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春林
(深圳市深港產學研環保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71)
福田區隸屬于廣東省深圳市,是深圳市的主要城區,也是深圳市市政府的所在地。作為城市高度建成區,福田轄區內共有10條河流,包括深圳河(福田段)、新洲河、福田河以及筆架山河(福田段)等。在深圳市2017年度生態文明建設考核中,主要考核的河流包括深圳河的福田段、新洲河和福田河,其間集中針對深圳河磚碼頭、河口斷面,新洲河以及福田河河口斷面水質情況進行監測考核。
水質監測是指通過監視與測量的方式實現對河流中污染物的種類、各類型污染物質的濃度以及隨著時間推移所呈現出來的變化趨勢進行科學判斷,同時對水質的整體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水質監測的范圍是非常廣泛的,不僅包括沒有被污染的水系的水質監測,同時還包括已經受到污染的水系的水質監測。在實施監測的過程中,其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型。一是對水質的基本情況以及綜合指標進行測試,如水質的溫度、色度、濁度和pH值等;另一類就是對河流當中的毒害物質進行監測,如其中存在的鉛、汞以及一些有機農藥等[1]。而為了更加客觀地實現對河流水質情況進行評價,有時候還需要對河流的流速以及流量進行監測。
在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思想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要求下,深圳市福田區高度重視城市河流的水質監測工作,從監測方法的角度來看,相關部門綜合利用了化學法、電化學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離子選擇電極法和離子色譜法等常見方法,同時融入了近年來比較流行的生物監測、遙感監測實現了對區域內河流水質的監測。2017年,結合深圳市生態文明建設“河流、近岸海域及地下水達標及改善”考核要求,福田區集中對深圳河(福田段)、新洲河、福田河進行了水質監測[2]。監測數據顯示,福田區“河流、近岸海域及地下水達標及改善”考核指標得分僅為8.85分(滿分25分,其中深圳河8.25分,新洲河0分,福田河0分,調節指標0.6分),這一結果表明福田區城市河流水質狀況不容樂觀,在凸顯城市高度建成區河流水質變化情況的同時,還需要引起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
2.2.1 上游來水變化情況
以深圳河(福田段)為例,深圳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的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深圳河鹿丹村斷面主要污染物指標較2016年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截至2017年11月,主要未達標特征污染物氨氮(NH3-N)、總磷(TP)、總氮(TN)的均值分別達到8.3 mg/L、0.79 mg/L、13.25 mg/L,分別較2016年年均值上升36.9%、16.7%、24.8%,其他主要污染物指標上升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深圳河(福田段)鹿丹村斷面主要污染物指標
2.2.2 上下游河流水質改善情況
近年來,隨著黨和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重視程度不斷提升,生態文明思想得到深化落實,可持續發展理念深入人心,各地方政府對于城市河流水質監測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近年來我國城市高度建成區的河流水質已經呈現出明顯改善的態勢,這表明近年來各地方政府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城市河流的污染進行了治理,并且已經初見成效。以深圳河(福田段)為例,福田區政府組織有關單位完成了深圳河(福田段)沿河排放口的整治等治水提質工作[3]。在上述系列治理措施的支持下,市環境監測中心站的數據顯示,2016年深圳河河口點位氨氮、總磷和總氮分別為5.56 mg/L、0.659 mg/L、9.16 mg/L,較福田區入境斷面鹿丹村點分位別下降了8.7%、3.0%和13.7%;2017年深圳河河口點位氨氮、總磷和總氮分別為6.80 mg/L、0.617 mg/L、9.82 mg/L,較鹿丹村點位分別下降了18.4%、22.2%和25.9%。可見,在2017年的發展實踐中,福田區雖然面臨上游來水明顯惡化的重大壓力,但通過市、區兩級的共同努力,各項主要污染物流經轄區治理后連續第二年有了明顯下降,而且下降率也較2016年有了較大提升。
導致城市高度建成區實質變化的因素是非常多元化的,集中起來可以將其分為兩大類,其一是客觀因素,其二就是人為因素。以下以新洲河為例闡述導致河流水質變化的客觀因素,以福田河為例分析影響河流水質的人為因素。
2.3.1 客觀因素
新洲河位于福田區,發源于梅林水庫以北約3.5 km的望天螺,全長7.8 km,屬深圳灣水系。新洲河的原生態基礎條件比較差,使得其容易受到污染,并且在水質改善的過程中也比較困難,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三個方面:第一,新洲河流域位于城市高度建成區,屬雨源性河流、無生態基流,河底硬化降低河流生態自凈環境;第二,河流下游迫降小,水流流速小,屬感潮河,受擋潮閘基礎影響,下游河流水交換周期較長;第三,新洲河通過濱河水質凈化廠尾水增加河流水動力,但水質標準為《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一級A,達不到地表Ⅴ類水標準。此外,受歷史客觀因素制約,新洲河流域范圍內雨污混流[4]。
2.3.2 人為因素
福田河位于深圳市福田區,北起梅林坳,南至深圳河,流域面積15.9 km2,干流全長6.8 km,屬深圳河一級支流。福田河河口沿河截污箱涵年內持續存在溢流現象,溢流點正好位于河口監測斷面處。據測算,溢流量為0.5~1.0萬m3/d,而福田河的河水量在3.0萬m3/d左右,且從第三方檢測機構的水質檢測報告來看,溢流水質已達黑臭水體狀態,箱涵溢流污水嚴重影響福田河生態文明建設考核斷面的水環境質量。
結合城市高度建成區河流水質的實際情況以及特點,按照黨和政府的統一部署,在“綜合治理、預防先行”的基本原則指導下,筆者指出了進一步提高城市高度建成區河流水質的策略。
2.4.1 正本清源
所謂正本清源,顧名思義就是從根本上整頓,從源頭上清理。深圳市福田區在提升城區河流水質的過程中將正本清源作為首要措施。例如,在福田河水質提升的過程中,實施福田河流域各小區的正本清源,使雨污分流,截至目前,已完成1 060個排水小區的創建達標工作,通過控制污染源而改善福田河水質[5]。
2.4.2 沿河截污
城市高度建成區水質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上游水質對于區域內水質產生影響,所以實施沿河截污是提高河流水質的有效措施。例如,福田區在改善新洲河的過程中,通過沿河敷設截污管涵6.2 km,使旱季雨污混流的污水通過截污箱涵輸送到市政污水處理廠,實現了新洲河河流水質的明顯改善。
本文首先對福田區的河流情況進行了總結,然后基于深圳河(福田段)、福田河、新洲河在2016-2017年中的水質監測數據分析影響城市河流水質變化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進一步城市河流水質的建議,希望可以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