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家勁

通過對比研究動物界的長壽種屬與短壽種屬,得到了上百種衰老與長壽理論。傳統的長壽理論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隨著新陳代謝的進行,細胞會不斷產生有害的活性氧化物質,超過了細胞自我修復的速度。于是,細胞受到的氧化損傷會逐漸累積,導致組織退化。然而,這一假設并不適用于所有情況。有研究表明,壽命長的動物比壽命短的動物有更多的組織氧化損傷,說明動物壽命與組織氧化并無確定的關系,重要的是長壽動物對氧化損傷的修復能力強大。
美國科學家海弗里克曾提出著名的“海弗里克極限”,指出動物的正常體細胞只能進行有限次分裂。可能是受端粒隨著細胞分裂而縮短的影響。端粒有保護染色體的作用,但會隨著細胞分裂而縮短,到一定極限細胞會老化死亡。長壽動物的細胞端粒擁有比較好的穩定性。
這個學說認為,體細胞遺傳基因損傷不斷累積,導致細胞功能紊亂,從而引發衰老現象。但長壽動物可能對基因損傷有更高的抵抗性,或者有更強的損傷修復能力。研究認為,基因修復分為核苷酸剪切修復和堿基剪切修復,但僅后者說明了基因損傷修復速度和壽命的關系。
一個較新的假說認為,蛋白質的穩定是長壽的關鍵,這是因為蛋白質是維持細胞結構、執行生命功能的主體。長壽動物可能更擅長保持體內蛋白質的活性。研究發現,雖然裸鼴鼠體內蛋白質的氧化損傷程度比一般老鼠要高,但不會像一般老鼠一樣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小褐蝠同樣具有更高的蛋白質穩定性。
在抗衰老實踐方面,目前只有抗氧化措施廣泛進入了人們的生活。針對其他長壽機制的可行性措施,尚未見發表。
以上長壽學說,都基于傳統的生化實驗結果。隨著基因測序、干細胞技術的發展,長壽學展現了新的曙光:人類“返老還童”可能不是夢,重新編碼干細胞或可逆轉衰老。
斯坦福大學生殖科學研究所照顧著幾百萬個干細胞。干細胞是一類充滿潛力的細胞,它們能對自己進行重編碼,分化成具有各種功能的細胞。這種功能性重編程過程通常伴隨著某種年齡重置,從零開始。每一次生殖時,新形成的都是全新、年輕的個體。對每一個物種來說都是如此。研究所專家希望借助干細胞逆轉人類的衰老,在不改變細胞功能的前提下誘導細胞“返老還童”。如果能夠做到這點,就能建立一種全新的抗衰老療法了。
他們的研究課題之一,是把一個具有特定功能的衰老細胞,比如一個肝細胞或成纖維細胞的細胞核,移植到一個未成熟的卵細胞(稱為卵母細胞)中,就能得到一個新生的多功能胚胎干細胞,它的細胞質是原先卵細胞的細胞質,細胞核是從衰老細胞中分離出來的細胞核。這一新生的細胞能變成身體的其他任何細胞類型,有不可思議的分化能力;與此同時,能將衰老的細胞核重編程為類似胚胎的狀態,將衰老的細胞恢復到盡可能小的年齡。這實在太令人震撼了。
這種情況類似于老年男子的生殖能力。在男性中,從青春期到老年一直都會產生精子。一個90歲的老人仍然會有精子和精原干細胞,盡管與年輕人的精子不一樣,如果這樣的精子和卵子放到一起,就會出現一種消除衰老的機制。
生殖科學研究所向外界發布,通過大量的研究,他們發現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或逆轉細胞衰老、同時不改變細胞功能的方法,過程非常高效,并且能作用于大量細胞。期待有一天能將這種方法應用于人體的所有細胞上。
未來學家伊恩一皮爾森博士聲稱:人類已經有許多不同的方法接近于獲得長生,前提是你能活到2050年。比如說:再生身體的某部分,阻止或者逆轉細胞老化的基因工程,借助人造器官取代重要的身體器官,全世界的科學家們都在探索如何借助3D打印機來制造人體器官。任何在2050年之前去世的人,都有可能成為老死的最后一代人。開始只有富人和名人能夠實現永生,而中產階級和工人階級的大多數人大概能夠在2060年代實現長生。
這位未來學家還聲稱:未來我們能夠將自己的思維與機器連接起來,能夠活在計算機云盤中,而且能夠使用自己喜歡的機器人生活在真實世界中。“未來人們將能夠租賃一臺機器人,就像租一輛汽車一樣,讓機器人前去世界不同的角落旅行,同時將情景和感覺傳給自己的大腦,如同身臨其境。但不得不等到2050年,直到科學家們打造出強大的腦機連接技術。”他補充道:“在10年、15年或者20年之后,獲得永生的成本將從數百萬下降到數百英鎊。也有可能成為英國國民健康保健內容的一部分。人們或許不一定非要一個機器人身體存活,他們或許能夠生活在一種計算機模擬中,并且將你的意識與數百萬人相連,從而獲得超級智力。
日新月異的科技發展,正在讓長壽、超長壽甚至長生,變得不再那么科幻和遙遠不可向往,這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