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市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 俞牧言
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十九大報告為未來中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指明了路線圖。生態文明建設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
近幾年,徐州公交遵循“方便、安全、溫馨、快捷,乘客的滿意,公交的追求”的服務方針,努力適應市民日益增長的新需求,大力推廣新能源汽車,大批購置更新低碳環保、舒適度高的LNG、油電混動、純電等各類清潔能源和新能源車輛,努力改善乘客乘車環境,降低尾氣排放,助推徐州生態文明建設,做低碳出行的倡導者、先行者。目前,徐州公交擁有2186臺公交車,營運線路車輛空調比例100%,其中,新能源環保車輛1607臺,新能源環保車輛占比73.5%,徹底淘汰黃標車。尤其是近年大力購置的545臺純電動公交車,真正零污染、零排放,是當之無愧的綠色出行工具,而純電動車輛的數量和規模在江蘇省處于第二名,在全國行業內也處于領先地位,走在行業前列。據測算,這500多臺純電動公交車運營一年,將減少PM2.5排放3萬噸,二氧化碳排放12萬噸,相當于在城市年植樹5萬株。
乘公交車更方便、更快捷、更舒適,而市民出行選擇乘坐公交車,不僅賦予了環保的意義,更能提高交通資源利用率,緩解城市交通擁堵。每年,徐州公交也通過開展“公交進社區”服務及“公交出行宣傳周”等活動,向市民大力倡導“低碳交通,綠色出行”的理念,使綠色公交車成為徐州市一道道靚麗的流動風景。
2017年6月22日,中國交通報、人民日報網、新能源汽車網等新聞媒體記者齊聚徐州公交,對徐州公交純電動公交車運營情況及快充裝置進行了采訪。2017年7月6日《中國交通報》以《高出勤率,高車樁比:徐州公交快充快人一步》為題大篇幅報道了徐州公交快充充電站的情況。
作為純電動公交車的配套設施,2015年6月至今,經過反復的前期考察論證,徐州公交建成并運營郭莊路、人才家園、金山橋、食品城、建北等10座充電站,共44臺充電樁,服務公交及社會車輛。每臺充電樁可滿足10—15臺公交車運營,可實現雙槍單充,雙槍分別充,單槍單充,直流快充,直流慢充等功能,還可以實現遠程計費、監控功能,不僅節約了大量土地資源和建設資金,更提高了效率。
而徐州公交大部分純電動公交車采用快充模式,每次充電時間僅需15分鐘左右,出勤率達100%,充電快、運營效率高,保障了線路運營。同時,通過近幾年不斷優化充電配套,搭載智能監控調度系統,徐州公交把車樁比從7∶1、8∶1提升到了14∶1。此外充電樁還能自動識別和切換12 伏、24 伏輔助電壓,支持社會純電動車充電。高出勤率、高車樁比,徐州公交的充電站無論是快充規模還是技術路線都走在了全國公交前列。
擔負著日運送乘客達80萬人次的繁重出行公益服務任務,為更好地服務于民,徐州公交一直不斷創新、探索,努力提高線網服務能力。連續五年,徐州公交利用媒體、進社區、上站臺等形式,聆聽市民心聲,面向全市征集線網優化意見3000條,完善線網優化方案,據此新辟優化線路29條,新增8條大站快車上線運營,運行定制公交線路45條,通勤班線16條。創新推行了大站快車、守時公交、定制公交等運營模式,有效調配運力,解決了市民多樣化、個性化的出行新需求,推動規劃建設部門形成公交地鐵一體化網絡設計。高效出行的運營方式受到乘客歡迎。
為進一步彰顯公交的公益性、惠民性,徐州公交推進惠民出行,與銅山區合作實施“同城同價”,自2017年7月1日起,對16條線路進行票價改革,徹底解決多年來一直困擾銅山區的“同城不同價”問題,使我市公交票價體系更加趨于公平合理。
2018年徐州公交依托ERP,在現階段道路通行能力下降情況下,加強調度平臺的實時監管和工作對接機制,貼近客流需求,加快定制公交、大站快車發展,積極嘗試開行社區微循環公交,探索地鐵公交一體化,利用互聯網+快速定制公交專線的便捷出行方式,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增加公交分擔率,讓市民體驗更便捷的公交服務!
高速發展的科技給徐州公交帶來了飛速變化和發展,讓市民真切感受到了科技出行的便利。近幾年,徐州公交堅持發展智慧公交,不斷加快推進公交智能化、科技化、信息化進程,以驅動公交管理現代化,打造智能公交信息管理系統,推動大數據、移動智能終端等技術在公交領域的深度應用,使運營監控系統與調度應用系統一體化,專業管理系統與綜合應用系統一體化。
目前,徐州公交已實現了公交GPS監控全覆蓋、公交3G視頻監控全覆蓋和市區公交智能調度全覆蓋,形成智能車載終端系統、智能調度指揮系統、安防視頻監控系統、公眾信息發布系統、移動支付系統、大數據分析系統等八大模塊,不僅提升了公交科技化管控能力,更使廣大乘客感受到了科技發展帶來的智能出行體驗。
到站信息、換乘方案——“掌上公交”APP隨時隨地掌控公交車輛定位信息,使市民出行自由、準確、高效。2017年,徐州公交著力拓展“互聯網+公交”的服務形態和模式,推進智慧城市建設,5月份,搭建公交大數據平臺,通過對公交線網及海量用戶行為統計數據的分析、挖掘,及時掌握路況信息,輔助智能調度系統公交車輛班次執行,優化公交線網、站點、運力配置,為乘客提供更精準的出行服務。9月份,移動支付系統、智能電子站牌及能自動識別假幣、殘幣的智能投幣機陸續測試上線,為沒有零錢、忘記帶錢或公交IC卡的乘客提供了方便。
2018年,徐州公交進一步拓展“互聯網+公交”的服務形態和模式,在公交官方微信、微博上每天更新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公交、民生信息,加快普及公交移動支付相關技術開發及應用創新工作,自主設計開發公交綜合APP,逐步完善公眾號車輛查詢、包車預定、定制公交、廣告投放等功能應用推廣,讓市民感受科技公交和諧友善的出行服務。
十九大報告明確了奮進方向,在徐州跨越轉型之路上,一輛輛公交車在徐州大地上猶如一串串流動音符,譜寫著城市綠色智慧發展的樂章,一路前行。