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旭光
(河南建筑職業技術學院, 河南 鄭州 450000)
市政道路是各個城市的主要交通道路,能夠起到促進城市經濟繁榮發展的作用,如果市政道路的質量存在問題,不但會影響城市的交通運輸和經濟發展,還會加大交通事故發生的幾率。大多數市政道路路面鋪設的材料為瀝青,這種材料很容易受到自然環境以及重力較大車輛碾壓產生的重力等因素影響而發生龜裂以及沉陷等質量問題,加之瀝青路面施工建設過程中存在問題,致使市政道路瀝青路面質量堪憂,如果這些問題不能及時解決,將會嚴重威脅市政道路的行車安全,也不利于城市的良好發展。因此,深入分析和研究市政道路瀝青路面建設質量問題,并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市政道路瀝青路面建設質量是當前有關行政部門應重點關注的問題之一。
在行車重力作用下,瀝青路面會發生變形,并形成帶狀的車轍,車轍以及凹槽的形成會大大降低瀝青路面的平整度,如果車轍的深度達到一定程度,其車轍槽內的積水就容易使行車發生漂移以及側滑,從而引發交通安全事故。具體分析瀝青路面車轍的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第一,瀝青路面在受到高溫影響后很容易發生變形,加之行駛車輛的負荷作用,致使瀝青路面出現車轍。第二,市政道路的基層施工質量不合格,其中某一夾層不穩定直接致使路面發生橫向推擠,進一步形成深度較大的車轍。第三,正常行駛的車輛會使市政道路出現明顯的交通渠化現象,而道路行車荷載作用的頻繁增加會使路面車輛輪跡越來越明顯,最終逐漸形成深淺不同的車轍。
在車輛輪胎的重力作用下,瀝青路面會發生凹陷變形,或者產生內部凹陷、兩側凸起的現象,這種現象即為路面的沉陷。瀝青路面沉陷通常分為局部沉陷以及大面積沉陷兩種沉陷類型,引發瀝青路面局部沉陷的原因主要為路面局部承載能力較差,無法承受車輪對路基的作用力,致使路面局部產生龜裂,經過雨水的滲透作用導致路基發生損壞,進一步使瀝青路面發生較為嚴重的凹陷。引發瀝青路面大面積沉陷的原因主要是市政道路路基壓實情況較差,或者路基土質較為濕軟,導致道路路基發生不均勻沉降。
在實際檢查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質量過程中,發現瀝青路面常常會出現縱向分布和橫向分布以及呈網絡狀的裂縫。具體來說,縱向分布的裂縫主要發生在緊急停車帶或者路肩位置,通常沿著路肩邊緣逐漸向道路中間擴散,此種裂縫的產生很容易使行車發生滑移,不利于車輛的安全行駛。同時,道路車輛行駛的部位也容易產生豎向條帶狀的裂縫,此種裂縫的兩端會延伸到道路兩側。橫向分布的裂縫與道路中線近乎垂直,多數情況下都由路面兩側硬路肩上的裂縫逐漸發展,最終遍布整條道路。對于瀝青路面的網狀裂縫來說,其產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市政道路地基的施工不合理,有關施工單位沒有對地基進行壓實處理,致使道路地基的承載能力不達標,尤其是新舊道路連接的部位,如果沒有規范施工操作很容易降低道路地基的穩定性,進而產生路面網狀裂縫。第二,由于車輛數量和重量的不斷加大,加之市政道路路面瀝青的厚度不足,致使瀝青路面發生大面積網狀裂縫。第三,市政道路鋪設的瀝青材料等存在質量問題,致使瀝青路面的抗變形能力受到影響,在低溫環境的影響下,瀝青路面就容易出現裂縫。
坑槽也是市政道路瀝青路面建設質量問題之一,這一問題的產生對行車的舒適以及安全產生直接影響,市政道路瀝青路面坑槽主要由水損害以及油損害的影響而形成。在水損害的初始階段,降水會通過瀝青路面的縫隙以及破損處深入路基,而后雨水停留在路基表面,在車輛行駛重力的作用之下,雨水的沖刷會使基層的細料等漸漸產生灰漿,進一步導致瀝青路面與基層相互脫離,灰漿受到行車的擠壓作用會在路面裂縫處發生唧漿現象。瀝青路面發生唧漿的位置就會出現網狀裂縫,而后碎裂的細小瀝青面層以及基層材料就會粘附在車輪上,進而使路面產生坑洞,并持續擴大,最終在瀝青路面形成坑槽。而油損害則是車輛修理或者機動車用油滲入瀝青路面致使瀝青材料發生松散現象,在車輛的碾壓以及重力作用下就會形成坑槽。
