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春玲
(呼倫貝爾市市政公用事業管理局, 內蒙古呼倫貝爾 021008)
隨著近年來國內城市化進程不斷推進,城市建設工作成為驅動現代化建設的一個重要引擎。在政府主導下,各地城建規劃部門積極推動城市改造工作,推進各類園區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城鄉面貌由此發生巨大變化。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卻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城市規劃重視不足、執法不嚴、力度不足等等,應給予重視和解決。
1、重視度不足,對城市規劃的宏觀掌控能力薄弱。主要體現為如下三點:①城鄉規劃委員會未能切實履行本職責任,未能充分發揮城建指導的工作職能。對于城市規劃方針政策以及重點項目選址、基礎設施建設和工程規劃方案等相關事項,未能充分論證研究,多采用行政例會的方式履行相關決策職能,導致決策缺乏持續性和科學性。②相關規劃溝通銜接不暢,工作內容發生沖突。主要表現為行業規劃缺乏統一標準,各類管理和內容重疊交叉,主管規劃部門短時間內無法協調統一,存在多項規劃交錯復雜的現象。本地政府在規劃落實的過程中“各唱各調”,難以從整體上統籌規劃。③城市規劃修編周期過長,導致城建發展相對滯后。例如規劃修編尚未提交和批準時,部分建設項目先行,導致先建項目后調規劃,容易引起規劃沖突。
2、城建規劃與項目建設執行存在不嚴肅、不規范之處。主要體現在如下兩點:①建設各類園區時跳出城市當前總體規劃范疇,部分園區在招商引資項目方面存在管控不嚴等問題。部分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增長,不顧城區總體規劃隨意拓展園區建設,同時招商引資項目落地率較低,土地閑置浪費問題比較嚴重。此外還有不少招商項目在未通過規劃審批的情況下已經開工建設。②無視城建規劃中關于強制性內容的規定違法進行項目建設。例如項目建設過程中占用城市規劃“五線”,或破壞重要基礎設施、歷史文化遺跡和公共綠地等等。③未獲取規劃部門審批的情況下違法開建。如一些項目未獲取規劃審批,但為了經濟利益提早開工建設,易造成工程質量問題和安全隱患。
3、缺乏依法行政意識,城市公共利益受損。主要體現在如下兩點:①未遵循法定程序和相關制度調整城建規劃,公眾參與程度不高。一些城建項目對建設容積率做了違規調整,同時未遵循相關法規征求關系人意見并予以公示,并且沒有補繳出讓金。②規劃驗收制度不夠嚴謹,一些超建項目仍順利通過驗收。規劃管理部門甚至沒有驗收資質,在未測繪核實項目建筑面積時就出具驗收合格書,導致工程規劃驗收嚴肅性不足,缺乏必要的規范。
4、對于城市建設規劃工作的監察執法力度不足,難以有效遏制違法建設行為。主要體現在如下兩點:①執法行為剛性不足,存在以罰代管的問題。很多時候采用罰款的方式處罰擅自加建或者擴建的行為,而非采取更為嚴厲的懲治——沒收實物或者直接拆除,導致這些違建項目依然影響城建總體規劃而得不到徹底糾正。甚至有的項目僅給予罰款處理后未經糾正的情況下驗收通過。②對于一些臨時建設項目審批管理不合理、不到位。部分項目把審批手續和具體流程簡化,改為永久建筑,即便到期也未將其依法拆除。
1、完善規劃決策機制,以“多規合一”為目標推動城建規劃。城建規劃部門應充分借鑒公職人員代表、專家和相關學者意見,確保決策規劃事務的合理有序,妥善解決管理部門裁量權過重、主管領導決策過于隨意等問題。完善城市規劃管理制度,推動重大問題決策的民主性、合理性與科學性。與此同時,還應逐步推動“多規合一”,深入學習試點經驗與實踐,對城鄉空間區域布局加以優化,實現各項資源的合理配置,推動城市規劃向連續性與前瞻性方向發展,整合多個行業,將生態環境保護、城鄉統籌規劃以及土地資源利用納入同一張藍圖中。
2、提高理論實踐水平,確保決策管理的有效性。首先應利用專題交流或者短期培訓等不同方式,確保政府主管部門以及領導層就城市規劃理念做出調整或更新,增強城市整體規劃理念和意識,從宏觀角度著手統籌規劃,不斷提高項目建設與管理決策水平。其次還應組織、鼓勵規劃從業人員參加繼續教育,建立長效機制并不斷完善,形成制度化的框架,從整體上改善城建規劃部門行政管理以及業務水平。除此之外,城建規劃部門還應完工作管理制度、崗位考核制度及相關規范,對于各級人員的考核結果應定期通報,并納入領導團隊以及領導干部業績考核的參考指標體系中去。
3、提高規劃執行監督力度,整合城建規劃執法力量。組建城建規劃監督委員會,全程監督決策規劃與落實,加大審計和督察部門之間的雙向監管力度,把規劃監督和規劃決策作為城建規劃管理的兩個重心。建立社區管理網絡治理機制并予以完善,以基層綜合服務平臺為依托,推動責任制以及網絡化監督管理工作,消除監管死角。完善城市治理機制,加強跨部門聯合執法,將城市執法力量予以統籌整合,確立城建規劃執法地位。城建規劃部門與執法部門應相互協同,定期組織聯合巡查,有效管控城建項目建設,落實“違規必查、查處必嚴”的原則,對于違規違建行為應嚴肅追究法律責任,將違法違規成本提升到新高度,震懾那些屢罰屢犯的“頑固分子”,確保城市規劃建設工作有序進行。
4、落實城市陽光規劃制度,鼓勵社會公眾積極參與。應明確城市規劃建設中社會公眾參與相關政策的制訂與落實的積極意義和重要作用,強化城建規劃管理過程中公眾的監督作用,引導公眾對城市規劃意圖有更好的認識和更深刻的理解,確保城市規劃建設方案順利落實。應創立社會參與平臺,實施公民聽證制度,確保公民享有知情權并參與城建規劃管理的部分環節。
隨著國內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化進程也不斷加快,而城市規劃管理則對城市未來發展以及社會穩定有至關重要的影響。我們應積極探索總結城市規劃管理中出現的問題,并以此為基礎加以改進,推動城建規劃管理體制不斷完善,提高城市規劃管理水平和建設效率,才能真正推動城市乃至全社會實現良好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