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華
(四川省江油市農業和畜牧局,四川 江油 621700)
江油市有省定貧困村77個,貧困人口36272人,為確保全市所有貧困村在2018年全部摘帽,讓不少于9996名的貧困人口依靠發展農業產業脫貧,江油市大力推廣“11355”產業扶貧新模式,構建了多元利益聯結,開啟了農業產業脫貧致富持續增收路。

緊緊圍繞促進貧困群眾持續增收,實現共同富裕的總目標,按照“脫貧攻堅,產業為先”的工作思路,堅持產業帶動,整合各方資源,強力推動落實各項脫貧舉措。
全市貧困村按照“種養結合、生態循環、農旅融合”的現代農業發展方向,規劃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園區。如雙河鎮以貧困村牛踩石村為核心,建立了輻射其他8個行政村的雙河生態循環農業產業園,占地面積19835畝(1畝≈667平方米,下同),是集生豬養殖、有機肥生產、種植示范、鄉村休閑旅游等功能為一體的生態循環農業園,園區規劃總投資4.05億元。
整合中央、省、市各級涉農項目資金,整合村集體閑置資產和村民土地資源,整合貧困村產業扶持基金和產業發展資金以及社會投入資金。牛踩石村共整合財政涉農扶持項目資金1 000萬元;整合集體林地61畝、集體塘堰68口、種植大棚37畝、高效節水灌溉管網3 000余畝、村民土地3 000畝;整合產業扶持基金50萬元,產業發展資金120萬元。建成生豬代養場6棟,種植示范基地3 400余畝,在建2 400頭種豬場1處。
創新建立“政府+村集體+合作社+企業+銀行”的五位一體生產經營模式。鄉鎮政府負責規劃引領,爭取扶持資金。村集體負責協調項目具體實施落實,組織建立合作社,引導村民共同參與發展。合作社負責組織村民出資出力參與產業園建設生產經營,并建立制度進行規范化運行。企業負責養殖項目的建設生產經營,為種植園無償提供沼液資源。銀行負責為合作社、企業和貧困戶提供貸款并給予資金幫扶。
5.1 土地入股紅利 合作社按每畝年總產值的20%對入股農戶(貧困戶)和村集體進行分紅,若當年沒有效益,則按每畝200元向村民進行保底支付。
5.2 出資入股紅利 合作社所有出資人在年總產值的20%中按出資比例進行分紅。
5.3 勞動務工紅利 凡土地入股戶、貧困戶均可優先在產業園務工,其勞務報酬按每人50~60元/天支付。
5.4 基礎設施紅利 對政府支持基地建設的基礎設施收取一定的租賃費或以入股形式進行分配。
5.5 產業基金紅利 將產業扶持基金投入企業和合作社,進行紅利分配,將分得紅利的80%分配給貧困戶,20%留存村集體。
通過推廣“11355”農業產業扶貧模式,全市建成農業產業園區(基地)81個,帶動貧困戶依靠農業產業脫貧6974人,壯大了貧困村集體經濟。牛踩石村目前村集體經濟收入已達10萬元,預計到2020年該村集體經濟收入可達50萬元。貧困戶五項紅利和務工人均收入達到了5 000元以上,預計到2020年,貧困戶人均年收入可達到10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