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群

骨關節炎即骨關節退行性病變,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多發病。骨關節炎并非炎癥,屬關節提前退化、老化,特別是關節軟骨的老化破壞、關節周圍軟組織退變,代表著關節的衰老,故又稱之為老年性關節炎。中老年人常見上下樓時關節疼痛,下肢呈放射性疼痛,膝關節酸痛、腫脹,行走困難,久坐蹲下站起腰腿僵硬,使不上勁,雙腿不聽使喚……這些都是骨關節炎的臨床表現。
關節退變是不可避免的,但我們日常中的不當行為也可能加重關節的退變。常見原因:①關節勞損;②急性損傷;③體重過重;④不正確的體育鍛煉;⑤其他骨關節疾病治療不當。
該病病程長,易反復發作,所以,自我保健對此類患者尤其重要。
盡量避免身體肥胖,防止加重膝關節的負擔 一旦身體超重,就要積極減肥,控制體重。
避免不良習慣 避免長時間站立及行走,注意走路和勞動的姿勢。避免長時間下蹲,因為下蹲時膝關節的負重是自身體重的3~6倍。
走遠路時不要穿高跟鞋 走遠路時要穿厚底而有彈性的軟底鞋,以減少對膝關節的沖擊力,避免膝關節發生磨損。
注意關節保暖 氣溫降低時,要及時添加衣物,以免膝關節受涼。此外,盡量不要接觸冷水,用溫水最佳。如果受涼引起關節疼痛,可每晚睡覺前用熱水袋熱敷。
愛惜使用關節 不宜進行過多的負重活動,如跑步、登山、跳舞等。盡量少上下樓梯、少登山、少提重物,避免膝關節的負荷過大而加重病情。
科學運動 要避免膝關節過度疲勞,同時進行適當的功能鍛煉,以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防止腿部的肌肉萎縮。這不僅能緩解關節疼痛,還能防止病情的發展。據研究,患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人,游泳和散步是最好的運動,既不增加膝關節的負重能力,又能讓膝關節四周的肌肉和韌帶得到鍛煉。其次,仰臥床上把兩腿抬起放下的反復練習、模仿蹬自行車等,都是患者較好的運動方式。參加體育鍛煉時要做好準備活動。壓腿時,不要猛然把腿抬得過高,防止過度牽拉膝關節。練太極拳時,下蹲的位置不要太低,也不要連續打好幾套,以防膝關節負擔過重而發生損傷。
在飲食方面,應多吃含蛋白質、鈣質、膠原蛋白、異黃酮的食物 如牛奶、奶制品、豆制品、雞蛋、魚蝦、海帶、黑木耳、牛蹄筋等,這些食物能補充蛋白質、鈣質,防止骨質疏松。
年老體弱者應特別注意防止摔跤 因大多數骨關節炎患者均同時伴有骨質疏松癥,極易造成骨折并且不易愈合。
理療 可選用熱療、水療、蠟療、超聲波、醋離子導入等,對緩解疼痛和伴發的肌肉痙攣、維持及恢復關節功能有一定幫助。若在每次關節運動前進行20分鐘的熱療,則有助于緩解關節疼痛和減輕僵硬感。值得注意的是,在熱療前應讓患者洗凈皮膚,并避免直接躺在熱源上,以免被灼傷;對已經做過關節置換術和配有金屬元件的骨關節炎患者禁用導電透熱和超聲療法,以免引起深部灼傷。當然,針灸、按摩等也有一定作用。
此外,骨關節炎患者在急性發作期癥狀較重時應配合藥物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