治療,晚期可行矯形手術。致密性骨炎可以用彈力腰圍或支架保護,頑固性疼痛可行骶髂關節融合手術。
腰椎退變老化與不穩是慢性腰痛的最常見原因,其中又分以下幾種情況。

其一,常見的腰椎間盤突出癥。我們的腰椎有5個椎體,椎體之間有椎間盤,椎間盤是由三層膠原纖維圍成的圓盤狀結構,這三層膠原纖維我們叫它纖維環。纖維環中央有膠凍狀物質叫髓核,年輕時髓核含水分較多,隨著年齡的增長,水分逐漸丟失,膠原老化變性,中央的髓核可沖破纖維環進入后方椎管,并對管內神經造成擠壓,產生腰痛、腿痛,這就是腰椎盤突出癥的簡單成因。
其二,盤源性腰痛。并非只有椎間盤突出了才會腰痛,還有很多頑固性腰痛是纖維環撕裂造成的或椎間盤上下的軟骨終板炎癥造成的,這種被稱為盤源性腰痛,也很常見。
其三,腰椎管狹窄癥。我們的腰椎前半部分是椎體、椎間盤,后半部分有容納神經的管腔叫椎管。還有雙側小關節,當小關節增生、韌帶肥厚時可導致椎管容積變小,就形成了椎管狹窄。椎管內的神經受到擠壓,可造成缺血、缺氧而產生腰痛。其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可行走距離縮短,行走到一定距離就會腰腿痛,必須停下休息或向前彎腰才能減輕。休息一段時間后,又可繼續行走,這就是間歇性跛行。治療方面主要是針灸、理療、藥物治療等保守治療,只有行走能力在200米以內的嚴重患者才考慮手術。
其四,腰椎滑脫與不穩。腰椎的椎體排列異常,穩定性下降,當人體在改變體位時,腰椎會產生不正常的滑移,這種異常活動可刺激椎管內的神經,產生腰痛。其特征就是當改變體位時腰痛明顯,比如起床、由坐位站起時,患者常常會用雙手撐住腰部。治療方面主要采取腰圍或支具固定、腰背肌鍛煉,嚴重者也需要手術。
骨質疏松癥也是老年人腰痛的重要原因,其特點是腰背痛,面積較大,而且輕微的外傷就可能導致骨折。當發生骨折時,就無法活動,甚至躺著翻身也困難。
由于腫瘤可侵犯椎管,破壞骨質而產生疼痛,這種情況往往伴有發熱、乏力、盜汗等癥狀。治療相對復雜。
還有其他一些導致慢性腰痛的因素,比如精神因素引起的慢性腰痛。這里簡單介紹了慢性腰痛的各種類型及其致病原因,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