在進行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過程中,有關建設單位應對管理人員以及施工人員的崗位職責等進行明確劃分,增強管理人員以及施工人員的責任意識,調動其工作的積極性。在管理施工材料時,施工人員應制定完善的材料供應方案,從而能夠根據施工進度來合理調整施工材料的供應,并確保施工材料得到有效管理,保證施工材料的質量。
在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中,建設單位應加強對施工現場監理人員的管理,從而為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的提升提供重要基礎。施工現場的技術負責人員應面向全體施工以及相關人員講明瀝青路面施工要求,并進入施工現場檢查施工質量,對于存在引發質量問題隱患的施工路段,則應立即進行返修整改,直到瀝青路面的工程質量符合相關標準要求。
為了確保瀝青路面工程能夠在計劃工期內完成,施工人員通常會將整體工程進行分割,從而方便工程的階段性驗收。在分部分項工程施工過程中,有關項目的管理人員不但要熟悉掌握具體的施工標準,還應對路面施工相關的其他規范以及要求等進行充分了解,進而能夠根據不同的崗位職責以及質量管理體系等來管理分部分項工程施工質量,并對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的控制進行隨時跟進。
對市政道路瀝青路面建設質量進行嚴格檢測是確保瀝青路面質量的重要環節之一。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的各個工序緊密配合,并且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由不同施工環節質量構成,倘若其中任意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其他環節的施工質量就會受到影響,進而使整體路面施工質量達不到工程質量要求。因此,有關質檢人員應加強對瀝青路面施工質量的嚴格檢測,從而使瀝青路面建設質量得到保證。
在進行市政道路瀝青路面基層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應在施工方法上做出改進,并合理選用拌和方式。在攤鋪時可以利用機械進行攤鋪,避免由人工攤鋪而帶來的效率低以及路面不平整等問題。同時,還應慎重選擇施工材料,應采用滿足施工標準的硅酸鹽水泥,并使水泥的初凝時間與終凝時間合理控制在標準時間范圍內,而且還應控制基層的碎石材料粒徑在一定的數值范圍內,使其達到施工的標準要求。與此同時,在對基層進行攤鋪接縫時還應避免松散材料的摻入,并確保基層的下切面足夠整齊。在碾壓基層時還應注意基層的厚度,并注重對橫縫的壓實以及養護,而且要確保基層路面有足夠的水分,從而提升基層的施工質量。
在配置瀝青混合料的過程中,施工人員應借鑒以前瀝青混合料的配比數據,并進行一定的試驗。相關試驗應根據混合料的配合比結果來開展,應先對一定鋪設長度的瀝青混合料進行試驗,通過取樣檢測來明確材料空隙率的數值,進而確定出用于瀝青路面施工的混合料配比。與此同時,施工人員還應針對瀝青混合料制定滿足相關要求的控制標準,并明確界定出施工級配的波動范圍,以此確保瀝青混合料的配合足夠準確、合理,使瀝青混合料的配合質量滿足市政道路瀝青路面施工要求,最終提高市政道路瀝青路面的施工質量。
本文通過對市政道路瀝青路面建設質量問題進行分析,進而提出提升瀝青路面建設質量的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